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对策
2018-06-07何维鹏
何维鹏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历史学科研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机遇。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培养也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从当前高中生社会责任及价值观培养的现状分析出发,阐述了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的必要性,并结合上文内容简要分析了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相关举措。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价值观 高中历史
【基金项目】课题项目: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研究,课题立项号:GS[2017]GHB149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4-0047-01
一、当前关于高中生社会责任及价值观培养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和提升,各个学校关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也有了一定的研究,而随之我国教育界对此类研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提高。从目前的研究現状来看,关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并在不断的进步,但是依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在对于培养学生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受众普遍定位在大学生群体,而忽略了高中生社会责任感以及价值观的培养。纵然当前也有小部分研究者在进行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研究,但是他们的重心却多偏向于培养的相关途径及方法上,而没有与高中生的历史学科相互联系,其重心的偏移,也使得研究仅仅停留于表面,无法达到深入研究的效果。因此,对于教师通过利用历史教学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研究还有待深入,缺乏两者的独立性和相互性。本文将从高中历史课堂为切入点,对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培养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的必要性
首先高中生的思想和价值观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社会事件有了一定的认识,这也是进行道德教育和素质教养的最佳时期。因此,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和责任感的激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道德教育的真正价值。再而,高中的历史学科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历史素材,在现往昔的英勇事迹和伟大精神。与其他科目相比,历史科目不仅具有更大的趣味性,还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情感发育,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道德榜样。历史学科的长久性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下形成社会责任感以及正确的价值指向。除此之外,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当代背景之下,历史教师的责任也更加艰巨,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了解我国文化发展,更重要的是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在高中历史课程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相关举措
(一)转变教学模式,强调人格培养
就目前的教育现状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而相反新课程体系下的教学模式,却颇有成就。其主要原因在于新课程体系的历史教学模式在一定的继承之下加以创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具有魅力。在课堂中,教师运用情景模拟法,观影法,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等去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历史,同时能够还原历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增强学生的求知心理。更加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探索以及对历史人物的分析,能够提高自己辩证唯物主义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运用技巧,从中强化学生的优秀人格。
(二)拓展教学内容,加强道德素养
要达到历史教育中加强学生道德素养的教学目标,就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延伸,善于结合课外知识来补充课程内容。比如在学习到英雄节日时,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相关的节日活动或者是班级举行相关的座谈会与演出。通过历史伟人的光辉事迹来熏陶学生,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当为学生补充当今的社会热点,分析当前的政治格局,通过与历史的对比来教育学生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三)发挥学生主动,激发学生潜力
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让学生从课堂中真正的掌握知识。因而,历史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应当与时俱进,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总而言之,历史学科与社会责任与价值观培养的融合是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必然趋势。这也要求历史教师的自我素养需要不断的提升,通过课本将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学生学习中,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真正发挥历史学科的内在价值。
参考文献:
[1]邓雷明.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策略研究[J].《文理导航》,2014(3):57.
[2]谭广兵.高中历史课堂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价值观的对策[M].《新课程导学》,201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