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职尽责不停歇
2018-06-07
2018年3月20日,在圆满完成各项会议议程后,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闭幕。
3月5日至20日,在这16个日日夜夜里,代表们一回回真切的发言、一次次热烈的鼓掌,定格成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最高议事殿堂里,代表们更加凝神聚焦于会议议题,哗众取宠的“雷人雷语”少了,实实在在的真知灼见多了,会纪会风,焕然一新。
人代会是代表集中履职行权的重要时间节点。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段时间以来,一些人大代表平时不接“地气”,审议没有“底气”,“雷人”语录漫天飞;有的代表干脆信奉“沉默是金”,鲜有议案、建议提出。更有甚者,挖空心思把庄严的人代会会场当成了个人捞取政治资本、提高知名度的“名利场”。凡此种种,表面损害的是人大代表的形象,实质是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的戕害。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如果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开小差”“打折扣”,不能切实发挥作用,最终势必影响人大制度功效的发挥。
发挥代表主体作用,须首先认清“代表”二字承载的分量。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不仅是一种“政治荣誉”,更是参与行使国家权力的公共职务,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不发声,便意味着背后无数选民的失声”。人大代表唯有准确领会“代表”二字的深刻内涵,时刻牢记“代表”二字的沉重分量,才能“不用扬鞭自奋蹄”,不断增强履职意识,不负选民信任和重托。
當然,空有“为民代言”的一腔热忱,而不具备较好的履职能力,在依法行权的路上同样“步履维艰”。新时代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人大代表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田间地头、工厂车间,为推进改革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做好人大各项工作夯实基本功。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无论是审议讨论还是提出议案建议,都要讲真话、道实情,保证人大通过的法律、决定决议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人大搭台,代表唱戏。”此次全国人代会上,45位人大代表在新开辟的代表通道上谈民生、述民情、论发展,唱响新时代的“好声音”。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继续为代表履职创造条件、搭建平台,深挖发挥代表作用的潜力,拓宽代表参与常委会工作的渠道,在常委会立法、监督等各项工作中留下代表印记,让人大真正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我们有理由相信,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代表们将把大会期间的好作风、好状态,一如既往地延续到闭会期间的履职行权中,不停歇、不松劲、不懈怠,交出一份无愧于新时代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