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2018-06-07刘惟蓝

群众 2018年10期
关键词:开发区江苏全省

刘惟蓝

江苏高质量发展要走在全国前列,江苏的开发区必须率先走在前列,也有基础有条件率先走在前列。开发区是江苏综合实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创新探索和成功实践,开发区已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全省131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创造了全省1/2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公共预算收入,完成了全省4/5的进出口总额,吸纳了4/5的实际使用外资。开发区率先高质量发展,既是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内在要求,又可以为全省其他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实践示范、经验借鉴。

开发区具备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基础条件支撑。无论是从产业基础、功能优势还是从发展环境来看,江苏的开发区具备了支撑率先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

开发区是开放合作的引领区。截至2017年底,江苏开发区累计落户外商投资企业57126个,共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150家;入驻内资企业42万家,累计注册资本41亿元;建有一批省内南北共建园区、跨省共建园区和国际共建园区。

开发区是重点产业的集聚区。开发区集聚了大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而且大部分开发区企业的产业层次相对高于周边地区。2017年,全省开发区工业增加值34563亿元,占全省的77.4%;现代装备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增加值28842亿元,占全省的75.7%;服务业增加值14400亿元,占全省的33.3%。

开发区是创新发展的先导区。2016年,全省开发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已达9517家,占全省的80%;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7125亿元,高新技术孵化器、众创空间覆盖了区内23808家企业,还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试点园区。

开发区是功能完善的新城区。江苏的大部分开发区具备新型城市的功能,产城融合大大增强了开发区集聚要素的能力。

开发区面临的发展形势

走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持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过程。这些年来,江苏开发区的结构调整取得了新成效,转型升级迈出了新步伐。从开发区的数量上看,全省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中,拥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7家,国家级海关特殊监管区1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2家,省级开发区85家。江苏国家级开发区的数量位居全国第一。从开发区产出的经济总量上看,2017年,131家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47675亿元。

当前江苏的开发区正处在转型期,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一些新的发展形势。

开发区传统产业和一般制造业比重较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较少,核心技術和关键部件过多依靠进口,生产过程主要集中在一般加工组装环节,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目前,开发区企业关联度较低,产业链条短,区内企业数量上的简单汇合多,空间上的地理聚集多,不同开发区之间缺乏必要的分工,存在着低层次、低水平产业同构和产品重复现象。尤其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急于求成,一哄而上,一方面大量消耗了资源,另一方面造成了部分行业产能过剩。

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开发区的产出效率也有待提升。德国Adlershof科技园占地仅4.2平方公里,而入园企业达1000多家,入园科研机构16家,2016年园区产值超过18亿欧元,相当于1平方公里就产出约34亿元。德国路德维希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超过20亿美元,新加坡裕廊岛化工区每平方公里产出近15亿美元。而江苏列入开发区管理序列的131家省级以上开发区,据有关方面初步测算,每平方公里产出要低得多。

因此,提升江苏开发区发展的质量效益,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刻不容缓。

以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引领开发区发展

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能够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建立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将高质量发展质的规定量化为具体指标,一是有利于为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客观的标准和具体的参照系,使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从无形变为有形;二是有利于量化对开发区的考核,使对开发区的评价有章可循;三是有利于动态判断各地开发区的发展态势,及时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开发区的高质量发展,从本质上看,就是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围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立江苏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应重点突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评价指标。

产出效益指标。由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为提高开发区的产出效率,应着重考核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全员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等反映开发区投入产出效率的指标,推动开发区彻底摒弃GDP挂帅,摆脱规模依赖,把发展的立足点真正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结构优化指标。结构调整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推进开发区结构优化升级,应着重考核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占比、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水平、产能利用率等反映开发区结构效益的指标,推动开发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

科技创新指标。创新是引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为进一步增强开发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应着重考核全社会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企业研发机构和企业研发投入,科技公共服务平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科技成果转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等反映开发区科技进步的指标,加快推动开发区发展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创新驱动转变。

开放合作指标。开放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提升开发区的开放合作水平,应着重考核国际科技合作、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功能性机构,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自主品牌占出口产品的比重、服务贸易比重,省内南北共建园区、跨省共建园区产出效率等反映开发区开放合作水平的指标,促进开发区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培育竞争新优势。

绿色生态指标。绿色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为促进开发区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应着重考核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能源利用效率、碳排放总量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循环化改造和资源循环利用、环境安全监测监控等反映开发区绿色发展的指标,促进开发区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作者系江苏紫金传媒智库特聘研究员)

猜你喜欢

开发区江苏全省
数读江苏
直播带货 全省第一
数独江苏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开发区
数读江苏
江苏
挤压还是带动:开发区FDI外溢对无开发区城市经济的影响
全省齐心协力共打抗洪抢险救灾攻坚战
滨江:全省首推工位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