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颜值”
2018-06-07傅达林
傅达林
如何判断一部法律的好坏?近来有一个新颖的说法,叫法律的“颜值”,顾名思义,好的法律,应该是“高颜值”的,那法律的“颜值”是如何衡量的?
法律是有“颜值”的。有的法律文件如同毛坯房,只是搭起了一个秩序的框架;有的法律文件形同简装房,只能满足秩序初建的基本规范需求;有的法律文件则像精装房,“消费者”可以直接“拎包入住”。新时代的立法,应当追求法律文件的“高颜值”,让它的“消费者”能够赏心悦目地亲近和使用。
在追求美的社会,人们对“颜值”的衡量标准有很多。而立法作为时代的产物,其“颜值”标准也总是烙有时代的印记。以今天的标准衡量,诸如唐律之类的法典,固然有不少缺憾与不足;但是放置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唐律的“颜值”无疑是令人羡慕的,因其“颜值”高,所以才被其他国家所效仿。同样,拿破仑制定的法国民法典之所以流芳后世,大概也不是因其立法壮举在当时有多么惊世骇俗,很大程度上可能还是由于《拿破仑法典》本身“颜值”高。
法律的“颜值”,首先取决于法律规范的外观。一部法律文本,从名称到章节,都需要仔细考究,基本的要求是准确、规范,就像人的外貌一样须“五官端正”。倘若规范表述繁琐,内容言之无物,用语词不达意,通读下来如鲠在喉,这样的文本不要说方便使用,就是学起来也令人生厌。当然,华丽的辞藻,浮夸的修饰,艺术化的描摹,也不是法律的“颜值”追求。相反,简明扼要、行文顺畅、涵义一致,虽排除了遣词造句上的美学讲究,但洗净铅华过后,留于规范之间的恰是一种对生活的格式化描述、对想象的规范化表达。而法律文本的魅力就在于此。
法律的“颜值”,其次取决于法律文本的结构。判断一个人好不好看,除了脸蛋要俊美,重要的还有身体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协调匀称,合乎审美的要求。一部法律文件,除了在语言表述上清新俊美之外,法律文本的结构也十分重要,同样需要讲求“黄金分割率”。在综合性立法的背景下,一部文本往往涵摄了诸多社会关系,不同的规范结构代表了不同的秩序想象,表达着不同的生活愿景。这里,和谐的结构不光是篇章之间的内容比重,更要求一部法律文件中的权利义务结构比例要适当,权力责任结构比例也要适度。审视很多的法律文件,要么在权利规范上开“空头支票”,要么在责任条款上玩“太极”,实则都算不上协调,更称不上“美”了。
法律的“颜值”,再者取决于法律规范的精神。端详美人,能够持久保持一种外在吸引力,靠的决非外在的身材与脸蛋,而根本上仍在于其内在的气质。法律的“颜值”,内在的精气神是其永葆青春的密码。从单部法律文本看,前后之间需要有一条逻辑主线,如同人的筋骨贯穿全篇,表达出一种主旨精神;从某一领域的法律规范体系看,文本之间的精神亦须保持一致,不能在根本性的价值取向上相互抵触,如此方能彼此和谐地连为一体。这些内在的逻辑与精神,反映出现实秩序建构中的实际问题,折射出时代发展中的生活面貌和追求。
中国进入“新时代”,立法的要求更高了。我们制定出来的法律文件自当体现出时代特色的“颜值度”,从外观到气质,都应当追求一种对接现实与想象、架设历史與未来、融贯中国与世界的大气度。打造如此高“颜值”的成文法典,既要严格恪守立法的规范与技术,也要充分吸收借鉴世界范围内的立法文明成果,更要精准把握当下时代的脉搏、深刻回答当下时代的课题、妥帖安顿当下时代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