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讨
2018-06-07郭振
郭振
【摘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小学数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了学生运用多元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已经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有了这个能力,既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文概述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方法多样化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决问题 多样化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61-02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要求学生要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师要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更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渐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在主动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创新的火花,从而实现解决问题的多样化。
一、小學数学解决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必要性
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感受到发散思维的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通过长期训练,建立正确的数学思维,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好的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不同的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思路。这样的思想和方法是没有对错的。教师应正确理解这些客观差异,对学生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方式,通过回答问题,在学生间进行独立的辩论来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这种比较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找出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而不是去判断学生自身的智力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加强教学指导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数学老师一味地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自己的所思所想开展授课活动。学生只能被迫接受相关的数学知识,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改革后,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数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多元化能力。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数学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引导作用。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好的数学教学不是交给学生问题的最终答案,而是帮助他们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数学教学是一个指导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和学习情况,根据学习需要有效开展数学课堂教学。
三、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载体,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运用多元化方法解决问题,就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创造问题情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有趣的场景,将他们沉浸到思维问题的状态中,以深入理解和进一步运用知识,只要学生有了这样一种积极思维的意识,就会找到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1]。例如,在讲解小学数学《倍数与因数》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倍数,可以创造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小强有4本书,小李有5本书,现如今老师手上有21本书,那么教师如何对这些书进行分配,从而使小强手上的书是小李的两倍呢?”当然,你也可以用班级的学生来代替题目中的名字。这样就能调动学生深入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去解决问题。
四、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为学生思考和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数学知识虽说无聊,但也有很强的抽象性,而小学生的思维还是形象思维,往往很难理解数学公式和数学概念等知识,所以很多学生总是对数学学习不感兴趣。数学教师应该意识到这一点,联系教学实际,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资源,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了解生活与数学间的关系,从而重视数学学习[2]。例如,笔者曾经结合实际内容给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我们班一共有34个同学,加上老师35个人,现在老师要组织你们去公园玩,但是面临着租车问题,已知面包车可以坐6个人,小轿车可以坐4个人,我们应该怎样租车,才能带上所有的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问题,答案有很多种。这种既联系生活实际又具有开放性的题目,对学生思维的培养非常有利,有助于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高效实施。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教师不仅要重视人才的培养,还要重视提高人才的素质。小学生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数学教师通过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一点,加强数学解题多元化的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接班人,成为国家的强大支柱。
参考文献:
[1]张龙.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34-35.
[2]史亚军.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J].求知导刊,2015(0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