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好之、乐之
2018-06-07杨淑香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48-02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提到的“知之、好之、樂之”是学习过程的三种不同境界,三者相互关联但处于一种学习递进状态。但其中的“乐之”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代表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十分必要与关键。从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发现,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明显提升,如何在充分响应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同时做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本次研究的核心。
1.尊重学生主体价值,建立情感纽带
小学生作为个体存在,已经具备基本的善恶观,拥有独特的人格魅力,个体差异相当明显。在教育现代化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主体价值,在尊重学生自尊的基础之上建立情感连接,发挥出情感纽带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效用,为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打下坚实基础。本次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以共同娱乐为手段。小学生的天性爱玩,对于一些新奇的事物很感兴趣,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基本特点与学生拉近距离,建立良性的情感连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完成后,课余时间教师可以参与到小学生的游戏当中,打破传统的师生关系,与学生进行有效互动,真正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并将教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新型师生关系得以建立,从而为“传道”打下基础。另一方面,了解关心促师生情感。教育的前期则是平等关系的构建,要求教育对象能够充分享有平等的教育环境。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核心,尊重个体差异的存在,并针对这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做到全面浇灌,让知识的养分可以被每一个小学生充分吸收。以了解和关系为手段建立情感纽带,让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语文学习之中[1]。
2.创设语文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情境创设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激趣效果,特别是现阶段多媒体设备以及信息技术等应用到教育领域中,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教学情境创设更加便捷。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带入到教学情境之中,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习兴趣。
3.优化语文教学内容,鼓励学生参与
小学语文教学还是需要以教材当中的内容为主,但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优化语文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让学生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真正展现出自身主体地位。一方面,情境摹读,感受语文之美。语文学科所展现的是语言的魅力,语文作品通常通过语言的优化、情境的刻画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效果,潜在情感较为丰富。通过引导学生去进行情境摹读,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课文中任务的语言、动作与神态,捕捉语文学习中的侧重点,揣摩人物情感,以此来达到真实的感受与体验。另一方面,情境摹读之后进入到表演体验阶段。如《狐假虎威》等课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同学进行角色扮演,从而完成整个课文内容的再现,这样的语文教学模式生动形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主观能动性,使得传统语文课堂生动起来,教学效果得以提升[2]。
4.拓展语文课外实践,感受语文魅力
对于语文学科而言,其中的内容多来自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其中的课本内容、教学故事都是生活的缩影。适当地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课外实践,有助于将课本当中的生活化内容应用到真实的生活环境之中。由此可见,教师可以拓展语文课外实践,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之所在,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之间紧密互动,在感受、认知、探索中不断成长。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更丰富,课堂活动更直观,教学效果更好。如春天的生机勃勃;夏日的荷花盛开;秋日的飞舞红叶;冬日的白雪皑皑,不同季节的课外实践能够展现出不同的魅力,师生之间的情感也会在这种不同的季节中逐渐升温,在感悟大自然美丽的同时,也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感知力,语文学习兴趣自然也会有所提升。但语文课外实践要注意组织性、纪律性以及安全性,确保能够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下开展课外实践,感受语文的魅力[3]。
参考文献:
[1]尹红.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 科技创新导报,2015,12(11):125+127.
[2]王兆红.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3(07):204.
[3]谷素彩.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意愿[J]. 学周刊,2011,(07):175.
作者简介:
杨淑香(1971.7-),女,汉族,山东日照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