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实践

2018-06-07麻亦柏

神州·下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校管理创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面临着新的挑战,作为教育者需要深入探讨“互联网+”环境下思政教育的完善路径,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本文将从思政教育指导、教育主體、教育载体以及教育对象等不同层面进行分析,探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开展的有效途径,以此促进高校思政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

关键词:高校管理;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创新实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思维日臻成熟,并逐渐形成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2015年,国务院在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指出,教育领域要积极运用数字化资源优化教学模式,建立起教育信息平台,实现传统教育与网络资源的有机融合。在这样的理念倡导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也要体现出信息化特点,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不断在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指导思想一元化与思想多元化相结合

当前,在网络文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必须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也就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为主导,确定鲜明的教育指导方向。结合多元思想特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在网络中发掘更多有价值的教育素材,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互联网+”下崭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在教育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作为指导学生思想行动的根本,坚定不移的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武装学生头脑。倡导民族精神、注重时代价值感,培养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教育活动中,要紧扣时代脉搏,结合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内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结合中国梦的主旋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学生传递更多正能量,尤其需要树立相关典型,让学生在榜样的激励下不断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二、思政教育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强化专业队伍建设

在“互联网+”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更加复杂,所覆盖的范围也日趋广泛。这就需要高校思政教育队伍既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掌握相应的网络信息技术。在思政教育中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起到引领和指导作用。基于此,在思政工作队伍的培养中要注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拓展教育队伍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文化修养的同时,构建更完善、更多元的知识体系。在思政教育中要不断拓展思维,创新工作方法,对网络语言、网络舆论导向的把控有充分认识,能够运用新媒体进行工作,并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需要,有针对性、有计划性的开展各项教育活动。

三、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能够从网络中获得更多便利,而且网络已经成为学生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因势利导,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抢占网络阵地系统的开展教育工作,从而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培养学生的网络获得感,并且在全新的信息化教育管理模式下获得长足发展。高校要结合学生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建立起网络教育平台,增加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内容,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先进思想理念,在网络中开辟传播正能量的阵地。网络思政教育基地的建立首先要选择理论性突出,对大学生有良好启发作用的经典,通过网页设计和数字技术的应用,形成图文、声像为一体的数字化教材,在平台中推出思政教育竞赛,通过演讲、征文、视频等形式宣传先进思想理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

四、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道德自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目标,学生通过道德自律能够提高其思想觉悟和甄别能力,这也是“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得以优化的基础。学生道德自律的培养可以通过自律公约的制定实现,在宿舍网络管理中群策群力,从容达成管理共识,以自觉遵守、相互监督为原则,提高大学生自律能力。监督机制是实现他律的重要途径,首先要发挥党员学生的榜样和引领作用,注重日常教学中两课作用的发挥,制定规范的组织纪律,并将其落实到实践过程中,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严格批评并帮助其改正,如果触犯国家法律,则应追究法律责任。

五、疏导与堵截相结合,健全管理体制

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具有公开透明的开放性特点,同时也具有匿名的隐蔽性特点。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以单纯的“围、追、堵、截”方式进行,很难收到预期效果。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学生思想问题的解决为主要目的的,因此在问题分析中不能机械的批判或否定,而是需要追本溯源,找出问题根源所在。一方面,结合学校规范的制度对学生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则可以结合网络部署建立起网络信息控制中心,将不良信息隔离在校园外。通过健全的管理体制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为学生营造更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结语

网络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拓展出一条新途径。依托“互联网+”发展特点,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突出人性化、信息化、多元化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制定更科学的教育工作方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能效,进而构建起公开、透明、时效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强化师生互动沟通,通过网络开展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真正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合与互联网中,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效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丽.高校辅导员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的三个关键[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02)

[2]徐轶.“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挑战与对策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2017(07)

[3]孙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话语权建设的基本内涵与根本要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

作者简介:麻亦柏(1988.06.14)男民族:汉,籍贯:江苏徐州,单位:徐州医科大学。

猜你喜欢

高校管理创新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班组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
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意义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如何建构高校管理干部队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