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018-06-07朱海珍施雷方
朱海珍 施雷方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意不须改,及有济也。”可见,培养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二次创作是非常必要的。作为老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自改习作的重要性,可从“以名人轶事为突破口”,“以讲评习作为激趣点”来入手;其次要教会学生最基本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可从语言关和主题关两个方面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二次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水平和语言运用水平。
【关键词】二次创作 自改 互改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95-01
何为“二次创作”?顾名思义,就是再一次地对原有的作品进行创作。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二次创作”最重要的莫过于对自己的习作或者同学习作的修改与创作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批改固教者之要务,然须进一步想,必使学生能自改其文,或文成而意不须改,及有济也。”不难看出,对于老师来说,批改学生的习作无可厚非,但如果能让学生自己学会修改,那对于学生自身语言水平的提高还是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懒惰是人之天性,因此一般情况,学生写好作文后以上交给老师为完成任务,根本没有二次创作的概念,相应地,作文的水平也就基本停留在初级的水平。而老师如果也以完成每学期的八次大作文为主要任务,那么长此以往,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很难有效提升。新课标也指出:“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可见学生自改作文之重要。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方法,培养自改习作或者互改习作的能力,比老师的孤军奋战更重要。因为只有学生全力参与,真正地去感受与品味语言的准确与否,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言品质。以笔者25年的教学实践来看,培养学生习作“二次创作”能力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一、明确“二次创作”的重要性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老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认识到自改作文的重要性,并在自改或互改作文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乐于修改。
(一)以名人轶事为突破口
自古以来,有多少文学大家在写作时,不惜为一篇文章,一个章节,甚至为一个词,一个字绞尽脑汁,终成千古文章的美谈不胜枚举。在与学生讲述的时候,我就列举了其中的几位大家的轶事,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从而让学生明白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如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其中的辛苦自然常人无法体会,但最终成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首。假如他只用一年时间,写好就出版,就不可能“字字看来皆是血”,就不可能会有如此之文学成就,就不可能让毛泽东主席如此称道:“中国地大特博,还有一部红楼梦。”再如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为了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精妙,一开始用的是“到”,但觉得缺乏诗意,后又改为“过”字,后来细想又觉得不妥。再反复斟酌,又改为“入”字,“满”字,总共改了十多次,依然不满意。直到他走出船舱,眺望江南,春风拂过,青草摇摆,麦浪起伏。看到如此生机勃勃的画面,一个“绿”字跳进了他的脑海,于是最终改为“春风又绿江南岸”。这些千古佳话,无疑会让孩子体会到修改习作的重要性,而且我还会让孩子去修改课文中,或者试卷上的一些错误,学生会为自己不输于专家学者而感到自豪,自然也就会有一种愿望去修改自己或他人的习作,明白“玉不琢不成器,文不改不达意”的道理。
(二)以讲评习作为激趣点
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我们要千万谨慎地防止儿童的脑力劳动得不到任何结果的现象,一个孩子,只要在两三个月里看不到自己脑力劳动的成果,他的学习愿望就会消失,因为实际上劳动本身也不存在了。儿童学习愿望的源泉,就在于进行紧张的智力活动和体验到取得胜利的快乐。”孩子们期望得到赏识,但如果老师在他们修改习作后,不闻不问,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修改习作的积极性也就大打折扣,而如果老师能时时抓住契机,对修改认真的孩子进行大力表扬,对进步大的孩子进行鼓励,对修改后的优秀习作进行点评,那么学生就会在比较中体会到进步的乐趣,而且对于普通的学生也会起到很好的引领。
笔者的经验是,讲评习作宜早不宜迟。比如今天写了一篇习作,当天就进行自改或者互改,然后对修改认真的习作原稿进行拍照留念,让孩子体会到老师将他的作文当作作品来收藏的喜悦与快乐。对于特别出色的习作,当然是进行细致地点评,让孩子们明白炼字炼句的重要性,极大地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积极性。而且,每次习作我会鼓励优秀的学生除了修改自己的习作外,也帮忙修改其他同学的习作,能改出其他同学习作中的毛病,让其他习作也能焕发出神采,那就表明你具备了老师的能力。因此,我班有一批优秀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修改作文的能力已经达到较高水平。这样一来,普通学生的习作水平也提高了,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我认为应该一直坚持下去。
二、教会“二次创作”的方法
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都很清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也正因为如此,教会学生习作修改的方法和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从四年级第一学期开始,我就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修改符号,比如錯别字,用“○”圈出来,然后在旁边加以改正;病句用“——”划出来,然后斟酌怎样才是正确的,通顺的;可有可无的词语或句子,就直接删除;生动的句段用波浪线划出来,表示欣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然后再提高要求,比如看上下段的过渡是否自然,前后句子有没有矛盾。另外,让学生站在读者的角度来评审自己的文章,看意思是否清楚了,内容是否具体了,重点是否突出了,主题是否明确了,再在此基础上加以修改。一般情况,我们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思关
一篇好的文章往往有好的构思,构思就像盖房子前设计的蓝图,是习作的关键,也可以这么说,构思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的成败。我认为,对于小学生习作来说,主要还是看文章结构是否合理,安排材料是否得当。学生在写作前,应该是有相应的构思,但有时候写着写着就会有所偏离,而导致文章没有主次,没有详略,从而使主题也就不鲜明了。
因此,老师在指导学生修改时,应该告诉学生对于各种各样的材料,不能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应该精心裁剪,重点部分洋洋洒洒,次要的则要惜字如金,甚至忽略不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主次分明,条理清楚的格局,也才能写出优秀的文章。学生心中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在修改时更加关注材料的安排,文章的详略。比如有学生在写《一件开心的事》时,选择的是他和表妹一起去玩,导致手机丢失,后来又找回手机的事。与主题密切相关的材料应该是丢失手机后的着急,怎样寻找手机,以及找回手机的快乐。但是作者却用了大篇幅写小表妹的可爱,玩耍的有趣,而真正的重点却只有三言两语。修改这样的一篇文章,那就不仅仅是把语句和错别字改一改,而应该大刀阔斧,对材料重新进行整合,与主题不是很密切的诸如写“表妹的可爱”,“玩耍的有趣”这两段话完全可以用一两句话带过,而“丢手机”“找手机”则应作为重点来详细描写。后来,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了大幅度地修改,结果就与前面的文章大相径庭,使读者刮目相看。因此,在修改习作的时候,首先要关注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材料安排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这样,学生习作的基本框架就没什么问题了。
(二)语言关
一篇好的文章,除了构思精妙,当然给人印象最深的应该还是语言本身。生动通顺连贯的语句,形象准确的用词,生动巧妙的修辞往往会让读者心生好感而有继续阅读的冲动。因此,我在指导修改的时候,让孩子们一定要重点关注语言,甚至一个标点符号也不放过。
比如在一次指导修改时,我摘抄了学生习作中的三个句子:“我吓得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和汞的碎片。还外带一点儿热水。我忽忙拿来扫把把地清理干净。”从刚才的这段话里,我们不难看出,这写的是小作者见温度计掉在地上后慌忙打扫的情景。因此,我提醒他们:“先读一读,句子是否通顺了,如果不通顺,怎么改?”学生在读了几遍后,发现了几处可以修改的地方。第一是“吓”和“惊慌失措”有重复的意思,因此改为:“我顿时惊慌失措”。第二是“汞”是不能用“碎片”这个词来说的,那么原句就应该改为“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和像小钢珠一样的汞”,但这样一来,读起来就不怎么通顺,于是再改成:“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看着像小钢珠一样的汞在地上滚来滚去,心里就像烧了火一样。”第三是“还外带一点儿热水”,这个短句可有可无,那就删除。第四处是“忽忙”应改成“匆忙”。这样就把原句改成了如下:“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看着像小钢珠一样的汞在地上滚来滚去,心里就像烧了火一样。我匆忙拿来扫把把地清理干净。”句子已经通顺了,但我还是启发孩子,最后一句是否可以写得更生动形象。有同学在读了几遍之后,提出把“地”改成“犯罪现场”会更形象。于是,原句就最终改成:“我顿时惊慌失措,看着满地的玻璃渣,看着像小钢珠一样的汞在地上滚来滚去,心里就像烧了火一样。我匆忙拿来扫把把‘犯罪现场清理干净。”
就是这样,引导学生一遍遍读,一遍遍修改,直到读到文从字顺为止。并且,我会告诉孩子们,修改作文没有捷径,只有不断地读,句子通了,语言美了,修改也就大功告成了。而正是在这样的修改中,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语言积累的重要性,在平时的阅读中也会更加重视对生动鲜活语言的捕捉,日久天长,自然他们的语言水平也就提高了。
(三)主题关
从三年级开始,学生对文章的篇章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教材中的八个单元的习作教学,他们也逐渐学会了写人、写事、写物、写景的作文。进入五六年级后,我会提醒孩子在写作文的时候,除了关注语言外,也可以多关注主题思想,使文章写得更有深度。比如在文章的结尾,写点令人回味,或者引人思考的句子,使主题得到升华,那么整篇文章也会焕发生命色彩。
例如寫“拔河”,有一学生将当时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但结尾是这样的:“今天的拔河真有趣,我很难忘。”我提醒他们从主题上来看,这位同学把“拔河”归结为“有趣”,当然也没有错,但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比如拔河比赛为什么能胜利?这次比赛给你留下的是什么?你有什么感受?这样去思考的话可能会使主题得到升华。学生稍加思索,修改成几个版本:
(1)今天的拔河比赛虽然结束了,但同学们咬紧牙关,奋力拼搏的样子却深深地刻在了我心里。
(2)今天的拔河比赛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
(3)什么时候再来一次这样的拔河比赛呢?其实,人生中的角逐与竞争不就是一次又一次的拔河比赛吗?
读着以上三个修改后的结尾,学生也明白了原来在结尾进行主题升华,真的可以让读者眼前一亮,这也促使他们在以后的作文中更加重视结尾的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难能可贵的。
25年的教育实践,让我深刻体会到培养学生养成自己修改习作,或者互改习作真的非常必要。他们在习作的二次创作中,提升了感受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这对他们的后续发展也是极为重要的。从我带过的已经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基本上不害怕写作,也不害怕修改,而是乐于写作,乐于修改。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孩子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我的责任,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也是我的责任,因此,看到他们的点滴进步都会让我欣慰不已。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培养孩子修改习作的能力与习惯,应该是一件常抓不懈的事情!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