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建设
2018-06-07杨江
杨江
【摘要】信息化教育资源是指用于教育信息化的各种资源,如学科教案、电子教材、各类素材、试题、百科知识、教研论文、教育新闻信息及各类教育统计数据等。本文以教育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为切入点,客观分析了合理利用信息化教育資源的影响,并结合实践及当下发展形势提出了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建设思路,以资参考。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 教育信息化 教育资源 建设思路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30-02
一、教育信息化在实践中的应用问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和深入推进,中小学教育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和速度进入新的发展时期。虽然现阶段的教育信息化已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广泛意义上的认可,但仍然有部分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对教育信息化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认为教育信息化只能归属于一种独立的、在教育教学之外的技术建设与投资行为,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并无半点实质性的联系。而之所以存在这一认知,很大程度与教育信息化在国内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相关。具体地说,因中小学在推广教育信息化的初期阶段不可避免地需要增设相关软硬件设备设施,由此使得教育管理者和教师片面地认为教育信息化就是教具、教材、课件的信息化,并没有立足于全局视野,站在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的高度来将学科教学与信息资源、信息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建设。
二、合理利用信息化教育资源的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传达现代先进教育理念。在过去,教育教学往往是以教师为课堂主导,围绕固定的教材展开知识讲授,对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主体作用甚少关注。而信息化教育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的基本模式和形式,合理利用信息化资源,不仅能够更完整地传达和体现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保障教育教学的高效性,还能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训练和发展学生其他能力,例如跨学科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等,进而促使教育教学拥有和展现更多层次、多方面的功能。
(二)有助于促进教育教学形式改革。当代教育改革的根本目标志在培养兼具创新能力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信息化资源的合理利用则能够将多种教学形式并存,糅合传统教育、个别化教育、远程教育的优势,突破传统单一式的教学形式,能够加强中小学生对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习得和掌握,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发展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使之更符合教育教学的趋势和发展要求。
三、中小学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建设思路
(一)促进信息化资源与教学融合,提高教师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应用水平。首先,中小学校要重视对教育资源平台的利用,依托我区“三通两平台”建设的相关硬件和软件资源,按照学科分类、班级分类探索建立以信息化教育资源为基础的教学新方法、新模式。例如,可以积极开展以信息资源利用为主题的示范课讲授比赛,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和应用的主体作用,研究鼓励优质校本资源广泛共享的政策,形成更适合本校教学实际的个性化资源。其次,要结合具体现状和发展需求,适当增设教育信息化软硬件设施,提高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效率和效益,促使教师学会并掌握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技术改善教学方法和优化教学内容。例如,可依托信息化教育资源,定期开展“微课程设计”、翻转课堂设计”、“智慧课堂”、“远程互动教学”、“云教室”等教学活动,鼓励全体教师积极选用信息技术进行课题研究;或是与邻校开展技术合作,相互观摩、研讨,开展教学研讨座谈会议等,以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信息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确保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最大化。
(二)促进信息化资源与学习融合,指导学生掌握对信息资源与技术的合理应用。这就要求中小学各学科教师在授课实践中,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全面认识“教”与“学”在不同层面的异同,改变以往课堂教学“单一式”、“灌输式”,促使“以教师为主导”转化到“以生为本”。其次,通过教育信息化应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即,积极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教育资源拓展课堂教学容量,加大对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结语
实践证明,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不仅使得教育资源突破了现实边界的束缚,还有效促进了资源的大融合、大共享,推动了传统教育教学方式、理念的更新发展。因此,中小学教育教学应加大对这一新形势、新发展的重视和应用,不断探索与实践,为实现中小学生素质能力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参考文献:
[1]李振兰.新课标下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思考[J]. 教育, 2016(11):00186-00186.
[2]赵梦游.论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5(4):24-26.
[3]陈光军.新课标下中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新思考[J]. 软件导刊:教育技术, 2015, 14(1):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