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文体
2018-06-07石冲
石冲
摘 要 阅读鉴赏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主要阵地,也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的最重要的途径。在阅读教学中需要关注文体,按照不同文体的特点,制定对应的教學目标,选择适合本文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会阅读,进而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关键词 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文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必修课程“阅读鉴赏”部分,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设计更是从“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方面来设计。由此可见,文体意识的培养和运用,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虽然没有直接体裁对文体意识的培养,但处处涉及文体意识培样和运用的内容,可以说缺少文体意识和对文体意识的培养,就没有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然而,在语文课堂实际教学中,文章的文体并没有得到关注,很多阅读成为了无文体性质的阅读。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必须关注文章的文体,建立文体意识。
1关注文体,明确教学目标
阅读教学的文章有文学作品与非文学作品,就文学作品而言,小说、散文、诗歌与戏剧也各不同,文体不同那么教学目标就不同。同时文章的体裁反过来也能指导教师制定更切实的教学目标,当教师确立了文本意识就会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有意识的根据文体的特点制定出与文本相当的目标。诗歌则要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探究意象与情感,所以读者阅读诗歌应该以诵读鉴赏为目的。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因此在小说教学中应该关注情节、环境、人物,也可以朗读小说的精彩片段,品味语言,深入领悟作品内涵,体验人物的命运遭遇和内心世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为目的。根据文体确立学习目标,可使学生有章可循,尽快学会阅读知识和要领,也可使学生较为容易地摸清阅读鉴赏的规律和途径,尽快掌握阅读鉴赏的方法与技巧。从课文的形式出发确立教学目标,以避免教学目标设计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2关注文体,选择教学内容
要实现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就必须现准确把握文章的体裁属性。只有先了解其文体属性,才能正确领会和把握其特定内容,才能知道我们应该教什么,进而确定切合文章体裁属性的合宜的教学内容。例如有教师在讲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时设计这样一个拓展内容:谈谈你对社会上出现的流浪狗及虐待流浪狗现象现的看法。我觉得这样的做法不妥,没有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属于内容的偏失。《小狗包弟》是一篇叙事散文,通过叙述自己与小狗包弟之间的故事,目的是使读者认识“文化大革命”给人带来的巨大伤害,感悟作者巴金敢讲真话,严于解剖自己的精神。所以,在教学内容上应该是从“文化大革命”的危害或者巴金的人格魅力上进行拓展探究,让学生能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每一中文体都有它专属的特点,它以一种鲜活的方式存在,蕴含独特的价值体验。作家选择怎样的文体形式,不只是风格使然,有时也包含着表达内容本身的诉求。这也就要求教师不同的文体处理上选择出最合宜的教学内容。
3关注文体,改善教学方法
不同文体、不同类别的文章,在组织形式和表达方法上各有不同的特点,应根据课文的文体、类别设计不同的教学思路和环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获取不同的教学效果。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讲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为文,其思维的展开是有轨迹可循的,读者读文须循着文章思路,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真意。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不当常常会影响到教学目标的达成,而那些教学方法的不当的教学,又常常是文体意识不强导致的。比如在诗歌阅读中宜用朗读法;讲说明文宜用默读法、讲小说、戏剧用复述法、分角色朗读法,效果或许会好一点。教师强烈的文体意识会无形中指导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学达到一种理想的效果。若在教学中教师不尊重文体特征,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教学,不仅不能很好理解课文,更体会不到文学作品的美感,更是语文教师缺乏专业知识和语文基本素养的表现。
4关注文体,提高课外阅读能力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独立的阅读能力是指在诗歌中读到思想感情、在议论文中辨明观点,在说明文中获得新知。如果学生能够辨析一定量的实际文本,知道读什么和怎么读了,达到了叶圣陶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的阅读水平,那么,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形成了。语文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有充分关注文体,形成文体意识。文体意识使得学生感受到文体知识对形成语文综合素养的价值,从而唤起他们培养文体意识的自觉性,全面的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和水平。
全国青年名师罗才军指出“有文体意识的老师教语文就能大气,不拘泥于零敲碎打,有文体意识的老师教语言就能准确,在发现语文内容之后,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内容的确定就比较准确;有文体意识的语文老师教语文就教得轻松,提领一顿之后发现文章是这样编织起来的,于是自言自语就抓住核心,直指人心,有文体意识的语文老师教语文就能教得深刻,肯定不再浮于表面,而是抓住文本写法形式上最大的亮点和特点。”在阅读教学中关注文体,不仅能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也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参考文献
[1] 杨泉良.文体意识对阅读的影响[J].阅读与写作,2007(05).
[2] 靳贺良.新课程高中教师手册[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3] 贾龙弟.语文教学本体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4] 罗才军.语文问道[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