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雕刻中的“破料”利用
2018-06-08北京李春珂雕刻艺术工作室
北京李春珂雕刻艺术工作室 / 何 娜
象牙雕刻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从新石器时代到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象牙雕刻都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形式,受到人们青睐。由于近些年来国际社会对大象的保护致使象牙材料极为匮乏,使得人们更为珍视象牙的稀缺性。就目前人们所能看到完好的、无残损的整只象牙很少,残损的牙料较多,原因很复杂。对于牙雕艺人而言,如何充分利用残料进行创作就显然很重要。
象牙雕刻所用的象牙是生长在大象头部上颌的一对门齿,成弯曲状,根部较粗渐细至牙尖。象牙根部呈空心状,逐渐收缩约至整只象牙的四分之一处,牙尖部分为实心,牙尖中心有一道黑色的牙髓,俗称牙芯。象牙横截面有纵横交错的纹理,称为“史垂格线”,俗称“牙纹”。一支完整的象牙长度在40厘米(亚洲象)到350厘米(非洲象)长。
用于雕刻的象牙料有“好坏”之分,好料通体光滑无瑕,质地细腻,可根据艺人设计需求进行取舍的,可谓上好原料。坏料也俗称“破料”,较为常见。“破料”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二是人为因素所导致。过去为保证牙雕制品的优异品质,用料第一法则是先将大残、大裂的地方剔除。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参加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1990至2008年便不再由非洲进口象牙,牙雕行业也因此停滞了20年,技艺传承出现严重断层。虽然象牙雕刻技艺在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时至今日,原料匮乏依然是影响技艺传承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面对原料受限、市场危机、社会舆论与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矛盾和压力,牙雕艺术成为目前处境最为尴尬的传统艺术。如今用于象牙雕刻技艺传承的原料中,大多数都是破料。大伤、大裂之料比比皆是。因此如何利用好每一块残缺的原料,发掘和拓展当代牙雕艺术在材料利用中更多的可能性,巧用材料的残缺,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就显得异常重要。
一、破料的形成、分类及特点
破料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又可分为两种,或是源于自然界温湿度的变化。我国古代和近代所用的非洲象牙,绝大部分来源于自然死亡的大象。而非洲气候干燥多变,象牙又是有机物质,适宜保存于偏潮湿的环境,干燥易干裂,潮湿易霉变,在光的作用下易发生化学变化,变色和变脆,产生裂纹等。 或是因为大象自身。象牙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辅助进食,必要时大象会用牙齿将树枝弄断;二是为了防御,大象之间的打斗会导致象牙断裂,虽然这种概率极小但并不排除。象牙一旦断裂,便不能再生。
人为因素则更多,包括:1.存放象牙原料的库房要温湿适宜,需要人工看管。若密封不当,受到风吹、光照,天长日久便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破损。2.在原料运输途中,搬运不慎导致摔裂。3.雕刻过程中若保存不当,也会使原料受到伤损。4.裁切后不规则的边角余料,多数都带有伤、残、裂,长年累月的堆放积攒成一定数量,形成“破料”。等等。
通常而言,破料的可以分成如下几类:
(一)残料。一般是指一段象牙原料中有残缺部位,这些残缺面积或大或小。形状各异,很不规则。如图1所示象牙料是靠近牙尖部位的实心料,红色线内是残缺的部位。这块料如果是完整的,往往会被设计成仕女、罗汉、佛像、武人及历史人物等单一圆雕人物题材进行雕刻,这些题材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到牙料,因此早已成为固定题材模式,相较残料来讲雕刻起来显得得心应手,省时省力。如果是一段残缺牙料,从设计到雕刻都要多费一番心思, 需重新思考针对此料造型的题材,将题材内容合理部署到原料中去,做到通过合理安排构图而看不出残料痕迹。于是设计阶段的工时大大增加。此外雕刻残缺原料也比雕刻完整原料费时费力得多,即使雕刻年头长,经验积累丰富者,也难免会有些许误失,雕刻起来需更加小心谨慎,以免原料不够用,容纳不下设计方案。再则原料硬度不一,有些部位硬似化石,有些部位糟如朽木,刀法与力度要随之而变,整个过程进展缓慢,如果一件完整料雕刻用时1个月,那么相等部位残缺原料可能会用时3个月。
(二)裂料。好的象牙料受气候温度影响所致,表面或内部产生较深较宽的裂痕,称为裂料。裂痕有纵裂、圈裂之分。象牙有牙纹,裂痕会沿着牙纹的走向或大或小,或深或浅。如同树木的年轮,木料长时间放置会干燥开裂,横截面会出现圈裂,纵面会出现直裂。象牙的裂痕原理与之等同。图2a为一段象牙灌口料的横截面,此裂为圈裂,且较深,贯穿了整段牙料,最宽部位有1.5CM。图2b与图2c均为一段象牙料纵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纵裂,图2b中的牙料裂纹虽少,但深可致底;图2c中的原料裂纹虽不深,但却布满整段原料,像这样的裂料如今越发频繁遇到,给雕刻带来不小的难题。
(三)病料。病料表面上看来与完好的原料毫无分别,用眼睛无法辨别,只有在雕刻时才能发现。这样的料往往不被采用,但难免会遇到,其特点是雕刻起来有一股难忍的异味(恶臭),但雕刻完毕后经过打磨、抛光、上蜡后异味便没有了,只是雕刻过程有些痛苦。
(四)笑纹料。象牙表皮黑色的纹线。这些纹线有些源于大象本身自然携带,有些源自较早时期的裂纹,浸入泥土灰尘后沉积下来的,几乎每只象牙的表皮都有。这些纹线长短不一,附着密度较大。浅些的笑纹附着在牙皮,可剔除。深些的笑纹则会附着在牙肉,剔除不了只能保存下来。对于雕刻者来说,笑纹往往会影响作品效果, 但有些收藏者专门收集带笑纹的作品,因为作品看起来更有年代感(图3)。正因如此,雕刻者们也会用带有笑纹的原料直接临摹明清、民国时期的作品,这样便巧妙地运用到了笑纹。虽然笑纹存在原料表面显得不美观,但却并不影响作品自身价值。
(五) 边角料。边角料是在原有设计基础上,将多余无用的部位裁切下来。这些原料形状各异或带有伤残,有的大于手掌,有的小于指甲。较大一些的可以设计成文房用具或摆件,较小的用作其他作品的“补料”或首饰设计等,也不会造成分毫浪费。因先前好料尚足,边角料的积累大于实际应用,天长日久使边角料的数量变得庞大,存放时间久了自然又会出现破损。如今原料紧缺,使得边角料的利用率与难度一同增加。
“破料”是对上述五种象牙料的统称,每段牙料在制作过程中都会产生一些破料,只是程度的差异。与好料不同,“破料”的应用更多在于题材创新,通过加工弥补缺陷。破料虽“破”,但经过雕琢之后与完好原料相比并无较大差别,合理设计是应用的难点,思考过程会比雕刻用时更多,才可做到“破料出好活儿”。
二、破料的设计理念
(一)合理占料
合理占料是一切雕刻艺术的第一法则。成品的尺寸要与原料尺寸相符,不能越雕越小。故无论是料大料小,料厚料薄,都要尽力充分利用,尽可能地减少裁切损耗,做到物尽其用。
“破料” 的外形奇特,首先要对原料进行仔细观察,抓住原料的特点进行设计。设计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为整体设计,二为分解设计。整体设计,顾名思义就是在尽量保证牙料重量、外型的前提下进行雕刻。而分解设计,可将一段牙料“拆开”再组合,也可以设计成多个题材,再裁切进行雕刻。如图4中的象牙料,顶部与侧面都有较深的裂纹,沿着裂纹裁切(红线所示),分成了三块,再将上面两块较小牙料“补”到下面来,与下面较大牙料合为一体,雕刻成“白菜”。两块较小原料正好可以雕刻成翻转折叠的白菜叶子,这样既拓宽了牙料,使作品更加丰满生动,又做到了合理占料,物尽其用。
(二)巧妙掩饰
雕刻破料的第二法则便是掩饰其缺点。在设计之初,就要思虑周全将要如何掩盖破料的弊病与瑕疵。如在雕刻人物时,在不影响人物动态的前提下,可以将柳裂顺势做成衣纹或转折处,这样的处理,既合理地利用牙料的瑕疵,又不影响作品的效果,雕刻完毕后让整件作品在视觉上是完整的,将原料的自身价值提高到极限。
三、破料的雕刻技法
(一)剔除。剔除牙皮表面的笑纹与浅裂为处理所有牙料的第一步骤。将原料固定在台钳上,使用传统工具敲锤与凿子,顺着牙纹生长的方向(行话称为“顺茬儿”。“逆茬儿”则很容易损伤原料),大刀阔斧地敲凿,一番功夫下来,原料会变得洁白许多。如果原料表面边角部位有小面积残缺,可先将其锯掉,再去斟酌设计,这样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
(二)修补。牙料中带有裂痕较大且多的地方,要先沿着裂痕涂抹强力胶水粘合。胶水是不能修复裂痕,裂痕还是清晰可见的,其作用仅在于增加原料间隙的粘合力,防止因雕凿过程中力度较大,造成原料意外耗损。
有些牙料基本完好,只是局部残破,面积虽小,但却很深。如果运用“剔除”法会造成浪费。修补方式可以让局部有残破的牙料变得完好。这种方式用于一件作品雕凿完成之后,打磨抛光之前。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准确计算出残破将要出现的位置,这个位置非常重要,也是难点,因为雕凿的过程,作品比例与线条时时刻刻都在发生变化。成品与设计图纸往往有所不同,很难避免误差。但修补位置不能有分毫误差,如图5a中,设计时将残破留在顶部发髻位置,作品完成时,残破一定得在发髻上。这样不仅可以完全掩盖修补痕迹,也省时省工,且完工后有还能增加作品高度,让比例变得更加理想(图5b)。若是出现偏差,伤残出现在其他部位,即使修补好了,也很容易被看出破绽。
“修补”在牙雕中可常常用到,不仅用于残破原料,也会用于制作过程中因意外造成的原料缺失。此外还有一种修补方式,利用象牙 “热胀冷缩”的特性与材质韧性,增加湿度,降低温度,使用绳索固定并慢慢紧致,让裂痕缩小直至完全合拢。该修补技术耗工耗时可达数月之久,因此通常用于文物修复。
(三)借裂。“借裂”就是利用牙料的裂痕或笑纹做文章。借用裂纹与笑纹来做设计,对其做适当的保留与运用,“将裂就裂”不仅可以掩盖与修饰,也能达到装饰的效果。诸如山石、水纹、枝干、墙壁、地面等带有肌理的元素,在借裂中都可以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
(四)借型。《考工记》中说:“材有美,工有巧。” “破料”并非材不美,但需有“巧工”的发掘。杨士惠的作品《耄耋之年》(图6),以一截较大的“竹子”作为整件作品的载体与背景,利用灌口料 的残破外型,稍加修饰而成。由此看出“借型”法可使雕刻变成“借力打力”,让山水、树、石等更加生动写实。除了“外型”还有“内型”,有些“破料”的表面高低不平,可借用原料高点位置做设计,这是一件原料最厚的地方,代表一件原料的尺寸,往往作为原料中的核心位置,可以用来雕刻主体内容,其他的地方做少许雕刻或是干脆“留白”。象牙雕刻中虽极少有大量留白的地方,但借用高点位置做设计无疑是应用“破料”的良好方式之一。
(五)做旧。“做旧”又名“熏黄”“熏旧”,有“仿乾隆”“仿大明”“仿出土”三种风格,用于整件作品打磨抛光之后,将作品放入专用熏箱中,可以把握不同的作业时间,将原料熏成不同古旧颜色。用破料雕刻出来的作品,熏黄作旧后,刀痕与裂纹会变成较深的褐色,作品表面的笑纹不会那么抢眼,裂纹也被“弱化”,作品看上去具有年代感。
(六)染色。“染色”是象牙雕刻的装饰手法之一,继整件作品打磨抛光之后运用染料对其表面进行覆盖涂染。明清时期“染色”牙雕很受追捧,但如今再残破的象牙原料都不用此法了,因为它完全掩盖住了象牙的质感。
(七)拼镶。“拼镶”法是运用上好的象牙料精雕细琢后再进行拼接,这样可使带有弯度的象牙料,变得周正规矩。“拼镶”可以将各式“破料”完美地结合到一起,而不受象牙固有形态的束缚,创作出较大形体作品(图7)。牙雕多为“减法造型”,根据原料来画设计图,再根据图来“去料”。“拼镶”则是“加料”,根据画好的设计图做局部雕刻,打磨完工再拼粘。“拼镶”也可以应用于较小作品中。为了彰显作品的生命力与趣味性,花卉作品中往往会带有昆虫。常见的有蟋蟀、蜻蜓、蝴蝶、蝈蝈、瓢虫、蜘蛛等等。昆虫也是可以“拼镶”的。
(八)镶嵌。象牙“镶嵌”工艺是以象牙材质为主,再结合另外一种或多种材质,制作成工艺品。传世的牙雕作品中,“镶嵌”作品不胜枚举。其工艺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商晚期妇好墓出土的《象牙雕刻夔鋬杯》,西汉南越王墓出土的《金釦象牙卮》等。这些作品或以象牙作为载体镶嵌宝石珠玉;或把象牙当作宝石来镶嵌。镶嵌技法可用在各式牙料中,能掩盖材料缺点,能丰富设计内容形式,是现代象牙雕刻者们诸多创新作品的表现手法,也颇受市场追捧。
四、具体实践与经验
“破料”的创作与“好料”的创作流程一样,也是通过设计、雕刻、整形、磨光等步骤来完成。首先是设计。残料的设计要更多地考虑内容的造型性,要针对不同的残料造型设计题材,既要合乎情理地将题材内容落实到残料上,又要自然、舒展,恰到好处。其次是雕刻。做“减法造型”去料的拿捏要准确,由于每段破料的伤残部位与程度不同,因此雕刻方式与技法表现都有所不同。第三是整形。整形的过程很关键,要将图纸设计落实,完美表现出主题的基本形态,需不断修改与调整。最后是磨光。磨光既要让作品光亮柔润,又不能将已雕刻出的结构磨掉,手法与力度需拿捏准确,要有耐心。
此处以一段残缺的象牙原料为例,追踪从设计到完工的过程,具体阐述雕刻途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图8所示原料为一段象牙牙尖儿部位的实心料,近二分之一处开始有一块较大面积三角体残缺。残缺地带表面高低不平,露有黑色牙心并伴有裂痕,右侧边缘线参差不齐,象牙表面布满笑纹。第一步是构思题材。如果这段原料没有残缺,它是做圆雕人物的上好原料,现只能另觅题材。原料尺寸较大,横构图,雕刻浮雕人物题材最为合适。浮雕人物题材有很多,其中以“儒释道”“文人画”为表现形式的作品颇受人喜爱,如《维摩诘演教图》《观音应化图》《西园雅集》《十八学士登瀛洲》《赤壁夜游》,都十分经典。雕刻内容要根据原料大小来选定的,这段原料虽不小,但也有限,不适于雕刻像《十八学士登瀛洲》这样篇幅宏伟、人物众多的画面,否则拥挤,《竹林七贤》人物不多,用于此原料中刚好。
题材确定好后就是绘画设计草图。图要根据原料的造型特点来画。图9是此段象牙原料的等比例草图,红圈部分是伤残处的高点位置,根据高点的造型设计成一座小桥,将高点“占住”;红方块部分是完好处高点,由于缺乏经验而使设计遗漏,高点没有“占住”则需要修改,将草图中靠后的松树改至原料最前方。为了把控整个画面的节奏,人物的布局分为远、中、近三大组,用“松树”与“烟云”分割,中央一组中的人物又分为两小组,在主要人物中增添两名小童子,用于贯穿整幅画面,让远近的人物相互呼应。为了使作品更加丰富立体,每位人物的朝向也不同,增加空间感。由于残破位置的原料倾斜度较大,故将右上方人物定位圆雕形式,雕刻的时候按照圆雕的方式雕刻。完好部分定位深浮雕形式,四分之三处的柴童为连接残破处与完好处的交点,因而用圆雕形式过渡。
设计图构思完毕后,下一步是画活儿。按图中的比例将人物准确画到原料上后,开始凿活儿 ,大概一周时间左右把大的组别轮廓位置定好后,再从里面分出小组,小组里面再继续细分。雕刻时既要去掉多余的部分,又要有意识地加以保留反复做调整。始终让画面保持整体感,块面分明,直到将主要人物的位置固定好。此过程用时一个月。
细致雕刻是肯定每个画面元素造型的过程,包括人物、树木、花草、及每片子的造型要雕刻清晰。根据画面增减设计元素,必要时需要查看资料,绘画一些细节图作为参考。遇到问题要及时调整与修改。这件作品如果完全按照原始图稿雕刻,由于原料残缺导致最右侧人物无法实现,需要修改人物姿势,以保证作品内容的完整。作品中的难点在于完整原料与残缺部分的连接。作品中除了用柴童衔接人物,用烟云分割构图外,还运用透视关系将背景雕刻成转折的木围栏来连接空间,而原本设计的完好原料部分雕刻成深浮雕形式,为了连接残缺,也改成了圆雕小立体,因此雕刻工序又增加一倍。正面雕完之后,雕刻背面。背面没有正面那么复杂,主要是用浅浮雕与文字稍作装饰,留出刻字的位置,待整件作品打磨完成后再刻。细致雕刻完成后,整件作品的雕刻工序就算完成了(图10)。整件作品就全部完工了。从设计到完工过程用时约为90天。
结语
本文由象牙雕刻中“破料”的产生原因引导出其大致五种分类并加以描述,总结出破料的特征,根据其特点着重介绍了“剔除”“修补”“借裂”“借型”“作旧”“染色”“拼镶”“镶嵌”八种应用破料的技法,并结合具体实操加以印证,意在表达当下象牙雕刻技艺的难易程度以及“禁令”下的牙雕传承方式和行业状况。
伴随象牙雕刻技艺的社会舆论,无数人赞同材质的替代,但无论是混合材质还是其他材质的替代,也许对于经济发展与行业发展并无损失,但损失最大的却是牙雕技艺的退化与传统文化的流失。因此真正保护牙雕技艺的方式唯有保护大象,这项浩大的工程需要世界各个政府的严加管控,制定严格法律条文,杜绝偷猎行为,提高大象的自然死亡率,进而合法化“自然象牙”。象牙不同于玉石、金属,属于可再生资源,若加以管控与合理利用,可避免资源的浪费,也可为贫困国家造福,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对于资源型的传统手工艺来说,原材料非常重要,为了保证工艺的持续发展,在原材料的获取上,通常有开源与节流两种思路,但对那些不可再生资源或者是濒危资源来说,通常只有节流一种途径,那么如何创造性地利用现有资源就是值得每一个手艺人思考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