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生活这么“伤”
2018-06-07李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21-02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数学生活化”这一提法大行其道。诚然,伴随着“数学生活化”,我们的数学课堂较之过去温馨多了、人文多了、学生也感兴趣多了,教师亦对此趋之若鹜。在经历了一段由不适应到习惯,由习惯到自然的痛苦经历后;慢慢的,这股生活化之风愈演愈烈,愈烈愈演,好像數学课如果不联系生活,也就没有了新课程的味道。于是乎,铺天盖地的生活情景席卷而来。老师们在对每一节课的设计上(尤其是公开课)总是要想方设法地让其与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试图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去学习数学,甚至是企图在生活中找到数学知识的原型。然而,就在热闹正上演的时候,这股生活化之风也刮出了难堪、刮出了尴尬:
尴尬一:笔者曾经听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一课,在结课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三个词语在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可能的大小的区别时,让学生分别用这三个词说一句话。结果在组织学生反馈时,有的学生竟然说出“我一定比弟弟大”、“明天不可能是星期天”等等让人啼笑皆非的话来,而任课教师对此却不作评价,置若罔闻。
尴尬二:笔者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一课时, 引导学生在认识了“间隔排列”的“两端相同”特点后, 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本节课的知识“原型”,学生找到了教室中“窗帘”与“隔墙”、房顶的“顶墙”与“框架隔断”诸如此类的间隔排列, 教师兴奋的在课堂上对学生的发现大加褒奖。
其实,类似这样的尴尬,在我们的课堂中经常出现。课后细细思考,才发觉,其实这些尴尬都是教师“自找”的,“一定、可能和不可能”这三个词是对一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作为数学语言,这三个词是用来描述不确定现象的,让学生用其说一句话,学生极易与其语文本意混为一谈,再者,学生在联系生活说话时内容可能会“天马行空”,无所不说;“找规律”课中学生所找到的“间隔排列”并不完全符合课中所研究的规律。原因有二:一是,学生所找到的间隔排列并非是“一一间隔”排列的,只是其中某段是按照间隔排列而已;二是,即便是按照“一一间隔”排列,仔细观察后,发现最后并非是“两端相同”。这样的生活实例显然有点牵强附会,长期这样的教学是否会使简约而又严谨的数学知识变得庸俗化?一味的追求数学知识的生活化是否会使我们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上,而忽略了数学知识的本质内涵呢?课堂中,当我们面对类似的生活素材时,我们究竟该何去何从,我以为:
1.面对生活素材,需要教师“发现”的眼光
这一点可以学习黄爱华老师在《平移和旋转》一课中所引用的游戏“俄罗斯方块”以及张齐华老师在《认识分数》一课时所引用的 “多美滋1+1”奶粉广告时众人拍案叫绝,惊叹他们独到的“数学眼光”,发现了藏匿于游戏和广告中的教学资源。突然顿悟,原来生活中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选择生活素材既要关注现实性,又要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原型;既要体现适度的开放性,又不宜过分繁杂;既要关注趣味性,还应减少生活经验对数学思考的干扰和影响。
2.面对生活素材,需要师生“思辨”的眼光
“生活问题数学化”是基于“生活”之上,但只有将它与“数学”结合才能实现最终的价值归宿。但如何消除环境中的不相关因素,使学生能够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当前所学习的知识的体验和探索上?如何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合适地进行体验的空间?无疑,这些都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主动思辨、去伪存真。教师要时刻保持对于生活素材的高度警觉,谨防数学的“街头化”、“浅表化”,保证生活素材的“数学味”。
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必要的“生活味”,需要让孩子在生活场景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但生活并不能代表数学的全部,数学与生活还是有区别的,不能混为一谈。在倡导学习“生活中的数学”的今天,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区别。还是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张奠宙教授的一段话“数学教育,自然以‘数学内容为核心。数学课堂的优劣,自然应该以学生是否能学好‘数学为依归。也就是说教育手段必须为数学内容服务……”只有当二者发生有效的“化学反应”时才能实现生活与数学的高效结合,实现高效的课堂,让我们共同为之作出努力。
作者简介:
李涛(1980.7-),男,汉族,安徽省寿县人,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小学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