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三课外经典阅读策略

2018-06-07范雨轩

课程教育研究 2018年14期
关键词:高三阅读策略

范雨轩

【摘要】本文基于高三课外经典阅读的意义,浅谈高三课外经典阅读开展的有效策略,学生不仅要转变自身的阅读理念,还应该使用策略性的阅读方针来开展,以此达到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高三 课外经典 阅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82-01

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终身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经典作品作为思想、文化的高度结晶,其对完善学生审美情趣、丰富学生精神层面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课外经典阅读教学的效益一直不高,特別是在临近高考的高三时期,课外经典阅读的课时安排、次数就更少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国教育部门力图重新定位教育的意义,试图改变人们为了考试而学习、为了分数而阅读的理念,希望通过正确的学习活动和观念来不断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强化我国新生代力量。

一、高三课外经典阅读的意义所在

事实上,经典文学作品作为社会公认的、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文学价值、精神价值的作品,其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它高度的精神层次与丰富的内涵,可以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通过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不仅有助于高三学生的人格发育和精神成人,还能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历史、社会和人生的认识,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还有助于学生提高自我的理解能力、丰富自身的语言积累和素材积累,为学生提供无穷的创作灵感。由于高三时期的学生立马要进行高考了,加强对其进行课外经典作品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其在紧张的学习氛围中放松自己,还能丰富学生自己的语文素养,更利于其在高考当中获取到高分。

二、高三课外经典阅读策略

(一)转变阅读理念

首先,学生应该认识到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是一种开放性的阅读。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学生接触到文学资源的途径越来越方便,阅读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但是,学生的阅读精力是有限的,在面对庞大的文学作品时,应该有针对性的选择文学作品,选择有利于自己成长、能够丰富自我知识的作品。因此,在进行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时,学生应该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基于自身的兴趣去探索与寻找知识的原来与规律,从而构建起认知结构,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现代网络与文化市场的不断发展,各种“快餐”作品充斥着市场,在此情况下,学生应该注意对文学作品的选择,尽量选择文化素养高、思想意识深渊、包含丰富文化底蕴的文学作品。其次,对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过程予以充分的把握。通过对作品的整体感知,捕捉到主体的形象、把握文本的情感基调,同时,运用批判思维对作品予以批判性的评价,以此创造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也就是,学生在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当中,应该由被动的接受者逐渐向主动的探索者转变,通过转变来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热情,并通过怀疑精神与批判性思维来正确的看待文学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开阔性思维以及创造精神。这样,学生才能成为一个不依附教师生存的独立学习个体。最后,也许很多学生会说,高三作为高考的临界年,自己学习教材知识都来不及,根本就没有时间来开展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活动。事实上,这样的认知是错误的,阅读教材书籍是学习,阅读课外经典作品同样也是在丰富自我的知识,学习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分数,更是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丰富自身的知识层次。

(二)阅读策略

为了能有效提高阅读的效益,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可以通过比较性、延伸性和创造性的阅读来进行。比较性阅读,也就是学生通过对比两部以上的阅读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获取新的认识。这种比较可以是对作品人物形象的对比,也可以是对作品主题的对比,还可以对同一题材下不同作品的创作形式、中心思想等内容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学生能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找出自己的阅读“短板”,便于以后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阅读方针。延伸性阅读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基于高三教材知识来进行延伸,也可以基于课堂内容来进行延伸。比如,在《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这一课当中,提到了我国最早的中国志怪小说《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一系列的神话传说。在授课过程中,不少同学对教师提到的《山海经》怪物形象具有非常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完全可以开展延伸性阅读,在课后去图书馆借阅《山海经》进行阅读,这样,不仅与课堂知识联系在一起,也丰富的学生的知识库。或者也可以由教材所选的作品向其评论性的文章进行延伸,比如《山海经探秘》等。或者由教材所选作品向其同类的主体作品进行延伸,比如,与《山海经》同类的神话传说作品还有《五藏山经》、《海外经》、《海内经》等等。通过延伸性阅读,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阅读方向,保证学生的阅读质量,还可以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创造性阅读,主要指的是学生在阅读完毕之后,基于阅读作品开展的一系列的续写、加工、再创造活动,继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比如说,在讲授《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规律》中,一文提到了“志”并不是创作的意思,而是记录的意思。也就是说,《山海经》等一系列的志怪小说是同历史传记一样,是一个类别的。学生在课后可以通过记录自己曾经听过的志怪故事,从而锻炼自己的文笔,或者是通过“新解山海经”的命题方式来对《山海经》当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再加工,进而培养自我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论

总之,在高三开展课外经典文学作品阅读是非常有必要的,要知道,阅读不仅是丰富学生自我知识库最有效的方式,也是放松自己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不断提升自我的知识层面,也提高了自身的语文素养。因此,学生非常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而保障经典文学作品在学生心中的分量,又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进而实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管颖.课外经典阅读的策略[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17):65.

[2]钱敏.沐浴经典 浸润书香——课外阅读现状浅析与指导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28):252.

猜你喜欢

高三阅读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三后期如何做到有效复习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我把高三写成诗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