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准脱贫脱贫: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

2018-06-07黄芳芳

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村干部贫困村贫困地区

黄芳芳

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在奔小康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鼓舞着中国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因户施策,一户一策

清代文学家李渔曾说:“慰人忧贫者,必当授以生财之法。”这正是“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道理。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民革甘肃省委会主委霍卫平帮扶了3个贫困户,其中一户的家庭主要劳动力是马则乃白。她的丈夫因腰腿病常年卧病在床。家中有8亩地,两头母牛,她种了3亩草、5亩粮食作物。母牛去年产了两个牛犊,卖了8000多元。在帮扶的过程中,霍卫平建议她,今年再种两亩中药材。然后再帮助她把原来的牛换成新品种。“以后产的牛犊就可以卖个好价钱。”霍卫平笑道。

“如果贫困户家中的劳力多、土地少,就以外出务工为主;如果土地多、劳力少,把多余的土地种草来养牛、羊。”霍卫平告诉《经济》记者,每户适合干什么,就干什么。如果缺少资金,贫困户可以贷款,通过扶贫互助资金可贷款3000元-5000元。在甘肃,每个贫困村都有30万元-50万元的扶贫互助资金,这是由省市縣三级财政无偿提供的,是专为扶持贫困户发展产业而设立的。

霍卫平认为,扶贫工作有三大要素不可或缺。其一,产业是扶贫的根本。没有产业,扶贫就无从谈起。发展产业是脱贫之路,更是致富奔小康之路。

其二,人才是关键。农村缺乏人才,新型农民较少。特别是贫困地区,具有新观念、懂管理的村级负责人太少。此外,懂技术的土专家太少。“在外面聘请专家培训是走马观花式的。我们更需要土生土长的专家,能够随叫随到,当面指导。”

其三,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尽管农村的电力已基本全覆盖了。但产业道路不尽完善,产业灌溉用水还极度缺乏。“靠人背、驴驮都不是现代农业。”霍卫平认为,未来扶贫之路,补齐这三方面短板,缺一不可。

只要用对方法,就能攻坚克难

在霍卫平看来,甘肃省的扶贫工作存在客观和主观的两大难点。客观的难点是甘肃省的气候条件恶劣;地处边远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更重要的是缺乏水资源。这些客观原因促使甘肃的扶贫工作比其他地方更困难,更需要加大支持力度。

主观的难点在于,目前贫困地区的部分群众,其内生动力尚未激发出来,包括个别村干部没有穷则思变的精神。党的扶贫政策好了以后,个别地方也养了一些懒汉,“等靠要”的思想严重。

霍卫平认为,只有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转、干部异地交流等“三转”工程,才能激发贫困地区干部和群众的内生动力。

他建议,一是通过加强土地流转,让有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进入贫困地区,发展产业。对他们采取优惠的政策,比如免地租政策,通过财政补贴三年地租。关键是让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方式影响贫困地区的群众和干部,激发他们的内生动力。

二是劳务输转。通过政府组织大规模年轻的农民到外地打工。在打工中培训,在培训中提高技能。“过去我们也搞了很多农民的培训。一是时间没保障,二是形式太多,导致培训效果不佳。”但是通过一边打工,一边结合实际培训,三五年以后,贫困地区的农民,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技术技能,都将获得较大提升。“人挪活,树挪死。只有不断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多长见识,才有穷则思变的精神。”

三是,增加村干部和乡镇干部的培训和异地学习挂职的机会。过去是县级以上的干部挂职,乡村两级的干部还没有挂职一说。在目前的形势下,村干部在一个村干了十几二十年并不少见。由于时间过长,导致他们观念保守。再加上家族势力、优亲厚友等现象在所难免。在评选贫困户、政策落实等方面会出现偏差。霍卫平认为,村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作为工作主体,一定要有新思想、新观念。他建议,让村干部异地挂职,让贫困村与非贫困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高贫困地区干部的整体素质。

总体而言,一方面,把老板引进来,另一方面,让农民走出去,客观因素和主观就都有办法克服。“只要我们工作方法和工作措施得当,就可以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的问题。”

发动广大企业家参与扶贫工作

“我们应该号召企业家到贫困山区办企业。”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富力地产集团联席董事长兼总裁张力在两会小组讨论会议中提出,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由企业家经营企业,当地农民可以占股。“企业不仅要建好,还要经营好,更要把利润分给农民。”二是办厂招聘当地的农民当工人,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扶贫不是政府的事情,更是企业的责任。光靠政府,扶贫难度相当高。因此,要发动广大企业家,特别是这几年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家,一起参与扶贫工作,相信脱贫不再是难事。”

猜你喜欢

村干部贫困村贫困地区
村干部带头 流翔高钙助力 共建大美乡村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山西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开班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这里的村干部,是这样“上班”的——略阳实行村干部“四化”管理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当前村干部职务犯罪高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