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励理论的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分析
2018-06-07郭政
郭政
【摘要】激励理论是管理者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满足被管理者的需求,发挥潜能,调动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管理理论。如何灵活运用行为激励理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行为动力,培养学生的行为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潜能,以此提高对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的有效性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关键词】激励理论 大学生 日常行为管理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3-0034-02
1.在激励理论下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的意义
1.1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创造力
国内外研究表明,在激励理论下的贯彻中,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明显提高。与没有受到激励和批评的学生相比,受激励的员工具有更多的正能量,生活和工作行为更规范,并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断开拓思路,主动学习,创造成就。因此,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激励理论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和工作质量。
1.2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要加强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也是当今社会对现代人才的要求。通过激励行为对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的有效应用,既规范了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促进了他们积极的态度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在激励理论下对大学生进行日常行为管理策略
2.1环境激励措施,校园的“光盘”行动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环境。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道德环境,教师可以使学生感受到道德的内在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不断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2013年初,有网友发起的不剩饭菜、晒吃光后餐具的“光盘行动”,引起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强烈响应。新学期开始的时候,在学校德育办公室和学生会的共同推动下,我校启动了“今天不剩菜,从我做起”的主题,勤俭节约,抵制浪费,适量点餐,提倡餐桌文明,从今天开始。现在一走进校园,到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旗帜,宣传彩页,每个餐桌上摆放着这样一个小小的提示语,这样,每个来到食堂就餐的师生都可以适量点餐,杜绝“舌尖上的浪费”。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浪费食物的现象明显减少。从这个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到,学校管理者充分利用全社会的大环境,利用与学校学生息息相关的小环境,不断强化“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珍惜粮食,从小事做起”,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校园道德环境,充分发挥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让学生提高道德意识,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2.2榜样激励,课堂中的“感动中国”
榜样激励是指教育者在日常管理中有意识地使用榜样,将良好的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传递给学生,以便教育和影响学生,激发学生向榜样学习的动机。教师是学校德育管理的主体。长期以来,道德教育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来简化和规范这一过程。它采用高压式的教育方法,以管代导,并不能从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和需求出发,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以吉林师大附中为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利用网络资源开展语文教学活動。老师要求学生仔细观看“感动中国”颁奖晚会,并记录下每个候选人的颁奖词。作为课堂讨论和写作的材料。在这种教学设计中,学生不仅学会了语文的相关知识,成功地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而且使学生受到品德的影响,逐渐接受正确的道德价值观,激发了学生的内在道德潜能,形成向这些榜样学习的动力,达到德育目标。
2.3诚信激励,无监考的诚信考试
近年来,高考作弊频繁发生,校园内出现作弊等不和谐的象征。为了预防高考作弊现象的发生,东北师大附中的无监考制度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从2005年开始,东北师范大学开始了没有监督制度的期中考试。初中一年级学生可自愿申请参加无监考考试。有的学生反映考试的顺序很好,甚至比教师监管的还好,学生们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没有违纪行为出现。学生的自我意识来源于对教师的信任,激发学生的诚信潜能,使他们感到被充分地受到信任,从而实现学生的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虽然这种非监控体系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却开辟了德育管理的新模式,即从考试的被动监督到非监督考试的积极诚信,信任和使学生自觉遵守考试纪律,自尊自强,诚实守信。通过这种新的考试形式,树立自我管理意识,必将对学生未来的成长产生巨大的影响。
结语:
大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工作复杂而长期。高校在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的同时,将教学、教育、服务与学生的日常管理工作重点、教学原则结合起来,不断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管理效率,为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冯书铭.论“以人为本”思想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中的渗透[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4):145-146.
[2]杨宁.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4):169.
[3]王千金.“以人为本”理念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应用[J].剑南文学,2012(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