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2018-06-07费玲
费玲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得到广大教育教学人员的关注,从语文学科来说,初中语文的学习基本是围绕阅读来进行的,因此如何通过语文阅读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也就成为了现阶段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所研究和探讨的重点课题。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阅读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90-02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方向
在新课改背景下,各学科都将目光投放在学科的核心素养上,而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生个体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也包括上述内容。由于语文学科从形式上来看主要是围绕阅读而进行的,而通过阅读需要达到的语文学科素养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实现语言构建及其运用,在语言材料的阅读过程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并形成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与此同时通过阅读内容的反思与感悟实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确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文字材料的阅读,实现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也是其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述观点来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发展方向应该朝着培养学生语言构建与运用能力、思维发散能力、情感态度确立以及传统文化传承的角度等方向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为达到上述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广大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才能充分利用语言阅读实现上述发展方向呢?笔者认为以下策略值得尝试:
(一)以阅读为基础,创造语言构建平台
语言构建与表达是初中生在语文课堂中重点培养的能力之一,在语文课本的阅读材料中,很多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方式,很多优美的语句都是值得学生去学习和模仿的,而在模仿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语言的创造与再加工,这就是一个语言构建的过程,再将这种语言的构建进行输出,并完成交际,也就实现了语言沟通和表达能力的锻炼。因此在对语文阅读材料进行讲解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思路,使阅读课的价值得到最大发挥。
(二)以阅读为基础,创造思维拓展平台
思维拓展能力也是学生在语文阅读课中需要获得的能力之一,在语文阅读课中,教师可以从文章主要内容入手、从文章故事结局入手,从文章人物性格入手,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使阅读材料的价值发挥出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拓展。而在语文阅读课上,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的途径主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完成,一是对记叙文记叙的故事进行改编或是续写;二是对文章涉及的观点和思想进行自我表达;三是对文章中涉及的人物进行性格的分析与论述,上述途径都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思维的拓展与深化。例如在学习杨绛《老王》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老王”这一人物进行形象分析与性格分析,例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故事的结局进行思考,或是对这一童话故事进行改编与再创作。
(三)以阅读为基础,创造三观明确平台
处于初中阶段学生正是其世界观、人生观与價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个阶段中,由于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最大的不同点就是语文阅读课更具有“人情味”,因此语文教师也就应该充分发挥这一“人情味”的优势,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创造出来的这一具有人情冷暖的世界,去感受和体会这一大千世界并不断修正自己的人生观。例如通过《塞翁失马》引导学生明确对待人生中的任何事物和现象,尤其是个人的得失都应该以一个平常心来对待,例如学习《木兰诗》引导学生体会到巾帼不让须眉,女子也能够承担起重任;例如通过《爱莲说》也要感受到做人就应该向正人君子一样不被世俗所玷污,保持自己的人格与气节。
(四)以阅读为基础,创造文化传承平台
进行文化的继承与发扬更应该是语文阅读课所承载的责任,更应该是广大初中生在语文阅读课中获得的知识与素养,而从部编统一教材来看,如《木兰诗》、《女娲造人》、《陋室铭》、《孟子》二章、《愚公移山》、《行路难》等都是对传统文化的阐述,其中既有古代神话故事,又有古人的劝诫与良言,更有流芳百世的诗歌,它们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因此在对这些阅读材料进行讲解与分析的时候,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深入了解、适当拓展,还要引导学生产生自主对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与思考的兴趣。
三、总结
语文阅读课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提升语文学科素养的载体,从语文学科自身的学习方向来看,广大教师利用语文阅读课既要引导学生形成语言构建运用能力、思维拓展能力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兴趣,相信在这样的品格与能力提升中,初中语文的发展将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罗丹丹.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两种方式[J].课外语文.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