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协同创新研究

2018-06-07姜赫王力年

神州·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民族团结民族习近平

姜赫 王力年

摘要:自党的十八大开始,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已成为中央政府高度关注的重点。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党和国家政府,深入探究世界民族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评判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问题,多举措并行,全面开启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的篇章,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理论与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键词:民族团结进步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

一、举旗定向,统筹谋划,开启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的篇章

(1)民族事务理念应做到正本清源、拨乱为治。2014年9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奠定了民族团结进步举旗定向的基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一些模糊、错误的观点进行了批判,坚定地重申了新中国成立65年来,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为基础的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并用“八个坚持”高度、科学地概括了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这一概括内涵丰富、自成体系,包含了指导思想、政治路线、民族关系、制度安排、精神纽带、工作主题等诸多内容。

(2)合理把握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和方向。首先,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是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尽管在这一过程中有各种逆流、暗流、支流迷惑着民族关系发展的方向,但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总体趋势依旧是和谐发展的。其次,尽管某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局部有些问题,但这并不代表整个民族区域自治都有问题,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我们应当从全局看问题,看民族团结进步光明的一面,肯定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2]。

(3)统筹谋划,细致做好民族工作顶层设计,开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篇章。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以针对民族工作多次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我国民族工作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如此高规格、高频率部署民族问题,在我党历史上极为少见。2014年中央民族会议更是成功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奠定了基础和基调。这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针对一系列百姓关心的、亟待解决的理论与问题进行了阐述;全面阐述并合理评判了我国民族工作的阶段性特征;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下促进民族发展的重大措施;全面部署及统筹谋划了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顶层设计[3]。

二、筑造中国梦,凝聚各民族力量,强基固本,促使民族团结进步内生动力不断激发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即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自此,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的时代内涵应运而生,56个民族的团结梦、发展梦成了中国梦的直接体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数据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想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把各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要让各民族大团结的力量凝聚在一起4]。而要想各民族紧密团结在一起,则需要持续加快发展,把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和谐发展之路作为目标,才能真正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才能真正实现中国梦。筑造中国梦,凝聚各民族力量是一项浩大的工程,这个工程铸造了一个命运共同体,将会成为助推中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巨力,促使各民族和谐共生,共同发展。

强基固本,强化的是多民族国情,树立的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观念。只有深入了解了多民族国情,才能准确把握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及政策,才能做好民族工作。

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开辟民族团结进步新道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采取多举措并行的方法,积极开辟民族团结进步新道路,成功将顶层设计落实到底层实践。

1.解决好物质力量、精神力量,才能解决物质及精神问题。物质力量、精神力量是推动民族工作的基础,只有两种力量并举,才能真正解决物质层面及精神层面的问题,且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决定,缺一不可。在精神层面问题上,要通过精神力量来解决,把发展与思想教育做好,强化“五个认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5]。同时,应强化民族事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摒弃各种错误思想观念,清晰各种认识,才能将各民族人民的智慧与力量真正凝聚到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来。

2.剛柔并济,高度重视法律保障及争取民心。法律是保证民族团结的基础,只有各民族自觉按照法律行事,才能更有效牢固民族关系,保障民族团结。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部署、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相关规定为基础、以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体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雏形,但仍需在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上继续努力。争取民心是民族团结的根本。争取到人心,才能做好民族工作,搞好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只有长期的、战略的、基础性的来做民族工作,才能真正得人心。众人拾柴火焰高,说的就是团结的力量,而民族团结的力量来自于各民族,要想各民族团结,人心必不可少。

3.兼顾内容与形式,创新民族团结载体与方式。只有有形式做支撑,内容才能真正起到作用。载体和形式是民族团结的重点,信息化社会,我们要想搞好民族团结,就应在全社会范围内掀起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并确保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做到人文化、大众化与实体化。其中,人文化即以人为本,人是一切的中心,我们的宣传教育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紧抓人心、温暖人心。大众化就是指在新世纪,充分运用一切新媒体、新技术,通过不同载体以群众热爱的方式来宣传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实体化,就是不拘小节,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包括平台、人物、环境等等,来宣传民族团结,只有这样才能让全社会的各个角落都能够了解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才能够真正实现民族团结,为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推动力。

参考文献:

[1]马和平.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团结理论的发展及实践[J].贵州民族研究,2015(8):5-8.

[2]李若青.创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思路[J].今日民族,2017(1):4-7.

[3]李红云;金炳镐.中国特色民族理论核心与民族团结进步[J].贵州民族研究,2016(12):1-5.

[4]乌小花.习近平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思想的多维度与新内涵[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28-35.

[5]关凯.民族团结进步:仪式象征与生活经验[J].中国民族,2014(9):8-9.

猜你喜欢

民族团结民族习近平
童心绘团结 各族一家亲
MINORITY REPORT
习近平的外交足迹
民族团结的内蒙古样板
传承 民族 文化
标题党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