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两山”转化的旌德路径

2018-06-07郭敏

决策 2018年3期
关键词:旌德县绿水青山全域

郭敏

三大“转换器”同时发力,把旌德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成金山银山。对旌德来说,青山不老,未来可期,探寻“转换器”仍有多种可能。

岁末年初,旌德佳报频传。

冰雪文旅城项目、宣砚小镇文创中心PPP项目先后开工建设;马家溪公园晋升国家级森林公园;朱旺景区升级为4A级景区……点滴成绩,既是旌德全域旅游的发展烙印,也是旌德探路“两山实践”的生动注脚。

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需要找准“转换器”。当许多地方还困惑于如何“向生态要红利”之际,旌德县却先人一步走出了“两山”转化的精准路径,找到了符合旌德实际的三大“转换器”。

全域旅游:无中生有“造富”一方

全域旅游是旌德最先找到的“转化器”。当旌德提出全域旅游战略时,旌德的旅游业还存在很大短板。

“2014年,旌德只有3个旅游景点,境内不通高铁、高速,全县宾馆缺乏特色、档次不高,且只有600多张床位。” 旌德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告诉《决策》。

“两山”理论让旌德找到了破解困境的方法。旌德抓住“无景点旅游”、休闲旅游兴起的大趋势,打破“只有景区才是旅游点”的思维惯性,以“创A行动”为抓手,通过“点、线、面”的多层次谋划,打造地域、产业全覆盖的旅游模式。

在旅游点和服务点的打造上,根据旌德既有的灵芝种植和宣砚开采加工优势,进行观光和体验的跨界融合。同时,依据各乡镇的资源禀赋,打造具有差异化的风情小镇。

围绕服务中最为重要的住宿点,积极引入两家高等级标准的酒店。同时把农家客栈作为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抓手,按照“企业化、信息化、标准化”的标准,提升农家客栈的住宿条件和特色风格。通过农家客栈标准化建设,打造全域旅游的景点和节点。

“在标准化建设中,我们尤为重视‘厕所革命,采取市场刺激的方式,达标一间补贴5000元。其中一家客栈修建了15间卫生间,拿到7万元补贴。” 旌德县文旅委主任朱园园说。

从少到多、由弱到强,目前,旌德的旅游A级以上景点已经有49个,床位達到4000多张,A级以上农家客栈达156家。

在旅游“线”的打造上,旌德县委县政府意识到旅游点和服务点本身孤立性,从一开始就制定了旅游组团的发展策略。组团过程中,除了着眼于既有旅游点,还主动出击,依托绿水青山于2016年10月拿下两块“金字招牌”,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组团。

一块是由国际慢城联盟(意大利)授牌给县城旌阳的全省第一个、全国第六个“国际慢城”,为旌德旅游打上“国际范”;另一块“招牌”是白地镇宣砚特色小镇入选首批国家级特色小镇。紧抓黄山东大门开发的政策机遇,又适逢2016年达沃斯年会举例推介旌德,两地建立了友好关系,宣砚小镇定位为“大黄山公园的东方达沃斯”,并正在谋划滑草、滑雪、低空飞行等一系列旅游新业态。

在“面”的谋划上,旌德不断拓宽视野,“跳出旌德看旌德”,利用旌德高铁站是距离黄山最近的高铁站,自觉融入皖南示范区、大黄山国家公园、泾旌绩文旅走廊等。

点线面多层联动,旌德 “参天大树支撑、高矮乔木映衬、处处灌木丛生、遍地绿草盈盈”的旅游生态体系已经形成,游客数量和旅游收入连年攀升,2017年,旌德接待国内外游客29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2.2亿元,游客人数、旅游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和25%,旅游对地区生产总值贡献率超过60%。

通过“无中生有”发展全域旅游,旌德成功地把“绿叶子”变成“金票子”,“造富”了一方百姓。

健康制造:县域经济“发动机”

旅游业重在“富民”,若要真正提升县域经济实力,旌德还得从工业发展的角度找到另一个精准的“转换器”。

“要市场没市场、要原料没有原料、要区位没有区位、要配套没配套,凭什么搞工业?”受困于区域、交通、产业配套所限,旌德也曾一度迷茫,走过“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招商弯路。

敏锐铺捉到大健康时代到来,旌德县把大健康产业作为青山绿水和提升县域经济之间的“转化器”,并将其写入旌德十三五规划。

“一方面,旌德当地盛产中草药,本土企业黄山胶囊公司也发展得不错。另一方面,旌德生态好,正契合大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旌德县委常委、副县长吴振宇告诉《决策》。

确定发展思路后,旌德招商部门对接了一些知名企业,尽管生态环境对企业很有吸引力,但是交通、区位、人口数却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招商撞了“南墙”,却敲响了观念转变的“响锤”。“过去我们招企业、招资本,现在我们要招前端,招团队,通过招引创新人才在旌德进行科研,优先进行成果转化。”旌德县招商局长陈静分析说。

抓发展看产业,产业看人才,人才看环境,环境不仅仅是政策、服务环境,自然环境同样重要。旌德把科研场所、创新企业、银龄康养中心等机构建在原生态的青山绿水之间,让人们在天然氧吧里呼吸新鲜空气。凭借绿水青山优势,当旌德与中国科技大学物质洁净能源的傅尧团队对接时,双方一拍即合。很快,科大科研团队入驻健康智造中心。

随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中科院合肥智能所也都签约落户。正所谓“鱼逐水草而居”,科研平台入驻以后,相关企业也纷纷跟着前来,一些项目甚至主动找到旌德,比如干细胞库项目,就是考虑到项目建成后,接受干细胞治疗的对象能够在旌德获得更好的恢复和休憩。

“好的环境吸引创新团队,诞生高端创新成果,吸引创新企业落地,形成创新产业集群,再反哺地方经济扩大规模,形成良性循环。”旌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倪彩文指出。

在健康制造这个“转换器”的发力下,旌德在有限的地域空间谱写发展大文章。然而,对旌德来说这只是起点。下一步,旌德将依托良好的生态,实现开发区向特色小镇的转变,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位一体,研发、制造、金融三位一体的目标,让特色小镇成为县域经济的发动机。

“三变”改革:推动乡村振兴

“金山银山”的核心要义是让广大农村共同富裕起来。如何把广大农村的绿水青山都转化为金山银山,同样需要找到合适的“转换器”。这个转化器就是以“抓股改、促三变”为主体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

改革前,旌德68个村居大多处于集体经济落后甚至缺失的境地,导致农村工作难以开展,乡村发展缺少动力和活力。

“建立权能完整、产权清晰、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集体资产管理机制,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资产可持续性地运行,实现要素的自由流动。这对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旌德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作为试点村,路西村率先进行了改革。2014年,路西村成立旅游发展公司,2015年成功争创国家3A级景区,興建旌德第一家农家客栈。

2016年,路西村引入市场主体,把村里资源转化为可供运营的资产进行经营,每年获得10万元门票收入;盘活百亩茶园,改造空中茶房,分别每年获得10万元发包收入和3万元茶房租赁收入;又通过争取县政策资金建设帐篷酒店,预计运营以后每年可分红12万元。同时,当地农民通过发展农家乐及农家客栈户均增收2万元。

路西村只是旌德县一个普通村庄,它的成功实践同样适用于其他村居。“短短3年时间,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迅速显现。”农委副主任汪嘉楠说,旌德县先后被中农办、农业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和全省三变改革整县推进试点县。到2017年末,全县68个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1001.7万元,突破千万元大关。

更重要的是,改革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人的思想和活力,农村也成为创新创业的热土。有的村干部形容自己“坐在火山口上”,要不停更新理念、整合信息,带领大家共同致富。据悉,旌德县村集体经济项目库中已经有包括彩色农业、中草药种植等100多个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抓股改、促三变”改革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旌德县正在谋划田园综合体项目,计划打造农创中心,引入专业团队运营。通过引进最新农业科技,发展高质量农业,加强农旅深度融合,不断拓宽乡村振兴的内涵和外延。

当下,三大“转换器”同时发力,把旌德的绿水青山源源不断转化成金山银山,对旌德来说,青山不老,未来可期,探寻“转化器”仍有多种可能。

猜你喜欢

旌德县绿水青山全域
从“天人合一”到“绿水青山”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绿水青山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旌德县水稻施BB肥肥料效应鉴定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