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有效性研究
2018-06-07徐丙新
徐丙新
【摘要】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是当前的重要教学模式,教师需要善于应用这方面的技巧。数学教育对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进步有着重要意义,教师需要实施有效措施提升实效性。
【关键词】提高 互动性 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67-02
前言
当前背景下,许多学生在课堂中只是被动听讲,没有和教师以及同学形成互动,他们难以掌握关键的知识内容。一些教师也是如此,仅仅是单一的讲解,课堂教学氛围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这方面的问题,教师需要提起重视,并且引入多方面手段改善现状。
一、教师需要加强引导
教师需要具备教育机智,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的特殊定向能力,教师需要灵敏地处理课堂中出现的偶发事件以及意外情况,而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处理问题。对于教师来说,需要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因势利导。教师需要指导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在创新、检验以及思考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式,体验探究和创新的过程。比如,在讲解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过程中,在初步理解三角形的概念之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四根小棒,长度分别是十厘米、五厘米、六厘米、四厘米,让学生摆出一个三角形,学生在交流、思考和操作中,发现了三角形三边长度的规律,也就是三角形的两边程度必须大于第三边。第二,在课堂中随机应变。数学教学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教师需要善于随机应变,有效发掘课堂教育资源,这样可以避免课堂教学公式化以及刻板化。例如,在講解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知识时,一些学生反复出现了计算错误,教师避免直接指出学生的错误,而是需要引导学生利用验算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明确自己的错误所在,进而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二、利用活动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探索的动力,如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动力,就会难以主动和教师、同学互动。教师必须把握学生的兴趣点,发掘激发学生动力的内容。例如在讲解圆的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认识圆的概念,并且了解圆的具体画法。在学生认识圆的过程中,他们可能会想到许多有趣的例子,例如提问学生篮球的实际形状、太阳的形状,生活中这样的形状还有哪些?许多学生都比较喜欢乒乓球以及篮球活动,学生会积极思考自己在课余时间观察到的圆形物体。通过这样的互动,引入了生活化的数学内容,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可以巩固知识要点[1]。
一些学生认为数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太强,所以产生了畏难情绪。他们缺乏对于数学探究的动力,而且没有深刻理解具体的知识内容。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加强引导,鼓励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并且利用生活化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对于买作业本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题目内容:小明身上有一张五毛钱,三张两毛钱,四张一毛钱,他到家里楼下的超市买价值九毛钱的作业本,请问小明需要付多少钱?怎么付钱。这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可以采用多种付钱的方案。在实际的解题中,他们可以自主发挥,并且提出自己的方案,这样有利于提升课堂互动的效果[2]。
三、抓住机会开展师生互动
对于教师来说,需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这样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切实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在讲解中,一些学生会产生奇思妙想,并且想到教师没有讲到或者没有涉及到的问题。对于这些思维的火花,教师需要善于进行捕捉,进而活跃课堂。第一,巧用学生的话语。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担任主持人以及组织者的角色,需要把握课堂中的重要话语,进而激发学生的互动和交流,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3]。在数学课堂中,学生在表达能力有限,所以往往难以有效表达,教师需要通过引导让学生正确表述。第二,合理利用学生的错误。每个学生和教师都会出现错误,教师需要把这些错误当作重要的教育资源,这样才能发挥错误的有效作用。一些错误在课堂中总是稍纵即逝的,教师需要善于捕捉这些内容,进而设置易错题纠正环节。第三,有效利用学生的问题。在当前的建构主义中,认为学生和目标知识存在距离的时候,就会以问题的形式体现出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探究和提问,而后实施支架式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缩短或者消除这个距离,让学生提升探究和质疑的品质[4]。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相互切磋和讨论,教师需要为他们的互动提供必要的平台。第一,构建合作探究的氛围。教师需要鼓励学生之间加强交流,并且通过小组竞赛以及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第二,培养学生倾听的良好习惯。
结论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当前数学课堂中的互动策略。当前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教师开始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互动教学以及深度探究来掌握重要知识。在教学中,还需要持续拓展,进而提升互动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阎晓林.小学数学课堂生生互动状态的调整与优化[J].基础教育研究. 2015(20)
[2]李建贺.小学数学课堂互动的重要性[J].吉林教育. 2015(30)
[3]孟凡玉,陈佑清.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质量的观察与评价——基于“课堂师生互动评估系统(CLASS)”的实证研究[J].基础教育.2015(05)
[4]张熊飞.对教师“主导作用”的再批判——再论教师的引导作用[J].中国教育学刊.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