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如何利用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培养英语听说能力
2018-06-07李凡
李凡
【摘要】本文从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点入手,通过分析和研究学生心理特点,简要介绍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旨在抓住学生非智力因素特点,提升英语听说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心理特点 英语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113-01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之中,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并为学生未来的英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在这一阶段英语听说教学之中,教师应充分掌握学生的心理特征,找到教学切入点,巧妙设计与学生性格特点相一致的教学环节,提高英语听说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心理特點
其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性思维能力较强,据权威调查,人类在3岁时,其形象思维发展情况与成年人相比,已具备其70%以上的思维能力,而抽象性思维能力尚不足30%,也就是说,在学生低年级阶段,其形象性思维能力水平远超过抽象思维,因此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可利用这一特征开展英语听说教学[1]。其二,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和自控力水平较低。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持续注意力时间约为10分钟左右,超过10分钟,60%以上的学生都会出现溜号现象。
二、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途径
(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听力方面
首先,教师应采用有目的的听力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情境,不仅提升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听力水平得以发挥。其次,教师应秉持“听说结合”的教学理念,听与说是英语教学中两大重要的方向,听说能力培养可同时进行,教师可要求学生边听边说,为学生营造开放、民主、自由的学习环境,避免以往枯燥的听说训练,而为学生选择具有趣味性的训练课题,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听力习惯,小学阶段教学之中,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尤为重要,对学生未来的各学科学习均会造成影响。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听力练习时,可要求学生准备一本听力册,在每次听力训练后,将训练中的句式和词汇记录在听力册之中,以便于未来的复习和参考。例如,在“What…do you like?”句式听力教学之中,教师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创设游戏化教学情境,开展“击鼓传花”课堂游戏,教师为学生播放一段音乐,音乐开始时,由教师问第一个学生“What fruit do you like?”,学生回答后,向第二名学生问另一个问题,依旧沿用同样的句式,一旦音乐停止,没有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即为失败,可由其表演节目作为惩罚。在这一游戏活动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较强,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之中。通过此种听力学习模式,对学生思维能力及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具有极高的效果。
(二)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方面
口语能力需要通过训练才能不断完善,当前小学英语传统教学中口语训练环节相对缺失,学生没有机会开口讲英语,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鉴于这一现状,教师应充分运用课堂教学时间,为学生设计口语练习环节,进而提升学生口语水平。在实际教学之中,首先,教师应培养学生口语对话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往往存在心理上的障碍,不愿在众人面前开口。此时需要教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对话氛围,形成良好的课堂对话环境,帮助学生进一步消除心理上的恐惧,避免学生在对话中出现羞涩、紧张等情绪,教师可将积极心理学理论引入到教学之中,鼓励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多应用英语对话,从而使学生形成英语对话习惯,对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培养具有重要价值。其次,教师应丰富英语口语教学方式,可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营造语境,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喜好,为学生播放语法和词汇比较简单的英语动画片,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英语口语练习课堂之中,同时还能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从而发挥学生讲英语的主动性。最后,教师应为学生创造语言应用机会,鉴于学生年龄较小,教师可利用学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英语比赛,诸如讲故事比赛、唱歌比赛、单词认读比赛等等。通过上述形式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英语口语交流习惯,激励学生更多的在教学中使用英语进行对话。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研究学生心理特点是提升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在小学低年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充分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能够在民主、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之中练习,形成寓教于乐的教学氛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1]沈丽萍.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6(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