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朗西斯·普朗克的音乐风格形成
2018-06-08周雅姝
周雅姝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一、20世纪法国音乐文化发展简况
在19世纪民族争斗不止的欧洲,民族关系非常不融洽,那是统治者欲征服民族和民族渴望自由进行群众运动两者间存在的矛盾。法国的民族群众运动更加注重个性色彩的张扬和文化内容的注入。这种带有个性张扬特征引申为具有民族主义特色的浪漫乐派音乐文化色彩在法国各种艺术文化新思想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在20世纪这个激烈的动荡时代中,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之后,人们的梦想因残酷的现实而支离破碎。人们的思想发生了改变,传统的价值观念得到了解放,在反时代精神的推动下,再次掀起了新的艺术思潮。这一思潮影响涉及哲学、文学、绘画、音乐等多个领域,艺术家开始用新的目光去审视新的世界,并同时追求新的思维、新的角度、新的突破。
正如人类艺术史上巴黎从来都是世界的“艺术之都”,20世纪的巴黎是现代音乐的发祥地,多少年来就像一块磁石般吸引着许多外国艺术家的到来,并为他们提供多种活动的平台,使得法国音乐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同时法国当地的音乐家也颇受影响。由于受到多元化的影响,因此就算是同一位作曲家创作的作品也包含不同的风格时期,或者一部作品中含有不同的风格元素。
(一)“法国六人团”的出现与弗朗西斯·普朗克的美学观念简介
残酷的战争使人们开始追求简朴、理智、均衡的美学观。因此,就在此时,出现了一批反对印象主义的音乐家,他们对于印象主义中的朦胧美和虚幻感到不真实。这批音乐家以法国著名作曲家萨蒂(Erik Satie,1866-1925)和法国音乐评论家让·科克托(Jean Cocteau,1889-1963)为倡导者。萨蒂高举反对印象主义的旗帜,科克托则在其《公鸡与丑角》(la coq et l’arlequin)中表达他反对印象主义音乐表现上的模糊性,主张大胆直接的表现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两位倡导者的影响下,六位青年作曲家被聚集在一起,组成了“法国六人团”,他们分别是:普朗克、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奥涅格(Arthur Honeggeer,1892-1955)、奥里克(Georges Auric,1899-1983)、杜雷(Louis Durey,1888-1979)、泰费尔(Germaine Taillefelre,1892-1983)。他们认为音乐应该更加贴近现实的一面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把音乐的形式精简化,并在不同程度上反对印象主义。其中普朗克不管别人的眼光,始终坚持自我的方式与音乐理念进行创作来证明其音乐的价值终究是能为20世纪增添色彩,更是可以被细细品尝的[1]。
“法国六人团”彼此靠深厚的友情结合在一起,但六人的音乐创作通常是独立进行的,很少进行团体创作,因此他们集体只创作了《埃菲尔铁塔的婚礼》和《六人钢琴曲集》两部作品。之后便逐渐解散,各走各的路,只剩下普朗克、米约、奥涅格三人继续活跃于法国音乐界。解散后的“法国六人团”也会偶尔重聚,只是因为出于友谊的关系。
“法国六人团”中的成员之一普朗克最忠于萨蒂和让·科克托的音乐美学观点。我们要了解在法国,作曲家萨蒂是当时第一个摆脱当时音乐影响的人。萨蒂身上映射出瓦格纳风格、浪漫主义、印象主义、俄国异域风格,他那精简的富有魅力的风格夹杂着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表达让普朗克深深着迷。而普朗克本人他的音乐创作以巴黎沙龙音乐为首发地,认为音乐应该简单朴素并且为了体现生活。音乐呈现出轻妙、简约、纯朴且时而带有幽默讽刺性的风格特质,把古典的明晰与热情结合在一起,与萨蒂的音乐风格相似,而在晚年转为严肃的新风格。
为了更清晰的了解当时法国文化艺术的活动特征,下面介绍“沙龙文化”。
(二)法国盛行的“沙龙文化”
“沙龙”是社交聚会的代名词,由法语“Salon”一词的音译演变而来[2]。本是意大利语。17世纪传入法国,最初为罗浮宫画廊的名字[3]。之后,不同的艺术文化种类都逐渐开始举行这种小的沙龙聚会,而沙龙主人的客厅则是提供这种聚会的社交场所。这些文化艺术种类不可胜举,包括政治、戏剧、音乐、美术、哲学等等,参与沙龙聚会的也是有关的政治家、戏剧家、音乐家、美术家、哲学家等等。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共聚一堂来欣赏艺术,讨论艺术,他们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都是平等的自由自在的促膝攀谈,交流心得。
当时,传播媒介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沙龙”就属于一个小型的传播媒介。艺术家通过“沙龙”这个平台,发表自己的作品,在展现自己作品的同时也能吸取别人的灵感,观众可以有选择性的接纳或是评判。此种小型沙龙聚会,在18世纪开始遍布法国各个城市,而在19世纪最为兴盛,风靡于欧美各国艺术文化界。
这样的“沙龙”,在欧美艺术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并起着非常显著的作用。许多文人和艺术家的创作生涯与“沙龙”都息息相关,深受其影响。由于沙龙一般都是在晚上定期举行,笔者相信大部分的艺术文人都在沙龙中度过了许多难忘的夜晚。
“音乐沙龙”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诞生的。其如此的独具魅力,又如此的赏心悦耳,不仅丰富了音乐家的生活,也促进了音乐事业的发展,是音乐创作自由的标志之一,也是一种具有高尚、优雅、文明的音乐文化体现。“音乐沙龙”受众群体广泛,其中一项重要的功能是娱乐,参与者可以通过沙龙中的音乐形式来满足他们精神上的追求。作曲家普朗克的作品《纳泽尔之夜》便是在参与友人举行的音乐沙龙时以“猜谜游戏”的娱乐形式产生出来的。因此,此作品具有沙龙音乐的特质:诙谐感、温暖感、清新感,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具有浓厚的亲和性。
二、弗朗西斯·普朗克的生平与音乐创作表征
(一)普朗克生平简介
弗朗西斯·让·马塞尔·普朗克(Francis Jean Marcel Poulenc,1899-1963)于1899年1月7日出生在巴黎,1963年1月30日去世于巴黎。他的母亲珍妮(Jenny Royer,1865-1915)来自于巴黎市区的工匠世家。母亲在社交上很活跃,善于思考,热爱诗词、书画、戏剧、芭蕾舞等流行艺术文化,年轻的弗朗西斯继承了他母亲的这些特质。他的父亲埃米勒(Émile Poulenc,1855-1917),来自法国南部的阿维农省(Aveyron),继承了家族企业即后来的制药巨头罗讷·普朗克(Rhône-Poulenc)制药厂,家中经济富裕。纵观普朗克的一生,受其父母的影响极为明显:在音乐和文化方面,母亲影响了他;在人生哲理方面,父亲作为一位天主教的虔诚者,影响了他。
在母亲的带领之下,普朗克于5岁开始学习钢琴。受到母亲的影响,普朗克接触音乐范围相当广泛,喜爱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舒曼(Robert Schumann,1810-1856)、肖邦(Fredric Chopin,1810-1849)等作曲家创作的作品。此外,母亲也鼓励普朗克多接触当代音乐家的音乐,如德彪西(Claude Debussy,1862-1918)、拉威尔(Maurice Rabel,1875-1937)、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1882-1971)、萨蒂(Eric Satie,1866-1925)等作曲家创作的作品,这使得普朗克在13岁时就能演奏许多作品。
然而,普朗克并不像其他大部分作曲家那样接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他并未进入国立巴黎高等音乐学院(Conservatoire National Supérieur de Musique de Paris),而是照着父亲的意愿去了巴黎最好的天主教学校康多塞(Lycée Condorcet)完成学业。15岁时,加泰罗尼亚西班牙籍法国钢琴家维涅斯(Ricardo Viñes,1875.2.5-1943.4.29)开始教授普朗克学习钢琴。维涅斯当时为许多作曲家的钢琴作品担任首演,以音色优美着称,普朗克因此继承了他的弹奏风格,维涅斯对于踏板的独特使用,让普朗克在日后钢琴作品的创作上也得到相当大的启发,影响极深。
对于普朗克来说,维涅斯亦师亦友。维涅斯非常赏识普朗克在音乐上的天赋,也非常鼓舞普朗克对于作曲的抱负,更是普朗克早期音乐作品的诠释者。后来维涅斯引荐普朗克认识了萨蒂和法雅(Manuel de Falla,1876-1946)等当代音乐家,也间接使普朗克与米约、奥涅格、奥里克、杜雷、泰费尔相识,这对于普朗克之后的音乐发展极为重要。
18岁时,他的第一部成名作品《黑人狂想曲》(Rapsodie nègre,1917)完成了,在巴黎公开首演后获得乐坛极大地好评,并吸引了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和迪亚吉列夫(Serge Diaghilev,1872-1979)的注意,埋下日后普朗克与迪亚吉列夫合作为俄国舞团创作芭蕾舞剧《母鹿》(Les Biches,1924)的契机。
22岁,普朗克基于从未学习过正规的作曲手法,感到自己在作曲技巧上不足的他想要进一步在和声学和对位法写作上有所加强,便拜师于科克兰(Charles Koechlin,1867-1950)学习理论作曲。科克兰发觉了普朗克在和声方面极有天分,便鼓励普朗克朝和声音乐发展,也激起了普朗克对于合唱写作的兴趣。在科克兰的指导下,普朗克于1922年完成了其第一部合唱作品《饮酒歌》(Chanson à boire)。
27岁,普朗克认识了与他同年的法国男中音歌唱家贝纳克(Pierre Bernac,1899-1979),邀请他担任普朗克声乐作品《欢乐颂》(Chansons gaillardes)的首演者,并与其成为了一生的好友。35岁时,普朗克决定与贝纳克一同展开演奏生涯,合作近25年,并为贝纳克伴奏和作曲,共创表演舞台,在欧洲巡回演出,这使得普朗克钢琴弹奏的名声得到传播,也造就了普朗克在此期间写出了丰富的艺术歌曲。对于普朗克来说,贝纳克除了是音乐上最重要的伙伴,更是让普朗克成为优秀钢琴伴奏家的一大推手。
37岁那年,普朗克的一名好友,作曲家费鲁(Pierre-Octave Ferrod,1900.1.6-1936.8.17)在一场车祸中不幸离世,这使得普朗克饱受悲痛的滋味。普朗克于是前往罗卡马杜尔(Rocamadour),的圣母院教堂寻求宗教上的慰藉,这次的朝圣使他点燃来自父亲的天主教信仰,并让他感受到信仰的力量。这使得普朗克的作品有了信仰和理智上更深层面的变化,即在轻松愉快的风格下潜藏了一种严肃虔诚的感动,并因此创作了他的第一部宗教作品《黑色圣母的连祷文》(Litanies à la vierge noire,193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期间(1939-1945),普朗克被应征入伍,但仍坚持音乐创作。
59岁,普朗克与科克托再次合作,创作了有独特风格、创作新意的表演形式,由一个女演员独自在空旷的舞台上演独角戏的歌剧《人类的声音》(La voix humaine,1958),这部歌剧在多年前,由我国著名歌剧院导演李卫搬上中国舞台,在上海首演,也是普朗克的歌剧作品第一次在中国上演。
62岁,普朗克接受纽约林肯中心爱乐厅(Philharmonic Hall of Lincoln Certer)落成的开幕首演的委托,创作了最后一部合唱作品《7首蒙昧日课的应答歌》(Sept Répons des Ténèbres,1961)。
普朗克于1963年1月在荷兰进行了其最后一次公开演出。回到巴黎后不久便在家中因心脏病发不幸离世,享年64岁。过世前不久,依然坚持创作,其最后一部作品是《双簧管奏鸣曲》(Sonata pour Oboe et Piano,1962)。
(二)普朗克的钢琴作品
普朗克所创作的音乐作品种类广泛,涵盖了器乐作品、艺术歌曲、芭蕾舞剧作品、歌剧作品等等。普朗克的钢琴作品和其他作品共185部,其中合唱曲目16首,艺术歌曲53首,芭蕾舞剧5部,歌剧5部等等。他一生都坚持钢琴作品的创作,这使得他的钢琴作品占全部作品总量的四分之一,其中自动钢琴曲2首,四手联弹钢琴曲2首,双钢琴演奏曲6首,钢琴独奏曲有35首。他的钢琴作品的旋律优美动人并会自然流露出一股给人以清新之感的风格特征。
学者施密特(Carl B. Schmidt)将普朗克总共185部的作品根据创作时间排序加以整理编撰并加上FP编号,出版在《普朗克的音乐:目录》(The Music of Francis Poulenc:A Catalogue)一书中。根据笔者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依据普朗克的创作过程及风格的变化可将其钢琴独奏作品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16-1921)(见表1-1)、第二阶段(1922-1937)(见表1-2)、第三阶段(1938-1959)(见表1-3)。
普朗克有将近二分之一的钢琴独奏作品创作于第二阶段,属于普朗克创作生涯的蓬勃期。1921年在科克兰的指导下,普朗克正式学习和声学和对位法,因此创作手法变得更加成熟,创作技巧也较第一阶段稍难,在风格上也逐渐脱离早期深受萨蒂影响的简洁风格,转向与浪漫派作曲家同步的创作手段,如肖邦、舒曼等人的风格特征,表现为更华丽的炫技,使得第二阶段的钢琴作品具有密集的琶音、宽广的音域、较多的半音音阶使用以及流动的旋律线条等特点,令人印象深刻。
表1-1 普朗克创作第一阶段钢琴曲目
表1-2 普朗克创作第二阶段钢琴曲目
80《法国组曲》1935 84《纳泽尔之夜》1930-1936 87《奥文尼晚会的布雷舞曲》1937
表1-3 普朗克创作第三阶段钢琴曲目
其实,普朗克从小因受到母亲的影响,早就对浪漫时期的音乐有所接触,也比较偏爱浪漫时期的音乐,只因为受压于20世纪初的反浪漫趋势,才导致早期的音乐创作中没有明显的浪漫派风格。
普朗克的大部分作品,都具有描述性标题。《夜曲》和《即兴曲》为普朗克最满意和最喜爱的作品。夜曲是19世纪浪漫时期盛行的特性乐曲之一,受肖邦夜曲的影响,普朗克以此为典范创作了八首《夜曲》,充满着想象空间且有丰富的音色变化。《即兴曲》的第12首在标题上附上“向舒伯特致敬”(Hommage à Schubert)表示对喜爱作曲家的赞颂,呈现出轻快明亮的圆舞曲风格。
[1]David A. Burge. Twentieth-century piano music. N.Y:A Division of Macmillan Inc. ,1990,pp111-114.
[2]林康义.新词新语辞典[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9:284.
[3]余忠艳,李荣建,吕燕,方长明.现代商务礼仪[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2: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