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
2018-06-07冯俊霞
冯俊霞
【摘要】现阶段,随着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给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而且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进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例如:教学模式过于传统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实践,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点。本文首先阐述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其次探讨了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创新教学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47-02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由于受到傳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老师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拼命地做笔记、划重点,这样的授课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综合能力。现阶段,可以说所有的教学目的都是围绕学生的学习成绩展开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因此,对于现阶段的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
(二)互动方式缺乏实效性
当前,部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存在垄断性的互动现象,老师往往在乎的只有那些优秀的学生,从而忽略了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另外,还存在形式化互动的现象,失去了讨论的意义价值。这一系列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着语文教学水平、质量的提高。
(三)学生学习兴趣不浓
在新课标以及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过分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教学形式单一,无法引起学生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不积极,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去做一些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学习处于被动状态,甚至对学好语文课丧失了信心,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到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提升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策略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首先,我们应改变以往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际,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从而充分的激发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其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提高自身的语文学习能力。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当中,通过视频播放、图片展示等方式,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生对于语文课堂学习能够有一个更加全面的思考和分析,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二)注重课堂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我们应以生为本,加强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彼此之间的互动,通过设置相应的问题、或者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当中,不但能够活跃课堂学习氛围,而且还能够加深同学们对于文章内容的认识与理解。例如:我们在学习《猴王出世》这一篇文章的时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应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把握全文,并利用多媒体来播放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中猴王出世的片段让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充分的比较文章当中和影片当中对于猴王出世的描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学生反复的阅读文章内容,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此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同学们扮演其中精彩的部分,充分领略经典名著的魅力,在愉悦的课堂氛围当中提高语文能力。
(三)选用生活素材,激发学生乐趣
最后,我们在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应积极的将教学内容和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充分突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便于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能够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了解到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前,就应做好素材的搜集工作,充分的结合到课堂教学当中。例如:我们在学习《一个小村庄的故事》这一篇文章时,文章内容讲述了人们在一个美丽的村庄里乱砍滥伐树木,导致了土地裸露,环境被破坏,最终被洪水给淹没了。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文章内容结合到我们的现实生活,向同学们讲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让同学们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建议,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尹迎春,崔仙花.针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实践思考[J].中华少年,2015,24:36+38.
[2]向小燕.对新课程下小学语文创新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6,32: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