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是这样的人民日报
2018-06-07许陈静郑心仪
许陈静 郑心仪
2018年5月25日,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2017年4月,《环球人物》记者主持了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环视听”工作室的首场直播。访谈嘉宾走进中央厨房时。连声惊叹:“大开眼界!真不敢相信这是人民日报的办公环境,看起来像高科技企业啊!”
2015年开始试行、2017年正式运行的中央厨房工作机制,是人民日报媒体融合的重要举措之一。如今在人民日报的整体事业中,融合的浪潮早已浩浩荡荡,294个新媒体平台组成了融媒体矩阵,人民日报“报网端微”累计用户达到7.05亿,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始终发挥“排头兵”作用。
今年5月,《环球人物》记者先后采访了人民日报的3个团队:党报评论君、侠客岛和新媒体中心。他们的故事,打破了很多人对人民日报的“刻板印象”,让人们重新认识今日的中共中央机关报。
党报评论君:很潮很暖很理性
设想一下,你面前站着两个人:一个是四五十岁的中年大叔,穿着老干部装,眉头深锁,嘴角紧抿,抱着保温杯语重心长;一个是二三十岁的青年小伙,穿着T恤牛仔,眸中带光,脸上有笑,看到新鲜的话题就想找人聊一聊。
前者可能是提到人民日报评论员时你脑海里闪出的形象,后者则是你深夜刷出“睡前聊一会”时想到的模样。可他们是一个人:党报评论君。
2017年两会期间,微视频《两会侃侃谈》问世,人民日报评论员第一次“大规模露脸”,站在镜头前侃两会,或锋芒毕露,或幽默逗趣,或长裙飘飘。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的后台一片惊呼:“真的没想到,原来你们是这样的党报评论君!”
“当时这样的留言是最多的。因为在很多人的想象中。人民日报评论员应该是一群严肃的中老年人。结果没想到大家这么年轻。”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编辑室主编姜赞笑道。他是“80后”,而党报评论君的队伍里,还有6名“90后”。
《两会侃侃谈》每期只有3分钟,录起来却连3个小时都不止。由于资金、技术的限制,党报评论君选择了一镜到底的拍摄方式。这意味着一句台词磕巴、一次走位错误、一个眼神飘忽,都得从头再来。姜赟自己录的那期,需要一人分饰五角,创下了6个多小时的拍摄纪录。“辛苦是真辛苦,但大家都很积极、玩得很开心。”
积极,是党报评论君们从不缺乏的特质。在全国党报中,人民日报评论部第一个设立新媒体编辑室。“守成者没有前途,创新者才有未来。”这是当时的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反复对评论君们说的一句话。正是在她的大力推动下,党报评论挺进了新媒体的蓝海,党报评论君开始在全媒体领域发力。“评论君”这个名字,也是卢新宁最早采用的。如今,她已担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党报评论君也已经蜚声新媒体场域。
从2012年人民日报法人微博成立后,为“你好,明天”“微评”提供140字的小短评,到2014年建立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人民日报评论”,党报评论君进入新媒体场域的姿态始终积极。他们在新媒体平台上玩起了“穿越”,与亿万网友对话,让主流声音、主流价值传得更远。如今,人民日报很多重要的评论,如社论、评论员文章、任仲平等,定稿后都是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首发的,今年两会期间广受关注的社论《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就是如此。去年,十九大召开时,党报评论君一边看直播一边敲字,报告刚刚做完,微信公号上就推出解读评论《敲黑板!十九大报告的四个重要判断》,获得发酵式传播,单在人民日报客户端点击量就超1000万次。
2016年4月,“准90后”评论员何鼎鼎根据部门会议的讨论,整理出一份《评论音频化落地方案初步构想》,其中不乏“金旬”。比如,节目风格是“有趣有用要占其一”“破除对评论员的刻板印象”,节目宗旨是“确立评论君人格化形象”。
左图:2018年5月,人民日报评论部新媒体编辑室主编姜赞在人民日报编辑大楼接受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右图:党报评论君们在评论部办公室一角。他们朝气蓬勃,或锋芒毕露,或幽默逗趣,或长裙飘飘。(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不久,“睡前聊一会儿”(简称“睡聊”)栏目诞生了。晚上10点,公众号的粉丝们听到了评论君侃侃而谈的声音,“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大家好,我是党报评论君”,而话题千奇百怪——《你的深夜食堂,该有什么样的往事?》《粉丝“锁场”,能锁到三生三世、四海八荒吗》《90后忙着治脱发,青年焦虑如何疏解?》……咦,这不是朋友圈里最热闹的事吗?都市年轻人听见了自己的关切和痛点,听着听着,混乱的思绪被理顺,沸腾的情绪在降温——哦,原来我可以如此面对。
这个目光四射的党报评论君,有了自己的人格化形象。姜贊说。“评论君很潮,但绝不low”;何鼎鼎说,“‘睡聊可以说是个暖男”;当然,最重要的是,评论君的底色始终是理性。
不过,公众号上的170多万粉丝不知道,党报评论君还有很多逗趣时刻。比方说,最开始做音频,评论君们拿手机录,结果粉丝很奇怪:“你们怎么一会儿破音一会儿喷麦?”评论君们急中生智,拿一张餐巾纸,撕掉一层,盖在手机的收音口,避免喷麦。后来粉丝越来越多,评论君们合计:“我们虽然穷,也不能对不起迷弟迷妹吧?”咬牙跺脚买了一个专业话筒,完成了鸟枪换炮。
但评论君们始终没解决录音室的问题。负责录音的评论君要等同事们下了班,才能在办公室一角开始录音。责任编辑何鼎鼎会陪在一旁。“他们一定都觉得我是黄世仁,一点点瑕疵都要逼着他们重录。有一次有位评论君录起来一直有回声,我逼着他重录了6遍,最后嗓子都哑了。”
如今,“睡聊”已经有了300多篇,评论君正在考虑结集成书。
“哪一篇让你们印象最深?”
“这就太多了,每一篇都有很多回忆。”何鼎鼎的手指在目录上划过,最后停在了《B站上市,穿越次元壁的成人礼》,“这篇特别值得说一说。”
2018年3月29日,在B站(哔哩哔哩网)正式登陆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的次日,党报评论君聊了这个以二次元、弹幕著称的年轻社区应该如何成长为年轻人的精神家园。粉丝激动了:“妈呀,以为看错订阅号了。”“看见上市其实不震惊,居然在人民日报评论看见报道真的震惊了。”“感谢作者了解过B站后才写下了这篇文童,没有以往媒体一味地贬低或褒奖,而以客观公正并蕴含着期望的态度看待B站上市。”
这给了评论君很多思考。“原来我们的粉丝中,有很多也是B站的用户。‘人民日报评论和‘B站并不是格格不入的两个场域,它们是有公约数的。这个公约数还不小。”——而《寻求认识的“最大公约数”》早在2010年就见诸于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栏目。从报纸到公众号,评论君的初心不改。
“微信公号上一篇‘10万+文章和人民日报版面上一篇受到赞誉的评论,哪个更让评论君有成就感?”《环球人物》记者问。
評论君们的话锋顿时犀利起来:“这应该是矛盾的吗?一篇‘10万+的评论文章难道不应该获得好评吗?或者反过来思考,一篇在人民日报上获得赞誉的评论文章,如果放在新媒体场域,难道不应该是‘10万十?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思考、在自我鞭策的问题。”
其实,评论君的人数并不多,总共20余人。但几乎人人都是特种兵,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能写大气磅礴的“任仲平”,能写犀利直接的“人民时评”,能写亲切有趣的“睡聊”。在姜赞看来,公众号激活了评论君的增量,也激变了评论君的生活。“吃着晚饭,接到电话,‘喂,有个热点事件,写一篇发公众号,立刻放下筷子,在路上就用手机开始鸟,回到办公室赶紧发稿,不可能一晚上字斟句酌慢慢写稿了。这样,挺好!”
侠客岛,这里的“岛友”很精彩
一见张远晴,我们就抱拳道:“独孤大侠,你好!”他哈哈大笑,走到人民日报数字屏媒前,点开侠客岛,新上线的文童《解局——从严书记到王主任,“偶发性”背后的真问题》铺满了屏幕。他用手指往下划:“哎呀,侠客岛刚上线人民数字大屏,图片没有居中,不好看。待会再改改。”
关于侠客岛,最初的故事,大家很熟悉。
2014年初.5名年轻人吃着面条谈着天,决定办个微信公众号。叫什么呢?嗯,5人从海外无名岛飘来,以文为刀破时局,以字为剑解政事,就叫侠客岛吧;大家的名字要有侠气,就叫独孤九段、东郭栽树、东方秋白、公子无忌、司徒格子了。
侠客岛横空出世,很快聚集了大批粉丝。半年后,才有人发现,这无名岛并非沧海孤岛,而是来自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海外版。5名年轻人分别是海外版总编室、记者部、新媒体等部门的记者编辑,平均年龄30岁。
“侠客岛的官方背景公开后,很多粉丝都产生了一种认知上的反差,人民日报不是很严肃的一批人吗?怎么会这样有意思地来讲我们关心的时政话题呢?这种反差让更多人产生了好奇,扩大了我们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人民日报》海外版融合协调处处长、“独孤九段”张远晴回忆道。
突然而至的高关注度、过度被解读的身份,并没有让侠客岛的年轻人们乱了阵脚。一篇篇大胆犀利的文章出手,迅速成为爆款:《“大老虎”倒在了“全球老虎日”》《如何愉快地读懂中纪委年终报告》《中央政治局会议背后的潜台词》……张远晴印象最深的,还是2015年11月7日,“习马会”结束当晚刊发的文章《“习马会”会成为绝响吗》。习先生与马先生刚在新加坡进行了历史性会面,但海外媒体包括一些岛内媒体有杂音,侠客岛当即针锋相对地做出大胆判断:“‘习马会显然就是要为以后两岸领导人的会面探索机制,定立规矩。”此文一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岛内各个阵营、各大媒体纷纷转载解读。
做时政报道的权威媒体不少,为什么侠客岛敢下这样的判断?他们的底气何来?
“其实依据就是习总书记在会晤中的一句表态:无论哪个党派团体、无论其过去主张过什么,只要承认九二共识的历史事实,我们都愿意与其交往。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下判断的底气,也来自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对中央对台政策的长期观察,来自对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两岸形势的明确把握。”
侠客岛一直坚持定期在内部开学习会,学习材料有人民日报,也有各种专业书籍。最近一次学习会,他们读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岛叔”“岛妹”们大胆的触碰、平易的文字、诙谐的口气,都不过是外功,始终未曾松懈的内功才是侠客岛在江湖立足的根本。
而涉及专业的热点。他们有一批岛外的“岛叔”。“我们现在有一个稳定的作者团队,30多人,是不同专业的年轻学者。大家年龄相仿,志趣相近,写作风格也贴近‘岛友的需求。”张远睛说。
专业又犀利、深刻又大胆,让侠客岛凝聚了众多铁杆“岛友”。2015年,岛上建起了10个微信粉丝群,有公务员群、学生群、企业群、媒体群、经济金融群、海外人员群……500人的上限不够用,很快个个爆满。负责手动拉人进群的“岛妹”微信号一公布,加群申请蜂拥而来,“岛妹”的手机常常瘫痪,只好在每篇推送的末尾高挂致歉信。
“岛友”也是来自各行各业。党员干部有之,学者教授有之,普通白领公务员有之,其中不乏重磅“岛友”。今年2月21日,“侠客岛”发了一篇武汉大学社会学教授的调查文章,《值得注意的“社会之癌”:一个乡镇的赌博业调查》。文童引起了湖北省委书记蒋超良的重视,在他的批示下,有关部门针对文套中的现象专门开会研究解决。
在人民日报社诸多优秀新媒体品牌里,侠客岛以粉丝黏性强而著称。大多数公众号的文章打开率为5%左右,侠客岛的文童打开率是25%;文章发出半小时,点击量能达到数万;点击量过“10万+”是常态,不过的才是反常……
左图:2018年5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融合协调处处长、“独孤九段”张远晴在《人民日报》海外版接受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右图:2018年初,侠客岛组织“岛友”走进国家图书馆参观《永乐大典》特展。这是“岛叔”“岛妹”与“岛友”的合影。
“岛叔”“岛妹”跟“岛友”保持了密切互动,每篇文章末尾的评论区是最活跃的交流平台。他们自称这是“在后台愉快地调戏粉丝”,而粉丝们则欢快地说,这是“我们在调戏‘岛叔”。2016年的第一次线下活动,是组织“岛友”参观中联部,800多人报名竞争10余个线下名额。一位厦门的“岛友”来之前特意回了趟老家漳州,给“岛叔”“岛妹”带来了一箱芒果。这箱芒果,成了侠客岛诸君记忆中最甜的味道。
如今,侠客岛开辟了“岛友会”社区,供粉丝们交流,社区人数超过4万。线上,他们征集“岛友”故事,《談一谈你身边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汶川十年,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段历史》;线下,他们组织主题见面会,“参观国家图书馆”“一起聊聊马克思”,见面名额只有30人,报名逾千。
密切的交流增加了情感的黏性,而黏性的背后是高度的信任感。“现在是普遍怀疑的时代,能获得用户的信任,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张远晴说。
“为什么是侠客岛做到了?”
“因为我们传递的价值观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无论是用怎样的形式去包装,只有理念是最根本的。我们就是靠讲道理,把一件事情从多角度尽可能地讲清楚,让大家读懂新闻热点背后的故事。我们尊重‘岛友的思考,并且让‘岛友拥有一种知识的获得感。”
2018年除夕,侠客岛发了一篇《攒了一年的情话,今儿个都说给你听》,内有一则视频,就是他们向“岛友”征集的新眷贺岁视频——
“我是麦家,我也是侠各岛的岛友,忠实的岛友。侠客岛观点犀利独到,文笔也非常好。”
“我是侠客岛的粉丝何松,我现在在凉山昭觉县的一个贫困山村,我是这儿的第一书记。无论工作有多忙,我每大都会打开侠客岛的文章,来享受我的精神食粮。”
“我所在的地力是浙江大学趟重力离心模拟宴验基地,我们正在研制全球最大的离心机,堪称国之重器。侠客岛让我这个理工男也有了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这些声音,记录了侠客岛的来时路,也指向了前行的远方。
新媒体甲心,从“雨夜微博”走到“军装照”
“对大多数公众号来说,阅读量‘10万+是要努力拼搏甚至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可‘人民日报公众号几乎篇篇阅读量都‘10万+。”
“我们微信运营室的同事们现在的目标,是另一个‘10万+——点赞量达到‘10万+。去年以来,阅读、点赞均超‘10万+的微信稿件已经出现了多篇。”
这个对话发生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14层,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统筹策划室副主编余荣华向《环球人物》记者介绍人民日报“两微两端”(微博、微信、客户端、英文客户端)的情况。和报社许多采编部门同事的手机通常调成振动不同。他的手机铃声不停响起,微信、来电、后台留言。他快速地拿起,快速地敲字,快速地放下。
远远超出通行标准的点赞“10万+”目标、微信关注量超过1800万、开设在新浪的法人微博粉丝近6000万、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量超过2.4亿……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展示了一个中央级媒体的体量与能量。
这些不可思议的庞大数字背后,是另一个很小的数字——不到80人的新媒体中心团队,其中既包括“两微两端”的编辑人员,也包括跨平台的综合协调、统筹策划、推广合作、视觉设计团队。随着人民日报英文客户端的上线,新媒体中心实现了24小时在线的新闻编辑发布。
人民日报新媒体给外界的印象,除了“两微两端”的巨大粉丝量、影响力,还有在不同时间节点和新闻事件中推出的众多新媒体爆款产品。余荣华说,他所在的统筹策划室,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打通中心内外乃至报社内外,围绕新闻点征集创意,然后组成项目组,推动实施。
2018年5月12日,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在零点发布了一条带视频的内容。文字是:“#汶川大地震10年#生死不离,生生不息。十年了,你好吗?”视频是歌曲《生生不息》的MV,演唱者成龙,作曲者舒楠,作词者王平久。而上一次把这3个人联系起来的,正是10年前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那首《生死不离》。10年续曲,续的何止是歌,还有汶川10年的新生和深沉的民族情感。这条微博当日转发量达1700多万次,视频播放量超过3亿次。
先行的是创意。“10年前的‘5·12和10年后的‘5·12,人们悲恸的感情一直在,但又绝不止于此。所以我们想到做这么一首歌,一样的人作词、谱曲和演唱,象征着新生。”确定创意后,新媒体中心迅速行动起来,联系原来的词曲作者和成龙。成龙正在上海拍戏,于是他们在上海找了一个录音棚。5月2日,成龙录完了歌,距离“5·12”10周年纪念日只有10天时间。负责视频的团队迅速前往汶川,拍下震区新貌的镜头,后方同步开始进行MV的剪辑工作。
左图:2018年5月,人民日报社新媒体中心统筹策划室副主编余荣华在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14层接受记者采访。(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右图: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的办公区域。“两微两端”的编辑团队在这里进行24小时的新闻发布。(本刊记者 侯欣颖/摄)
创意和高效,使得新媒体中心能在多个重大时间节点推出自己的产品。2017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0周年前夕推出的“军装照”互动H5,堪称经典之作。
“军装照”H5的创意提前近一个月成形实施。2017年7月29日晚,人民日报客户端正式上线了这款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网友上传一张自己的头像,就能自由穿越于南昌起义、红军时期、抗日时期、解放战争、1950年到1955年、1955年到1965年、1999年到2007年等不同时期,“穿上”各个时期的军装,一圆军装梦。
7月30日24时,PV(页面浏览量)达到6000万次;
7月31日17时,PV达到2亿次;
8月1日13时,PV突破5亿次;
8月2日17时,PV突破8.2亿次;
8月18日。PV突破10亿次……
直到今年春天,余荣华登陆“军装照”的后台时。发现每天还有数以千计的浏览量。这成了一款既爆发又持久的产品。
在新媒体业界,一款H5产品的PV超过500万次。就能称作爆款,而10亿,是一个难以想象的、破天荒的纪录。“由于浏览量远超预期,甚至出现了117万人在同一分钟提交生成军装照请求的瞬间峰值,所以当时各种出状况,服务器停了好几次。那几天,我们和技术支持团队像救火队员,直到过了8月1日24点,知道最高峰已经过去了,才松了一口气。那时候才开始激动。”
真正的成就感不在于惊人的数据,“更重要的是,这个被大众广泛接受的产品,和人民日报的定位、价值观是相符的。为了做‘军装照的H5,我们通过报社的军事记者约请军事专家,为制作团队详细讲解人民解放军军服演变历史。所以这些照片里,不仅有情感的共鸣,还有知识的传递。”
“军装照”的成功,让有关“新媒体国家队入场,改写格局”的讨论再次热闹起来。这样的讨论,从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那条“早产”的“雨夜微博”就开始了。
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逢史上罕见的暴雨。22日4时58分,人民日报发布了第一条微博:“北京暴雨,整夜无眠。人民日报官方微博與大家共同守望。为每一位尚未平安到家的人祈福,向每一位仍然奋战在救援一线的人致敬!北京,加油!”这比原定的微博开通时间提前了两天。
当时还是人民日报北京分社记者的余荣华,参与了这一天的报道。22日深夜2点,他结束前一天采访刚要休息,突然接到了时任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主任曹焕荣的电话:“小余,人民日报的微博要上线了,现在需要一线新闻,请你马上去现场看看。”现场在哪里呢?余荣华想了想,市防汛办肯定还在盯着雨情变化。他直奔市防汛办,并陆续发回报道。
7月26日9时07分,人民日报发出了另一条微博,是来自评论部撰写的人民时评,直言“伤亡人数不是敏感话题”,呼吁及时发布伤亡数据,挤压不实传言空间。仅11个小时后,余荣华在北京市发布会现场传回了第一批公布的61名遇难人员名单。微博编辑甚至来不及做修饰,只把传回的excel表做了截图和拼接,为此还在微博中道歉,“图片拼接相对粗糙,请大家谅解”。
今天回头看,“雨夜微博”开启了人民日报新媒体事业的发展之路。这一路,人员渐多,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但有一点从未变过,那就是传递人们心中的正能量和积极的价值观。
就在我们采访的时候,新媒体中心已经开始讨论接下来一个月的产品创意了:“六一”儿童节可以做什么?人民日报70周年可以做什么?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可以做什么?还有网友热情高涨的世界杯呢,做点什么?
这些议题也是党报评论君、“岛叔”“岛妹”们正在思考的。这些党报的新青年,在众声喧哗中脱颖而出,站立在融媒体的潮头浪尖,以爱国、理性和真诚引航舆论。他们的才华和付出让人们相信,在现在和未来的每一个现场、每一个焦点、每一个浪潮,人民日报都能够发出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