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成因与策略
2018-06-07谭海红
谭海红
【摘要】一直以来,很多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常常会产生厌学心理,对此,作为农村小学英语老师,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对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成因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 厌学英语 成因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17-02
1.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成因
1.1当前农村小学制定的教学评比制度、教学评价标准存在缺陷和弊端
目前,农村小学英语教学尚不能完全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优劣进行评价时,农村小学主要将学习成绩分数高低作为主要依据,对老师教学能力大小进行衡量,因而造成农村小学老师对小学生升学率过于片面追求,大大增大小学生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由于小学生要承受很多学习压力,便对部分小学生带来了不少心理伤害,使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形成、身心健康发展遭受严重影响。综上所述,农村小学生英语产生厌学心理,也就不奇怪了。
1.2农村小学英语老师过于急功近利
英语老师是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重要原因,因此英语老师是对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重要对策。农村小学英语老师虽然不能对现状进行有效改变,不过却能够对自己进行改变。对此,农村小学英语老师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改变,即:其一,由过去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变为对小学生学习能力、健全人格进行着重培养;其二,针对小学生厌学英语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使小学生对成功学习英语进行充分体验,将学习英语作为一种学习乐趣。
1.3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
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在很大程度上深受不合适的家庭教育方式的影响。我国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变得非常优秀,都希望能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因此父母们便对孩子的考试成绩进行高度重视,他们认为要想成为成功的家长,自己的孩子必须要变为学校所有学生中的佼佼者。另外,一些小学生因受家庭其他方面的影响,如无亲、单亲等,导致小学生的学习状况无人关心,或者一些家长看到孩子学习成绩很差,便对其进行放任自流。对于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家长,便要求孩子参加各种校外辅导班。小学生因为不能对家长的要求进行违背,便只能不情愿参加辅导班,即便这样,小学生也完全没有心思去学习,最终促使农村小学生产生厌学英语的心理。久而久之,农村小学生便逐渐对自己丧失信心,便破罐子破摔,放弃继续学习英语。
2.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解决策略
第一,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将素质教育作为重要中心,着重体现出以人為本,深入分析当前实行的教育性质制度,对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对小学英语课程进行改革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农村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对优秀学生进行鼓励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的差异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对于农村小学生英语成绩,我们不应对其进行过于片面追求,应将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提高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作为教学重点。将小学英语新课程目标的要求作为主要依据,以对农村小学英语进行有效评价。在进行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对小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进行高度重视。同时进行终结性评价。
第二,除了要对教育艺术、教育理论水平素养进行提高,在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农村小学英语老师还应给予家长指出正确的教育方法,另外,农村小学英语老师还应对学生给予尊重和关心,对学生的进步学会欣赏,同时要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不断反思,对自身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进行及时更新,有效指引农村小学生从英语厌学误区中走出来。
第三,提高农村小学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作为农村小学英语老师,应向孩子给予足够的爱心,以将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点燃起来,为小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的英语学习环境。在英语课堂中,老师应使小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农村小学英语老师应善于进行换位思考,能够从小学生的角度来对小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行探索,善于对小学生进行倾听。为避免对小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伤害,农村小学英语老师不应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进行指手画脚,在小学生学会英语、学会英语之间的关系进行处理时,老师应对其给予及时的帮助。
3.小结
综上所述,导致农村小学生厌学英语的原因是很多的。因此,农村小学英语老师应对英语进行深入研究,对小学生进行全面了解,对有效的农村小学生英语学习方法进行不断探索,这样才能有效预防农村小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厌学心理。
参考文献:
[1]陈莉.初谈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习惯[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6)
[2]马友霞.浅谈小学生英语学习良好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 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