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海峰:我看高考改革趋势

2018-06-07

南方周末 2018-06-07
关键词:南方周末科目考试

可以说目前也是中国高考史上最重视考试分数的时期。真要做到“招考分离”,那么各高校要能不完全依据考试分数来录取,真正实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可以根据学校和考生的情况来录。美国一些顶尖大学,自己可以定招生性别比例、族群比例。比如哈佛大学甚至它不要满分,而要其他方面突出的,维持它的多元化,这种招生体制是有很高自主权的。在中国,目前大家对分数的公平特别强调,就是认分,只要一出现影响招生公平的事,社会舆论就非常大,它不得不加以调整。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王江涛

从2014年开始启动的新高考改革,以取消文理分科、走班选课、部分科目一年多考等内容,使高考制度发生大幅变动,引发广泛关注。2018年5月8日,教育部召开会议部署高考安全工作,指出2017年的首轮高考综合改革试点成功落地,打了一场漂亮的硬仗、胜仗,2018年是深化高考改革的关键之年,应稳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在全国两会上,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还介绍,今年将再有17个省份启动新高考改革。最早启动改革的浙江、上海也将迎来第二届新高考。

究竟如何看待新高考?在新高考试点落地一周年之际,兼任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委员的厦门大学考试研究中心主任刘海峰教授接受南方周末专访,结合自己长期研究中国高考,并深度参与高考改革实践的体会,对新高考改革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新高考改革:好处明显,挑战也大

南方周末:时隔一年,如何从整体上看待浙江、上海的第一届新高考改革?

刘海峰:浙江、上海这次新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好处还是比较明显。我认为它是恢复高考41年来,甚至1952年形成高考制度66年来,影响面最大、变动幅度也最大的改革。它以高考科目改革为核心,通过在语数外基础上实行六选三、七选三的选考制度,产生与以往文综、理综、文理综合等不一样的效果。同时涉及“两依据一参考”(依据统一高考成绩、依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自主招生等录取模式,对中学教学方式、班级组合方式影响很大。可以说,它的牵涉面特别广,影响特别大,典型地反映出高考改革这种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征。所以,总体上看,它的积极作用很明显,同时,带来的挑战也相当大。

南方周末:具体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认识它的好处?

刘海峰:首先,就是打破了多年来,大家在议论,也有人认为需要改掉的文理分科的这种格局。以前高中教育都是按高考文理分科来进行,要么理化生,要么史地政。2009年,当时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称《纲要》)时,关于是否文理分科就征求过意见,当时大家意见不一致,支持和反对的人大概各占一半。我们常讲应该全面发展,而文理分科对综合选拔人才及人才的全面发展不利,所以,高考改革在科目选择上打破文理分科是一个很大的变动。

再者,就是它带来了相当多样化的考试科目的组合。如果是六选三,像上海,大概是20种组合,浙江,七选三(多一门技术科),总的组合就是35种,理论上比两种组合要更多样化了。

第三点,相关的好处就是教学方式的多样。虽然实际上有些组合选的人少,班没法开,很多学校也没有弄那么多组合,但中学出现了普遍的分层教学、走班制度,打破了原来行政班级的组合方式,现在出现了以教学、考科为主的这种方式,学生的选择性增加后,对其个性化地发展会有帮助。

南方周末: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总是好的,但也有报道,在自由选择中,物理科目成为“死亡之组”,报的人少。在新高考改革的过程中,还面临哪些类似的挑战?

刘海峰:的确,有不少考生,不是按照原来制度设计者的初衷,去根据特长和兴趣来选择考科,而是根据怎么拿高分来选,这样就有很多人趋易避难地选择竞争不那么激烈、比较容易拿高分的科目,比如避开了物理科目。像浙江、上海,按照原来的招生情况,至少也有65%的人是考物理的,但自由选择后都只有30%多的人选考物理,大家一般认为比较难考,但物理是保证学生科学素养的比较重要的科目,所以,后来浙江省采取了补救措施,2018年还出台了保障机制,设定一个招生所需基本的人数,如果选报的考生数量不够,也按这个人数从高到低来进行高考等级(类似于标准分)的赋分。

趋易避难、趋利避害的心理,在考生和家长心中,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除了选报科目中存在,在选报批次中也存在。比如浙江,七选三的科目是可以选考两次的,好处是让学生有更多选择的机会,减少以往“一考定终身”的压力,但两次考试也可能出现田忌赛马的情况,会受到不同考试批次中学生群体差异影响。

再一个挑战是,相对薄弱的中学,要怎么来帮助他们。新高考改革对教师和教室的要求会比以前增加很多,因为要走班,班级组合方式会增加,有些科目学生选的多,教师就不够。要考虑怎么帮助薄弱中学,以免它们处在不利的地位。

总体上讲,经过这轮试验,上海和浙江的新高考改革迈出了重要一步,录取阶段,比原来预想的要更顺利一些。虽然这个改革难度很大,挑战很大,但上海、浙江的领导高度重视,相关教育部门都花了很大力气,第一轮改革还是很平稳地试下来了。

南方周末:一年考两次这种制度安排,你觉得会推广开吗?

刘海峰:英语是会的,中国的高考或其他方面的标准化考试,最初都是从英语开始试点,英语标准化语言测试,国内外经验都相当成熟,同样英语水平的人,不同时间去考,稍微准备一下,一般不会出现太大变动。英语不好的人,考第二次也很难考出高分来,所以英语的多次考试,可比性、等值问题会比较容易控制,其他科目相对来讲其标准化程度不如英语明显。因此,目前已经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省市,没有一个省市是学浙江选考科目一年考两次的。

不过我觉得浙江省坚持这个试点也是有它的意义。以往呼吁那么多年要打破“一考定终身”的弊端和局限性,浙江大范围试点,至少提供了一个样本。一年考两次的积极意义还适用于一些考生可能突发身体状况或家里有事等,没办法参加考试,还有一次机会,心理压力确实会小些,只不过这对参与组织考试的机构,像考试院、公安、交通等,会带来较大压力。

南方周末:从2016年开始,上海在高考招生中将本科一批、二批,也就是俗称的一本、二本进行了合并,不再做区分,2017年又有多个省份跟进,这能产生哪些效果?

刘海峰:合并批次,原来排在后面的高校是很欢迎的,以前分批次,有些学校认为是行政手段划分,是对学校身份的矮化、固化了,办得再好,好像永远只能排在三本、二本,这些学校强烈要求取消本科批次。不过,我个人认为,原来分批次录取存在一定合理性,批次的形成,除了行政划分外,还是各个学校的声望经过多年积累之后在考生心目中的反映,以往有些学校虽然很勉强地升到本科一批,但它在考生中声望没有那么好的话,招不来人,也只能降到二本录取,有些本科学校招不满,只好降到专科线,专科录不满,就更得往下降。但也有一些很好的专科,分数线是超过本科的,有些在二本招生的学校分数线也相当高。另外,在考生较多的省份,分批次也有利于投档操作。

当然,现在网上录取的技术手段慢慢改进,不管多少人,投档应该不会有太大问题。新高考改革其中有一条就讲到,要取消录取批次。现在全部合并批次的,还是比较少,只有上海完全不分批次,其他省份可能慢慢会跟进。

招生自主:招考分离难在何处

南方周末:作为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纲领性文件,2010年颁布的《纲要》还有两年就要结束了,现在规划的实施情况怎样呢?主要有哪些成就或难点?

刘海峰:总体上我觉得《纲要》是一个很好的文件,当时上上下下广泛征求意见,经过非常细致论证才发布的,这个《纲要》制定以来的一段时间,是中国最重视教育的时期,以前也提将教育放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但这次是真正重视教育。教育的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4%做到了,这是非常重要的进步。

第二,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原来讲到2020年要达到40%,而实际上2016年已达到了42.7%,原来还保守了一些,最主要的是适龄人口减少非常明显。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是大众化阶段,到50%就是普及化阶段,现在肯定要提前进入普及化阶段,到2020年应可以达到50%,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成就。

再者就是高考的进展。不光是新高考,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里,像减少、规范高考加分的问题,自主招生的调整、规范问题,减少相对落后省区的录取率跟全国平均录取率之间的差距等,都实现了,我觉得比新高考改革还更为顺畅,因为它难度没那么大。还有照顾西部和农村贫困地区的专项计划等都实行得不错。

最主要的难点还是高等教育质量,虽然这几年高等教育发展很快,高校产生的科研成果水平也有很大提升,但是离创新型国家的要求还有相当大差距,现在“双一流”政策出来以后,对世界一流大学的追求更加强烈了,但是真要做到高等教育强国,我觉得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另外,现在高中教育还是一个瓶颈,不论从经费投入还是普及程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巩固“两基”,还要持续关注。

南方周末:关于高等教育质量,谈得比较多的是高校办学自主权、去行政化,对于高等教育入口的招生工作,《纲要》指出要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你觉得“招考分离”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样?

刘海峰:理想状态是,“招”让学校自己来管,“考”由专业考试机构,比如考试院来做,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招生自主权在各个高校。不过现阶段,“招考分离”还是不明显,在高校都主要依据甚至完全依据高考分数来录取的情况下,考生分数达到了,没有特别理由,不能退档,要能说出非常充分的理由才能退档,所以各高校没有太多招生自主权。当然,这个制度规定也是为了防止一些不公平现象发生,现在中国高校录取实行平行志愿,多一分就录取,少一分就不录,对一些信息不对称的考生,或者说弱势家庭的孩子,还是有一定好处。但这个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就把分数的重要性强调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可以说目前也是中国高考史上最重视考试分数的时期。

南方周末:“招考分离”可以起到怎样的效果?

刘海峰:如果真要做到“招考分离”,那么各高校要能不完全依据考试分数来录取,真正实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像西方大学一样,考试分数是一个重要的、主要的参考,但不是唯一的、绝对的依据,不见得分数高一定录取,而是可以根据学校和考生的情况来录。比如说一些学校想招某些方面有特长的人,或者它想保持一定的性别比例,有些外国语学校,它要招阿拉伯语的,以后要去中东国家工作,它需要男生多,但现在不行,学外语考分高的大部分都是女生,所以在有些学校、有些专业里,完全看考分的话,这样的问题特别突出。美国一些顶尖大学,私立学校,自己可以定招生性别比例、族群比例。比如哈佛大学每年在中国招十多名学生,新加坡招两名,不管多少人SAT考满分,它也不要。甚至它不要满分,而要其他方面突出的,而且男女各招一定比例,这样维持它的多元化,这种招生体制是有很高自主权的。

在中国,目前大家对分数的公平特别强调,就是认分,而且在不完全看分的自主招生中确实出现过招生腐败,例如出现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处长蔡荣生的腐败案件,之后自主招生又严格控制了。所以只要一出现影响招生公平的事,社会舆论就非常大,它不得不加以调整。在这样的情况下,“招考分离”是比较难的。

南方周末:自主招生是体现“招考分离”为数不多的实践了,《纲要》中也说“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自主招生现在5%的规模会扩大吗?

刘海峰:我觉得不可能扩大太多,自主招生虽然有一定好处,不完全看分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做到综合评价、多元录取,但它的成本很高,一是高校组织过程中花费的人力、物力、时间、经济成本很高,高校要招三四百人,来一两千人面试也就算了,如果要招六七千人,都这么做,教师哪够呀。

再者,对考生来讲成本也蛮高。几年前自主招生在高考前进行时,很多考生到处飞,中产以上的家庭才敢这样到处考,去面试,家境清贫的、边远的农村家庭考生,参加自主招生的可能性,远远不如都市里中产家庭的孩子。

另外,自主招生要面试,对学生各方面的条件要求会比较高,有些孩子可能谈吐不凡,有各种才艺,但这对弱势群体其实是非常不利的。对农村考生,钢琴没摸过,怎么去考级?可能县城都没出过,他可能很努力,也很聪明,但条件很不如。这种面试,天然不利于弱势家庭。

所以不可能太大比例。香港的大学以前在内地招生,刚开始要面试,但后来有一些也不面试了,在香港本地招生很多也没面试。美国很多高校也都没有面试,也就电话、视频谈一谈。自主招生毕竟是一个探索的渠道,逐渐试验和加大,到一定程度,不可能无限扩大。不过,中国高校招生还有很多样的,比如保送生。

保送与加分政策的利弊

南方周末:说到保送生,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的高考加分项目。这些项目很多正是保送生的资格条件。

刘海峰:中国特殊人才招生渠道向来是通畅的,尤其是一些外国语学校,保送生比例蛮高,还有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等。但保送生制度现在争议很大,保送生制度刚出现时就是为了改变“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要看平时一贯的表现。1980年代就开始做,到1990年代,出现一个问题,刚开始各个学校都是送优不送良,最优秀的学生拿去保送,没几年,大部分学校都学乖了,为了升学率,送良不送优,最优秀的学生反正自己也考得上,就把那些不一定考得上很好学校,但又能达到保送标准的,保送了,优秀的种子选手留到高考,然后放卫星一样地争取考上所谓的“状元”。再后面竞争激烈后,保送上好大学的不少是非富即贵的人的孩子,很多学校闹出一些矛盾。当时范围太大,保送生的规模也比较大,像省级三好生等,条件并不很高。后来教育部根据群众反映,压缩了保送生规模,对保送生还进行文化测试,以防猫腻。像国家二级运动员,很多是假的,一测试就露出马脚。在民众强烈要求下,保送生制度后来就进一步规范了。

国际奥赛拿金牌银牌的,确实水平很高,有一定特长,大家没有太多意见。前些年揭露出来的浙江高考航模比赛加分事件,后来发现,航模能够拿好成绩加分的,主要不是因为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水平,而是靠家长买的控制设备仪器的好坏,查出来大部分家长非富即贵,民众非常有意见,强烈要求回归裸考,才又对高考加分进行清理和规范。

南方周末:现在怎么评价过去的高考加分政策?

刘海峰:加分政策出来,多数出发点是好的,说到底,还是为了改变高考“唯分数论”的缺点。如果是补偿性的加分,比如针对真正少数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的加分,大家比较没意见,但对奖励性的加分,比较有意见。东北有个省曾规定,父母亲是博士,孩子可以加分。按理说父母是博士,受教育条件很好了,还要加分,没道理。他们的理由是东北地区很难留住人才,为了吸引人才,因此才出此办法。过去很多社会问题都想通过高考来解决、调整,使加分政策五花八门。现在一律加以清理规范和减少了。

南方周末:高考制度不光评价学生,也在评价各高校。高考按专业填报平行志愿,会推广开吗?具有怎样的意义?

刘海峰:浙江在做,上海也没这样做,算是一种重要的试点,对高校会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因为有一些比较好的大学,也有薄弱专业。即使现在“双一流”建设学校,可能出现有些专业招的分数比较低,不大好看。这可以倒逼高校进行一些调整,对专业进行改造,有一定好处。不过从第一年试验看,多数好大学在各个专业招的分数,也没有出现很大波动。目前只有山东想借鉴这个办法,其他各省都没有参照采用。

对学生来讲,按专业投档会提高他们专业选择的匹配度,避免对某个专业特别有兴趣的学生,因为分数不够而被调剂到不感兴趣的或薄弱专业。不过现在其实大部分人都讲“本科选学校、硕士选专业、博士选导师”,对高考学生来说,大部分人还是喜欢选学校,中国人对名牌大学的迷恋,比其他大部分国家都强很多,但也有很多人既想选好大学,也想选好专业,有些人则就是想上某个专业,按照浙江这种模式,就能让他们的专业选择更匹配。

猜你喜欢

南方周末科目考试
一份来自南方周末的特别邀请
如果十二星座是语文老师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更多评论,请见南方周末APP
高考“新科目”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
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重、难点讲解(unit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