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长征精神
2018-06-07王慧娟
摘 要 长征的过程是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长征精神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的生命之花。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灌输与教化的本质,具有明确政治方向,规范个人行为,激发奋斗潜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温润滋养。走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长征路要特别注意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实事求是精神教育、集体主义观念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长征精神 价值 新长征路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社会治理迈向新境界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研究(TJKS15-003)。
作者简介:王慧娟,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5.204
“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红军长征途中爬过20多座常年冰封的雪山,度过了被称为是人间地狱的草地,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战胜了敌人大大小小600余次的围追堵截,摆脱了党内的左倾教条主义的路线,最终顺利到达陕北,实现了军事战略的大转移,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壮丽史诗。长征中党对全体红军将士和劳苦大众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凝练了长征精神,长征过程中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是新时代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财富。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长征精神的重要价值体现
“我们红军打仗,打的就是政治。” 长征的胜利,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胜利,是反对博古、李德错误军事路线胜利,是成功反击国民党反动派围追堵截的胜利,是在恶劣的地理条件和极度物质匮乏的情况下发展壮大的胜利。中国工农红军的思想政治工作,依据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受教育对象即广大农民和工人阶级的思想状况,起到了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维护党的统一,激发战斗力的重要作用。长征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对上和对下两个方面:对上使红军将士革命理想更加坚定,战斗意志无坚不摧,锻炼了大批的红军干部,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领导集体。对下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思想,教化和感染了劳苦大众,形成了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雄厚群众基础。
(一)引导红军全体官兵战胜艰难险阻,使坚信革命必胜的理想信念高度统一,形成了中国共产党成熟的领导集体
红军被迫长征,出发时决定是暂时的战略转移,计划在击退国民党的围剿后,还回到中央苏区,但是随着战争形势的变化和发展,红军被迫开展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长征开始时是没有目的地的,不少士兵抱怨每一天都在急行军,到底哪里是家,到底要走到哪里去,思想政治工作迫在眉睫。于是,结合实际情况,成立了“红星纵队”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由连党支部、列宁工作组、十人团等组成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工作不分时间地点、不拘泥与任何形式,随时随地进行。 面对连队中出现的悲观和消极情绪,甚至一度出现了逃兵和叛变的现象,红军灵活运用会议、发布文件、传唱歌曲、话剧、标语、谈心谈话等各种形式对士兵进行疏导。诸如《红星歌》、《十送红军》等这样的歌曲在红军中广为传唱,使红军全体将士精神振奋,思想统一。尤其是遵义会议后,军委机关报《红星》刊登了《突破敌人封锁线,争取反攻敌人的初步胜利》、《我们在反攻中的胜利》,号召广大红军战士艰苦奋战,不懈努力,团结一致,坚定必胜的信念。号召大家《为创造云贵川边新苏区而斗争》 ,有了明确的方向,坚定的理想信念,红军战士的消极情绪得到了极大的缓解,在面对战争挫折和物资严重匮乏的时刻能够坚持革命理想主义信念,是二万五千里长征走向胜利大会师的重要原因。
(二)感化了广大农民群众,宣传了共产党的革命理想,扩充了红军队伍,造就了中国共产党雄厚的群众基础
长征的胜利,是千万劳苦大众的胜利,是千万劳苦大众拥军、爱军的胜利,是在党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损害农民利益,为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谋解放的群众基础上取得的胜利。长征途中,行军所过之处,便是红色思想遍地开花之地。红军全体官兵认真细致的向群众讲解中国共产党的宗旨,革命的目的,并辅以实际行动中的打土豪、分浮财,给农民以实际的物质帮助。1935年初,红军攻占遵义后,不仅查抄了黔军师长柏章辉的巨宅,还将查抄所得一一分给当地的农民,在遵义的板桥镇,红军在为当地农民分浮财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挂上了桐油灯,用当地迎接客人的形式欢迎红军的到来。在行军途中,红军特别要求通过严格的纪律维护农民利益。1934年11月7日的《红星报》要求全体红军官兵向群众借东西要有借有还,借来的东西损坏了要赔偿,吃饭要先付钱。在农民家宿营结束要将借来的门板送还并且安装好,要把睡觉铺的干草整理好,要注意卫生,不能随地大小便。 1935年,红军北上经过松潘草地,粮食持续短缺,很多人三天都没有吃上一颗青稞了,红军总政治部依然要求“在发现有粮的地方和家屋,不论没收或购买,均应武装看管。”一支红军行军途中发现一片玉米地,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经过再三请示,连队允许可以煮一些玉米叶子,却不许掰玉米。玉米的主人藏族老阿妈发现后,把家里的玉米拿给红军吃,红军坚持付完三块银元后才暂时解决了饥饿问题。同时陆续提出公平买卖,对于不能遵守的要严惩,很快取得了农民的大力支持。长征途中,红军所到之处,便有当地群众热情的为红军准备饭食,主动为红军捐草捐粮,义务为红军做向导,照顾伤病员,更有大批群众将自己的儿子、丈夫送到红军队伍中去大批青壮年充实到红军队伍中来,迅速补充了战斗减员问题。
二、长征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长征精神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宣传和教化,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以促进精神成长、社会进步。长征精神是长征过程中共产党人坚持不懈的进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宣传的开始,是共产党人第一次勇敢的摆脱共产国际僵硬的教条主义指示,结合中国鲜活的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制的中国大地上插满红旗的开始。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远征,唤醒的是千千万万被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压迫的穷苦农民,号召他们直起腰板与给他们带来极端苦难的地主阶级、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做斗争,号召劳苦大众要翻身做主人。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农民、手工业者和受压迫的工人开始第一次从共产党的宣传中得知人生来平等,只要努力用手中的镰刀、锤子打破旧社会的藩篱,便可以建立人人平等的新社会。
为广泛宣传党的思想路线,共产党人率先垂范,所到之处,讲究买卖公平,无主的东西不能拿,打倒土豪后,除必要的给养外,全部分给当地民众,尽最大努力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赢得了群众的信任。红军不断地帮助当地民众建立区、乡苏维埃政权。尤其是在张国焘坚持南下,分裂中央后,红四方面军依然坚持进行共产党思想的宣传,并分别帮助黑水县和宝兴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为中国工农红军带领全体劳苦大众推翻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播下了革命的火种。红一方面军的小红军谢益先因为帮助红军带路,他的父母都被地主打死了,他没有屈服于万恶的地主,跑了十几天追上了队伍,成为了一名红军小战士。在经过松潘草地时,谢益先遇到了一对被国民党迫害的母子,为了帮助这对母子,他将自己的干粮全部让给了他们,自己却因为饥饿永远长眠在松潘草地。诸如此类用生命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感人事例在长征途中每天都在上演。
(二)长征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生动体现
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明确政治信仰,规范个人行为,激发奋斗潜力的功能,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是千千万万目不识丁的农民、小手工业者和失业工人到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蜕变结晶,是面对饥饿和寒冷,坚决不侵犯群众利益的铁的纪律观念的升华,是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动力源泉。
长征途中,為保证正确政治方向,共产党不断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红军将士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决追随党的领导。实践证明,正是这种正确的政治方向引导广大红军将士坚决的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面对国民党提供的小恩小惠乃至高官厚禄毫不动摇的选择永远站在红军队伍中,在面对王明、博古的错误军事指挥路线的时候能够实事求是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能够明确认识张国焘坚持南下,另立中央分裂党的阴谋而选择坚持北上,顺利到达陕北,实现了战略决策的大转移,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基础。在这些中国工农红军处于危亡的关头,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成为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支撑。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是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精神是党对广大红军将士进行纪律观念教育和行为规范引导的凝练。长征途中的红军纪律建设,除了著名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外,红二十五军还印刷了《红军须知》,其中有一章就是专门讲红军的纪律要求。中央红军还在《红星报》上发布了文章要求红军找火把不要破坏群众院子的栅栏,要把维护红军形象,遵守纪律提高到生活的最高位。红军行军途中,面临严重的物质短缺,依然要求要买卖公平,要注意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币的合理使用。在经过苗族地区时,因其房屋全部用木板制成,并且连接成片,一旦失火,损失巨大,于是就特别要求火把不能进屋。正是党对工农红军进行了严明的行为规范教育,才造就了纪律严明、行动有序的红军队伍。这些在长征中浴火重生的红军将士都成长为了赢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的有生力量。
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是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胜利。长征精神是党对红军将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以激发实现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而奋斗不止的理想信念的胜利。劳苦大众认识红军是从打土豪、分田地开始的,劳苦大众了解红军是从他们在墙上刻下“红军是为咱老百姓找饭吃的人”的标语开始,劳苦大众参加红军是从坚信红军必然解放劳苦大众,必然取得革命的胜利开始的。正是这种坚信共产主义事业必胜的理想信念引导红军翻过了氧气稀薄的20多座雪山,走过了满是泥沼的草地,克服了极端的物质短缺,战胜了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三)长征精神是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温润滋养
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通过理论宣传教化、树立先进模范典型、实践体会以及自我体会等方法展开。长征途中,红军巧妙运用各级会议、印发传单、报纸、传唱歌曲、排演话剧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传播共产主义思想。面对危险的战争形势和险恶的自然环境,国民党不断通过空投传单、传播“赤匪”已经被全部消灭消磨广大红军战士的战斗意志,企图通过瓦解军心、蛊惑民心来消灭红军。
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共产党带领红军的躲过了敌人600余次的围追堵截,用个人生命换取战争胜利的榜样模范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共产党带领红军战胜了缺粮少穿的物质困难,一个苹果在连队中传来让去依然吃不完的故事广为流传;在牺牲的最后一刻依然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红军烈士有千千万万。长征精神是广大红军将士以身作则,不畏牺牲的榜样示范作用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凝练,是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实事求是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凝练。长征精神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温润滋养。
三、 弘扬长征精神,走好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长征路
新时期,我国的经济条件与革命战争年代相比得到了快速发展,国民生产总值排在世界前列,但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长征路上依然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从国际上讲,诋毁和抨击共产主义的言论层出不穷,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和平崛起虎视眈眈;国内来讲,面对飞速发展的经济、虚拟的网络环境,理想信念淡化、爱国主义意识不强,集体主义意识模糊,缺乏艰苦奋斗精神,在困难和挫折面前退缩或让步等等现象都是摆着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长征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都是要跨过的一座座雪山和草地。
(一)理想信念教育是长征精神的精髓,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导向的根本保证
理想是风,信念是帆,理想信念是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历经两个寒暑走上胜利大会师的根本保证,理想信念教育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长征中广大红军将士大无畏牺牲精神的动力源泉。新时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在共产主义理想的指导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指导实际行动,认真体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坚持真学、真信,培育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时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要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坚持以共产主义的理想为指导,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将个人的理想统一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来。
(二)集体主义观念教育是长征精神的灵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集体主义观念是社会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是能够在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做出正确取舍的奉献精神。中国工农红军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面对集体利益、党的利益,团队利益时,红军将士总能够坚决的舍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红军长征途中为了行军方便,将粮食分给每一个人携带,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也没有一个人吃掉属于集体的粮食。广大红军将士坚定的把党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是置生死与度外的大无畏精神的体现。“合抱之木,起于垒土”进行集体主义精神培育是对团结互助品质的传承,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接班人的基本要求。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将集体主义作为重要内容,教育广大人民群众从要顾全大局,要做到公私兼顾;要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在公私利益冲突的时候要勇敢的放弃个人利益,维护集体利益,要教育廣大人民群众明白有国才有家的道理。
(三)坚持实践观教育是长征精神的本质,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前提
1936年1月的遵义会议上,博古、李德坚决遵循共产国际的指示精神,北上与红二、六军团会合以便创立新的湘西苏维埃根据地。但是共产国际远在苏联,对中国大地上发生着的瞬息万变的战争形势毫不了解,面对错误的军事路线,毛泽东同志实事求是的分析了红军北上将会陷入国民党和地方军阀的重重包围之中,得到的会议的肯定。自此开始,共产党开始摆脱博古、王明的“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的指导,实事求是的开始依据中国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实事求是路线是长征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事实求是为基本前提,要将实事求是思想贯彻落实到个人工作、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政策要将实事求是思想与具体的县情、省情、国情相结合,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中来,一切到实际中去。
(四)艰苦奋斗意识教育是长征精神的基础,为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提供强大动力
长征精神是千千万万红军将士艰苦奋斗、矢志不渝、不畏牺牲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途中,面临极端的物质缺乏,天当被,地当床,野菜野果当干粮,每三天就会又一次大的激战,每前进300米就会有一名红军将士牺牲,每天还要急行军70公里以上,没有刚强的毅力支撑难以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战争环境下取得革命的胜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条件的极大丰富导致部分公民认为艰苦奋斗精神过时了,讲排场、比阔气、比吃穿、讲究享乐主义等等现象的出现,导致公民意志力的减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不懂得克服和坚持,选择软弱的退缩和放弃。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把艰苦奋斗精神提升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力量源泉的重要高度,在物质条件极大丰富的前提下,要认识到我们国家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现实情况,艰苦奋斗精神要做到常讲常新,要将艰苦奋斗着重于“艰苦”的物质条件,调整到着重于在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要向着更高的经济条件,更高的精神追求的层次上来,要明确我国处于发展中国家这样的现实情况,杜绝铺张浪费,杜绝奢靡之风,对公民进行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要提升到提高素质,锻炼意志,增长本领的高度上来。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树上的绚丽之花,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的革命理想信念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力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的宝贵财富。新时期,将长征精神融会贯通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任重而道远。
注释: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1991.149-150.
聂荣臻.聂荣臻回忆录.战士出版社.1983.204.
《总政治部关于连队组织工作的训令》.1935年4月6日.
《红星报》长征专号.1935年2月19日(10).
李飞.《红星报》伴随长征路.人民法院报.2006年9月17日.
习近平.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10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