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青岛劈柴院历史与建筑

2018-06-07王西子王涵乙

神州·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青岛

王西子 王涵乙

摘要:劈柴院位于青岛中山路,是最能体现青岛市老市区建筑风格和历史文化积淀的传统街区之一。它是市井民俗文化在青岛早期的形成体现,本文试图通过对劈柴院的历史研究和深入分析为城市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青岛;劈柴院;市井民俗

现代城市的快速化进程使城市个性与历史文化逐渐同质化,当前,国人保护意识逐渐觉醒,对历史街区和老建筑推翻重建的开发模式也逐步转为保护改造,但其改造的方式和过程中导致了建筑原真性丧失、传统文化流失等诸多问题。[1]劈柴院街区作为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山路一起见证了青岛百年来的沧桑巨变。[2]通过对其的研究不仅可以对青岛市的市井民俗文化进行深入的了解,而且为其保护与更新规划产生积极的意义。

1 劈柴院的历史

劈柴院修建于1902年,是被中山路、北京路、河北路、天津路围合的街坊,占地面积约1.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在中山路上它的门牌号是166号,大大的门洞,蜿蜒的小径一直延伸到院内。院内的路为江宁路。现在称之为江宁会馆。有资料记载,1897年德国占领胶州湾以前,这里还是一片以经营劈柴、竹竿、杂项为主的露台集市。那时的劈柴经营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业态系统:崂山地区的山民将砍拾的杂树枝木,捆扎成大木筏从海上运往青岛前海一代,然后卖给劈柴收购专营商。当时来这里拉木料劈柴的大马车、小推车、人拉肩挑、车水马龙、尘土飞扬十分热闹,久而久之,人们就将这里称之为“劈柴市”。

1900年德国殖民者征购了大鲍岛(注:劈柴院为大鲍岛之一部分)然后将土地化块公开拍卖,买下这些土地的中国商人依照德国人的规划建造了具有商住两用功能的房屋,逐渐形成以华商为主的大鲍岛华人区。[3]德国租借胶澳初期,城市建设的砖瓦烧制和人们生活燃料都以木柴为主。后来,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德国将山东煤矿开采的煤炭开始源源不断地运到租借地,煤炭成为人们生活的主要燃料,劈柴市的劈柴也就消失了,而劈柴院的名字却流传下来。劈柴院的名字之所以没有随着劈柴的消失而失传,恐怕得益于其适时地转化商业功能,虽然兴市的劈柴匿迹,而水果、小食品、杂货等摊位则保留下来,并逐渐兴旺,以至于成为青岛知名度最高的市井交易及消费市场。[4]1924年民国十三年,《中国青岛报附张》的《江宁路游乐场》一文中有如下解释:江宁路,原系本商埠初建之时烧砖瓦备柴草处,后渐为乡民以及闯青岛港者之栖身处。原先多为板房寮屋,光复之后主政之官员为民生计,着手改良此处建筑。现今除少数板房以外多已改建为砖房。

1946年《民言报》曾经这样描述:劈柴院最初也仅仅是个空旷的大院,早晨有果子市,午后便是平民游乐场——唱大鼓的、说书的,颇为热闹。后来,渐渐有了各样的买卖,房子也陆续建造起来。随着市场兴荣,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临时的商用劈柴屋或破板屋,老青岛人所熟知的这些“劈柴屋”,大多是一些随意搭建的,低矮潮湿。在刘筠的诗集《青岛百吟》中这样记载:“劈柴院近中山路,最繁闹之区。院内皆劈柴架屋,故名。贵人不屑一顾,然房租轻而价廉,穷措大得往来其中焉。”

2009年劈柴院的改造工程终于打破了这条老街的沉寂,青岛人贮存于此的记忆与情感也被瞬间激活。现在的劈柴院是按照原有业态修复的,修复改造后的劈柴院基本上保留了老劈柴院的特色,院内建筑保留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二层楼的基本风貌,大体保留了老劈柴院的历史建筑格局。

2 劈柴院的建筑

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议决在胶澳设防,青岛自此建置。次年,政府调登州镇总兵章高元率部进驻胶澳地区。1897年11月,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强占胶澳地区,并于1898年3月6日強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自此,胶澳地区沦为德国殖民地,德国开始了对青岛16年的殖民统治。德国的殖民统治对青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自占领青岛后,德国人将青岛城市功能规划为军事基地、港口和商贸中心城市,并于1900年编制了《青岛城市规划》,将青岛划分出华人区和欧人区。华人区主要包括大鲍岛区、台东区和台西区三大部分,其中大鲍岛区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当时,诸如工人、农民、渔民、小商贩等青岛底层市民大部分都集中在大鲍岛区。由于受德国殖民者的城市规划及商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此时的商业区发展迅速,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也有了新的变化,里院建筑就在这个时期应运而生,成为了当时一种独具青岛特色的民居形式。

里院建筑作为一种建筑形式,是一种中西结合的特殊的建筑形式。青岛德式建筑的样板:劈柴院,老市政府等众多建筑对里院建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非常巧妙地借鉴了西方的建筑风格,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和符号,形成了独特的青岛本土里院建筑形式。劈柴屋、破板屋变成了西式洋楼与四合院风格结合的产物—“里院”,这也是一定历史背景之下城市文化在民居上的反映。劈柴院的里院有20余个,这些里院的外部轮廓以街道走向决定,多为2层或3层,有“口”字形、“回”字形、“日”字形等。有的大院是由多个小院组成,还有多个院落形成套院的形式。劈柴院里院的一层窗台以下的墙基多采用青岛出产的花岗岩斧剁石砌成,窗台以上以黄色墙面为主,并装饰有精美多样的山花和线脚。屋顶采用红筒瓦铺成的坡屋顶,屋顶外檐会设置排雨槽,与粗瓷质排雨管相连接。屋顶局部建有山墙,并开有天窗,达到了很好的采光效果。街道与内庭院以门洞相接。楼上则多为十几个平方米的单间,用以居住,是当年典型的“商住两用房”。一般每个院落都设有一个水龙头和一个厕所[6],居民们大多在院落进行交流、娱乐、做饭等活动。

3 劈柴院的建筑历史价值

青岛劈柴院的建筑历史价值建筑是城市的鲜明印记。透过建筑,人们可以对一座城市的历史文明发展的轨迹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青岛的劈柴院的建筑历史建筑不仅展示了青岛发展的历史延续和文化特色,也是中西方文化交融最直接的重要历史见证,是青岛近代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全方位反映青岛近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的历史遗产。

青岛的劈柴院德式建筑虽然有其为殖民统治服务的目的,带有明显的殖民标示,但他们详尽记录了那段殖民历史。同时,建筑本身所传承的建筑文化,更展现了青岛人民在当时德国统治下的文化交融。这些建筑具有的鲜明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是独具魅力的,它打开了我们观察它产生的那个时代的窗口,可以帮助我们破译青岛近代建筑中西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有助于我们加深对19 世纪末20 世纪初欧洲建筑的复古思潮和新艺术运动的认知。

作为历史文化遗存,青岛劈柴院的建筑作为一个城市甚至民族历史文化的象征,建筑拥有多重价值和功能。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历史发展的孕育中形成的,并凝聚成为城市文化。青岛式建筑形式和风格,充分反映了德国与中国建筑风格的交融所带来当时的建筑流派所带来的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青岛这座城市同时诞生的大鲍岛街区,见证与记录了“青岛人”这个群体从产生到发展的全过程。而其中孕育的劈柴院文化在很长的时间里是青岛人对城市最直接的感受和记忆。作为青岛人集体记忆最核心的载体,认识了大鲍岛的建设与发展历程,不仅可以让我们回顾曾经历史建筑及其历史的城市环境,而且也有效推进了青岛城市经济的发展对于我们能够更好的理解今天的自我,也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更能使其成为青岛一项特色鲜明的旅游产品,成为青岛市的一张独具魅力的休闲文化城市名片。

参考文献:

[1]杨倩,循根·寻路——青岛大鲍岛里院建筑演变与发展研究,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12

[2]陶建华,基于空间句法的青岛中山路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4.12

[3]赵艳,劈柴院的那些事[J],走向世界2009(14)

[4]孙保锋,中山路:绝版经典[J],青岛画报2008(11)

[5]张海超,青岛劈柴院街区保护与更新后评价,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12

[6]孟梁,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青岛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3.6

猜你喜欢

青岛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明月申牌?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Electroacoustic Music Is a "Subversion" to the Form of Traditional Music
——An Idea From "Etudes Metro"—the Work of Pierre Schaeff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