APP下载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2018-06-08中国艺术研究院韩泽华

中国艺术时空 2018年3期
关键词:藏族技艺文化遗产

中国艺术研究院/韩泽华

引 言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部,海拔多在3000米以上。青海古称“湟中”,是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秦汉前此地为古代羌族活动区域。1929年,青海省正式建省,在湟中地区设置西宁县,西宁市建立后,西宁县治迁至鲁沙尔镇,并改为湟中县,湟中县紧邻西宁市,有汉、藏、回、蒙古、土等民族,汉族人口占比较重。湟中县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较多,有齐家文化、马家窑文化、卡约文化遗存,卡约文化(夏末商初至东汉晚期)是青海土著文化,发源于湟中,卡约文化遗物发掘有大量如骨针、骨锥、骨纺轮等纺织器械以及其他如角铲、骨锯、骨簇等骨制器械,卡约文化时期当地已有较发达的畜牧业,并且已经有了利用蓄养动物的器官制造生活用品的历史。随着塔尔寺的扩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应需而生并应时发展,以满足塔尔寺寺院所需和民众生活所需。如今,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全面开展,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得到了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和机构以及民众的重视,各方面力量通过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传承。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社会时代的变迁,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和发展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面临着严峻而紧迫的形势,如:技艺人才老龄化和设计人才短缺、参与保护传承该项目的社会力量欠缺、现有扶持力度不够、保护方式和措施不够灵活多样等问题。如何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来研究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探求保护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图案不同的卡垫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呈现出表现形式的变化,而其所蕴含的民族性格、民众信仰等文化基因却没有改变。笔者于2015年10月到青海省湟中县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进行调研,与公司负责人、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设计人员及织工进行访谈。通过查询藏毯、青海藏毯以及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了解保护与传承的现状,探究加牙藏族织毯技艺赖以生存的宗教活动、风俗信仰和价值观念,寻求适宜其生存传承的文化土壤,并探寻其自身衍变规律以及依循此规律保护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有效措施与方法。

一、青海藏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毯,据史料记载在我国已延续三千余年,最早起源于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游牧部落,是与当地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日常用品。毯为毯子,指“铺在床上或睡觉时盖在身上的毛织品、棉织品或棉毛混织品,大多有图案或图画。也有铺在地上或挂在墙上的”。 《宋本广韵》 中指出:“毯,毛席。”[1]《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陇西行》中“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氍毹即“毛织的地毯”[2]。可见,毛为毯的重要原材料。从原料上看,毯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畜牧业的发展,最初产地应与畜牧业。商代以后,畜牧业迅速发展并繁荣,人们大规模的饲养包括羊在内的家畜。随着规模逐渐加大,圈养方式已不能满足所需,放牧成为主要畜养方式,西北地区地质条件不适宜纯农耕经济,早期施行游牧经济。而且,西北属高寒地区,为御寒保暖,当地民众发现并充分利用蓄养家畜的保暖性制造生活日用品,尤其是羊毛因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好等优点,更成为御寒物品的重要原材料,

藏族是青藏高原原住民,人口约600多万(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藏族主要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和四川省的西部,此外,甘肃甘南和云南迪庆等地区也有分布。据史籍记载,藏族原属于两汉时西羌(西戎)人的一支,早在先秦时期,青海域内的羌人已制造毛纺制品,当时西戎有以织皮命名国名,先秦古籍《尚书·禹贡》中记载:“……织皮,西倾因桓是来。”“黑水、西河惟雍州……织皮昆仑、析支、渠搜,西戎即叙。”织皮既是位于青海域内国家名称,也是古人对毛纺织品的一种称谓。以毛纺织品来命名国名,可见,此地毛纺织业非常发达。唐李峤诗作《奉和送金城公主适西蕃应制——汉帝抚戎臣》中有“还将弄机女,远嫁织皮人”诗句,在清朝李心衡所纂《金川琐记(卷三)下》中提到:“织皮谓西戎之国,良不诬也。衣服之外,横披大幅长毯,若释氏袈裟,日以蔽风雨,夜以代衾褥,寒暑不改服。民好徒跣,男女皆同,间用革靴,形制诡异。男子穿袍袴,裙带阔尺许,亦用牛羊毛织成,下垂五色流苏,其重足以压风。”描写藏民的日常穿着,长毯为其常备之物。大量史籍证明,青海域内藏民自先秦开始一直从事毛纺织制造,制品为其生活必须品,“织皮”则是青海藏毯最原始的称谓。

20世纪50年代末,青海省都兰县的诺木洪塔里他里哈遗址,出土了大量公元前10世纪的毛制品(包括毛绳、毛布等毛织物)和纺轮,其中一块彩色毛席残片图案清晰、色彩鲜明。据考证,这块“毛席”残片的原材料为产自青海的西宁“大白毛”,考古证明了青海是藏毯的主要发源地,青海藏族先民早在3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原始藏毯的编织技艺。

二、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概述

青海藏毯主要为安多藏区藏毯和康巴藏区藏毯,二者的编织技法和图案设计不同。康巴藏区藏毯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编织技法和图案,安多藏区藏毯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图案构思精巧,风格独特。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区藏毯,其主要产地分布在距西宁市湟中县加牙村及上新庄,还有藏族居住区玉树、海南、海北、果洛藏族自治州以及西宁市周边的贵德、平安、乐都、湟源等县。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是青海湟中县加牙村村民在传统藏毯织造技艺的基础上结合江南织造技艺而形成的织毯技法,该技艺以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为原料,经过“洗毛、和毛、梳毛、纺纱、染色、上经、手工编织、平毯、剪花、洗毯、后整理”工艺流程,形成制品用以抵御风寒、装点生活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承历史悠久,在藏族织毯技艺传播并普及于青海的背景下,随着清康熙年间塔尔寺的扩建,为满足寺院对卡垫和柱毯的需求,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应运而生并逐渐发展。《湟中县志》记载: “清嘉庆年间,宁夏地毯工匠大、小马师来加牙村,村民马得全,杨新春二人拜其为师,学习栽织地毯技艺。杨、马两家的地毯手艺,世代相传。民国二年(1913年),加牙村有织业学校一处,与村民共做马褥、地毯。产品花样新奇、精致,在县内及甘肃武威等地销售6000余条。”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已有200年,该项目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延续至今离不开手艺人的世代坚守和传承,该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就是县志中所载的杨家后人。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从材料、技法、图案等方面都与当地藏族民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礼仪风情和审美情感形成关照。

加牙藏毯织品

首先,加牙藏毯选材考究,技法精良。加牙藏毯从天然原材料的选取到织造工艺的实施都十分讲究,藏系绵羊毛具有弹性大、拉力强和光泽度高的特点,是纺织地毯的上等原料;青藏地区的牦牛拥有量较大,而且其绒毛厚重、表面光洁度好,这些原材料本体为天然放养。加牙藏毯为手工制作,低温染纱、低温洗毯等工艺,使得成品色泽艳丽、弹性好且不脱色掉毛。织毯技艺采用连环编结法(8字连环扣),即把纱线环绕在绕线杆上,织完一行后,用硬质工具将纱线扣大力跺实,最后用刀具将杆上的绕纱割开,毯面形成层层纱的栽绒断面,图案轮廓清晰、立体逼真、反复踩压不变形。加牙藏毯的制作费时费力还耗材,一名织工织造1英尺(约合30厘米)的藏毯,原料要两斤多,不算染色时间(耗时6天左右),捻线需一天,织造要4天左右才能完成。加牙藏毯毯面较厚,约在15厘米以上,同时保留着传统藏毯边缘不缠线的特点。

加牙藏毯织品

其次,加牙藏毯图案多样,色彩丰富。加牙藏毯依托藏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图案设计和色彩运用源于藏传佛教文化,图案内容多反映藏民族文化内涵。同时,当地还有汉族、蒙古族、回族等民众于此生活,多民族文化融合于藏毯图案和色彩中。青海位于古“丝绸之路”,丝路上的中原文化、西域文化及西亚文化在加牙藏毯图案纹样中得以体现。加牙藏毯除传统的几何纹样外,有许多带有宗教色彩的图案,如佛八宝、暗八仙、二龙戏珠、万字纹、荷花、葫芦、龙纹等,还有贴近百姓生活的寿字纹、花卉、动物、景色等。加牙藏毯纱线是采用红花、板蓝根、橡壳、果树叶、槐米、大黄根、红土等大量天然植物、矿物质染料,低温浸染着色,色泽柔润、自然光亮。

最后,加牙藏毯用途广泛,质地结实。主要分为寺院用毯和民用毯。加牙村近邻塔尔寺,加牙藏毯因塔尔寺而生,随着塔尔寺的壮大而发展,僧人诵经时所用坐垫、寺院庙堂的装点都为加牙藏毯提供了发展的空间。寺院用毯主要包括禅毯、挂毯、柱毯、门帘毯、卡垫等,寺院用毯既注重藏毯的实用功能,更注重它的信仰功能。加牙藏毯根植于当地民众的生产生活,只有回归于民众日常生活,才能保有其生存繁衍的土壤,用于民众生活是加牙藏毯另一主要用途。民用毯多为常住民所用卡垫、地毯、挂毯、坐垫等,还有牧民常带身边的鞍毯、坐垫等。现在,许多高档酒店等场所使用藏毯作为装饰品展放于公共空间。民用毯更突显了加牙藏毯的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

三、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性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是加牙村民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生产生活实践创造并积淀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凝聚着加牙人的聪明才智,体现了多民族文化相互包容、相互借鉴、相互转化、相互融合的文化现象,蕴含着深层的民族文化基因。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主要具有以下特性:

(一)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位于青海湟中县的塔尔寺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寺院之一,而湟中县的种种,都与塔尔寺有诸多关联,加牙村距塔尔寺13公里,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产生、发展及壮大离不开塔尔寺。塔尔寺佛教文化深深植根于这项技艺中,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成为佛教文化的传播媒介。装饰纹样、色彩搭配等蕴含着藏传佛教的教义和教理。图案设计、布局等体现了藏民的质朴和粗犷的个性。纯手工制作、天然染料运用契合了藏民追求“天人合一”的情结。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是文化多样性统一的呈现,青海位于古“丝绸之路”南路,曾是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著名的“青海道”在南北朝时期曾经一度还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干道之一,加强了青海与中原、西域地区以及西亚相关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丰富了加牙藏毯的内容和纹样。加牙村以杨永良为代表杨氏家族,其先

加牙藏毯织品

加牙藏毯背面

(二)活态流变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流变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呈现出表现形式的变化。首先,图案纹样渐趋多样化。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随着民众审美意识和观念的变化,由传统几何纹发展为表现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情境等内容的图案纹样,如有吉祥物、花卉、动物、风景等为装饰纹样的地毯、挂毯。现在还有将名画作品织成毯装在镜框中作为装饰品。其次,传承不再拘泥于传男不传女的旧俗。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非常耗力,鉴于男子力气较大,织造制品会更加牢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一般选用男子作为织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主要传承者——杨氏家族,其先辈怕女子出嫁存在技艺流失的危险,因而从来不让女子沾手织毯技艺。随着当地年轻男子外出打工人数逐渐增加,从事该技艺的手工艺人越来越少,为弥补这种损失,杨氏家族到了杨永良兄弟这一代应势改变、打破传统限制,把织毯技艺传给了各自的妻子。如今,女子成为织毯技艺主要传承者,丰富了传承力量。最后,原材料选择不再局限于家畜毛。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主要以绵羊毛、牦牛毛等家畜毛为原材料,因地制宜、因材施做,织工充分了解羊毛、牛毛等动物毛的成分和肌理,将其特质保持并发挥出来,最后编织成毯,这是藏族织毯技艺延续3000多年的传统。随着经济发展、交流加强,审美观念和设计理念加以改变,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选用桑蚕丝等作为原材料。虽然如此,但是,其手工编织,天然染色,以及其制品中所蕴含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文化基因保持至今没有改变。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是从当地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悠久的历史发展中保存、流传下来的,它生动地保留并表现着当地民众的生存状态、生活面貌、生命观念、人生习俗及宗教信仰等,它具有重要而丰富的经济价值、历史价值、实用价值、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是认识当地民族、历史、文化的鲜活方式和重要手段。

四、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保护传承实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命力的各种措施,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传承(特别是通过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振兴”。[3]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其进行保护传承具有重要意义。相关政府部门、单位和个人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传承,作为该项目保护单位的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积极实施生产性保护方式,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本真性、完整性及核心技艺的保护与传承,在所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和传承人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于2011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一)积极利用当地资源优势,为项目保护与传承提供物质基础。青海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孕育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依托当地的文化、自然以及人力资源,得以产生、延续和发展。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依托当地资源优势——藏毯原产地优势、藏传佛教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优势、“西宁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优势等,发展为一家集产、供、销、研、培为一体的综合性、外向型的生产经营企业。加牙藏毯属于安多藏毯系列,原材料来自当地天然放养的藏系绵羊毛、山羊绒、牦牛绒、驼绒等。制作工艺上,加牙藏毯以手工制作,采用植物染料、低温染色、低温洗毯工艺。加牙藏毯依托藏民族文化得以发展,图案设计和色彩运用源于藏传佛教文化,图案内容多反映藏民族文化内涵。

(二)保持项目本真性的前提下发展创新。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在坚持保护传统工艺的整体性和真实性的原则下,在传承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利用项目资源特点发展自身,推动项目得以有效的保护与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一直沿用“洗毛、和毛、梳毛、纺纱、染色、上经、手工编织、平毯、剪花、洗毯、后整理”的工艺流程,编织、剪花、洗毯等工艺采用手工制作。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也不断进行着改革和创新,增添先进生产设备,提高染色工艺,不断研发较高端的产品,提高产品密度的道数,开发出150道丝毛藏毯、长毛系列藏毯以及300道纯丝系列藏毯,并且开发生产了艺术挂毯、汽车坐垫、沙发坐垫等产品,丰富了藏毯的产品种类。

(三)重视人才培养,多种渠道培养年轻力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重视“人”的保护与培养,以确保其传承性。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采取重点培养、岗位培训、举办培训班、师傅带教的培养方式,把爱好藏毯且有一定特长的人员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对其进行特殊培养,以培养更多的技艺人才。西宁市藏毯职业培训学校从2006至2009年累计培训藏毯编织初级工、中级工达2700余人,约700人取得了“从业资格证”,为企业用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公司除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参加国家、省等组织的相关培训外,分别于2011、2012、2013年举办“织毯技艺培训班”“藏毯编制培训班”等相关培训活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永良兼任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的技术顾问和培训专家,并建立传习所,通过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带出14名技术工人。

塔尔寺前的八宝如意塔

挂毯《青海湖》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织造挂毯

(四)加强沟通与合作。青海省海湖藏毯有限公司通过积极参加国家、省以及其他地区举办的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社会认知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公司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探求国际销售市场,如,于2007至2010年4次赴德国参加地毯展会并实地考察地毯销售市场;于2007至2012年,与尼泊尔高曼地毯有限(责任)公司合作经营,通过此合作使当地藏毯加工工艺与尼式藏毯加工工艺得以有效融合,手工藏毯加工工艺和产品品质得到了有效提高,消耗逐渐下降,产量明显增加。同时,培养中高级编织技术员40名,图案绘制人员3名,后整理人员5名,大大提高了中高瑞藏毯及大幅挂毯的生产能力。

五、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得到了有力的保护与传承,传承人的娴熟技艺和执着精神得到了充分发挥,后备技术力量得到了加强,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对农村的影响渐趋明显,生产机械化、生活简单化等都将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造成损害甚至带来消亡的危机。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和问题,如因其费时费工、销售困难,织工所得甚微(每人每月工资2000元),许多年轻人外出打工,造成人才(技艺人才和设计人才)短缺;资金严重短缺、订货量和经济收入逐年减少;参与保护传承社会力量欠缺;理论研究匮乏、深度发掘不足,数字化保护欠缺,宣传手段较单一、欠缺对新媒体的运用等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有普遍性的也有个别性的。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任务。

(一)拓展发展渠道,充分利用资源。地方政府需创造各种有利条件保护传承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一是青海位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它不断地深化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地方政府可以利用这一契机,为该项目提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项目及其产品得到推广。二是地方政府可采取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织做精细、设计经典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制品作为博物馆馆藏或外交礼物等,助推项目发展。三是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税收、融资、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与扶持,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保护中。

(二)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增强保护传承能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非物质文化遗产存活、发展于传承人的技艺和意识里,“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者和传递者。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至关重要的保护内容是对“人”的保护,这种保护就是对传承人技艺和记忆的保存与流传,是对传承人执着坚守、认真严谨精神的传递与承传。随着社会交往的增强,后继传人的培养除传统的“父传子”“师带徒”的传统传承方式外,还要利用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机会,拓展多种人才培养方式。由于加牙藏族织毯技艺难度高、强度大、耗时多、收入低等原因,愿意学习和从事该项目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作为当地民族文化的表现形式,蕴含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信仰,体现着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民众生活方式,是当地民众生活理念和审美体验的具体呈现。所以更重要的是对年轻传人的精神培育,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教育他们继承前辈坚守传统、精益求精、细致严谨的“工匠精神”,从而促使传统文化及其表现形式得以可持续的保护与发展。

塔尔寺

织毯女工在结扣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展示。“保存”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重要内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动态的存在,保存既有对“人”的保存,又要有对“物”的保存。“人”的保存是指对传承人的技法、口诀以及授徒的过程通过文字、音频和视频等手段记录、保存下来;“物”的保存就是对传承人所制能代表其技术娴熟程度的制品进行收藏,以及重要的工具、材料等进行保存。过去,织工在织造藏毯时没有图纸,完全是按照脑海中构思的图案进行编织,依靠头脑支配“凭空织造”,许多传统图案因没有文字记载而流失,对加牙藏族织毯技艺传统图案制品的收藏弥足珍贵,语音与影像的留存非常重要,展示馆、博物馆、传习所以及数据库等基础设施任务迫在眉睫。

(四)充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和传播途径。加牙藏族织毯技艺得以有效保护传承的传播渠道和方式,应适应时代发展脉搏,充分运用微博、微信、电子商务网站等新媒体作为宣传、销售平台。项目保护单位也可针对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立网站,在网页首页将该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技艺特点及制品特色通过文字与图片展示出来,给观众以直观的认识,让民众认识和了解民族产品和民族文化,增强民众参与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提升文化自觉。

结语

加牙藏族织毯技艺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后,经政府和社会民众的积极保护,得到了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也随之改变,加牙藏族织毯技艺的保护面临着与其他传统传统技艺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类似的问题,如生存土壤受到冲击、传承危机、发展困难等。这些项目需在坚持政府主导的原则上,积极寻求各方面的帮助和扶持,在遵循其自身衍变规律基础上,在保持项目本真性的前提下,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在适应社会变迁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创造,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藏族技艺文化遗产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琉璃灯工技艺的魅力与传承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郑庆章 把“弄虎”技艺传回大陆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