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幼儿绘本阅读之我见
2018-06-07张慎梅
张慎梅
【摘要】大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两年阅读习惯的培养,对阅读已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而绘本作为幼儿人生中的第一本书,它的生动趣味满足了大班幼儿好奇的天性,为幼儿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同时也是大班幼儿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窗口”,是幼儿寄托情感的精神之所。加之大班幼儿阅读特点,借助绘本,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提高对美的感受力。
【关键词】幼儿阅读 绘本 自主閱读 指南 正确认识 未来学习 指导阅读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109-02
大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大班幼儿经过两年的阅读培养,对阅读已产生了较为浓厚的兴趣,并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大班幼儿有极强的求知欲,经常会生成许多问题。但他们不知怎么寻找相关的阅读材料,通过解读并运用阅读信息来解决这些问题,找到答案。
而绘本是由图画文本和文字文本共同构成的一种图文并重的书籍形式,幼儿绘本是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展现幼儿视域中的审美世界并能与幼儿这个接受主体产生积极的、有意义的互动效应的一种读物。“绘本里有非常出色的文章,非常出色的图画。”(松居直),儿童文学家彭懿在他的新作《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指出,“绘本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合奏的。”加之大班幼儿阅读特点,借助绘本,幼儿可以释放自己的情感,满足心理发展的需要,提高对美的感受力。为孩子以后入小学打下良好的基础。下面我从以下三点说一下我自己的拙见: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中也是如此,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把阅读活动建立在他们感兴趣的基础上,这是指导阅读的关键。不论我们运用什么方式来增进孩子的阅读兴趣,我们都应该在阅读活动中贯彻“以幼儿为本”这一思想。努力让幼儿在阅读中享受快乐,在快乐中阅读。比如绘本大卫系列,大班幼儿很是喜欢,而且大卫上学去,也为将要入小学的大班幼儿提供一个了解小学生活的窗口。
二、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激发幼儿自由宽松的阅读兴趣。
(一)为幼儿提供了适宜、愉悦的阅读环境在阅读环境的创设中,我认为以“亲和、舒适、愉悦”为基本宗旨,一个具有亲和力、舒适感的阅读区域能让幼儿产生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我们班里的阅读角创设成一个“爱心小屋”,里面有小沙发,小靠垫和可爱的长毛绒玩具,幼儿可以抱着长毛绒玩具靠在沙发靠垫上舒服、自由地享受阅读的乐趣。
(二)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选择适宜的材料是幼儿阅读的基础,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阶段选择一些色彩鲜明、形象直观、深入浅出、富有教育意义的图书。比如,绘本《亲爱的小鱼》就是一个非常感人、温馨的故事。借着一只猫的自我独白,表达着爱与理解的深刻内涵。我在给幼儿讲述时把故事里的小猫和小鱼,假想为是妈妈和孩子,让幼儿通过回忆妈妈对自己的爱,从而体会到小猫对小鱼的爱,同时也理解了小鱼为什么愿意放弃自由,选择永远陪伴在小猫身边。大班幼儿在“我长大了”主题中,引入了该绘本,孩子们深刻体会父母的爱和自己要长大的渴望。而且要将绘本阅读渗透到一日活动的每个环节中。
三、教给幼儿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是伴随幼儿一生成长的活动。
(一)掌握一些正确的阅读技巧,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强化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幼儿阅读可以是读书也可以是听故事、看戏,甚至观察人的表情行为。比如《幸运的一天》我们大二班把这一绘本放在表演区,幼儿们积极表演,把小猪的狐狸的聪明和愚钝表演的栩栩如生。比如《我也可以飞》这一绘本,我们把它排成绘本剧搬到了舞台上,让每个幼儿参与进来,“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幼儿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二)亲子共读和分享阅读也是幼儿读绘本养成阅读习惯的好途径。
亲子阅读能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口语表达能力,拓展思维等。更重要的是,给父母创造与孩子沟通以及分享读书乐趣的机会。而分享阅读活动强调从共同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过程,真正体现家园的教育互动性和师生的教育互动性。
不读绘本的孩子不会怎么样,但读了绘本的孩子一定会不一样:他们的心灵会充盈起来,他们的眼睛里会多一些亮晶晶的东西,他们的脑子里会多几个问号,他们的脸上会多几丝笑容,他们的举手投足会多几分自信……更重要的是,多年以后,当他们回忆起和父母和老师一起读绘本的时刻,一丝愉悦会从心底升起,温暖他们的整个胸怀!
参考文献:
[1]朱家雄著.幼儿园课程[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周兢,余珍有.《幼儿园语言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