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
2018-06-07阮小凤
阮小凤
【摘要】初中阶段的教育作为高中时期教育和小学时期教育的连接桥梁,对学生今后的学习道路起着导航作用。文章从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入手,提出针对性措施,最后论述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实施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方式
随着全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我国国民越发注重提高孩子的科学文化素养。语文作为基础性科目,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初中阶段的学生在思维模式和认知方面仍旧处于懵懂阶段,这无疑给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难题和挑战。本文以我国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现状和解决方案为切入点,重点阐述在新课改背景之下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方法和重要意义。
一、探究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课堂
(一)教学现状
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落实,我国各级学校对教师教学模式和授课目标的制定也越发注重。目前我国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上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在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上还需要教师的指导,这为我国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二)现存问题及解决措施
我国现阶段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解决。初中语文教师受传统教学思维模式的影响,教学内容和教研目标还是以考试大纲为课堂主要授课内容,没有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目标当作主要教学方向,导致课堂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教学现象的产生;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没有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还是以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机械性、重复性地讲解,学生盲目性地听课为主要的教学模式,课上缺少师生间的良好互动;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没有创新性地将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导致初中语文课堂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不强;大多数初中语文教师没有重视新课改的要求,授课的时候仍旧以过往的教学经验为主,没有跟上现今趣味式教学模式的形势。
针对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课堂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现提出以下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我国各个学校的初中语文教师应该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研模式,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制定教研目标和教学大纲,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本班级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制定适合本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计划,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还要注重采用新型的教课模式。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苏州园林》这篇文章的时候,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按照性格特点或兴趣爱好分成若干小组,就苏州园林的景色展开讨论,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创建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最后,我国初中语文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授课上,重点把课堂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在教学人教版《昆明的雨》这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等手段,将下雨时的短片播放给学生观看,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简析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一)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學的要求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逐步发展,我国教育部门颁发的新课程改革政策对我国语文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要求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授课的时候,要学会把学生当作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充当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根据初中生的学习特征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运用,把学生的学习成绩与综合发展当作教研目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之中,要从发展的角度观察并且发掘每个学生的潜力,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新课改要求我国教师要更新教学思维模式,运用师生之间共同学习的创新型教学方法来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最后,新课改要求我国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要做到一视同仁,不能够以成绩好坏来区别对待学生,要用宽容和平等的态度来与学生交往,挖掘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帮助学生全面发展。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初中语文教师改革创新教学观念来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等技术手段来活跃课堂氛围。例如:在教学人教版《蝉》这一篇课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播放蝉鸣的声音,以此来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想要提高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课本知识,提前做好备课工作,让语文课堂的授课内容紧凑而充实,增强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感。初中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景来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例如:在人教版《三峡》《钱塘江春行》这两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幻灯片播放三峡和钱塘江的景色,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其体验感,有利于提高初中语文的课堂学习效率。新课改的背景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以此来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例如:在人教版《春》《济南的冬天》等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或爱好将其分成若干小组,就冬和春的区别进行小组讨论,活跃班级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把课堂的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融合。例如:对于《背影》这篇课文,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观察同学或父母的背影,然后在课堂上说出观察的感受,这样会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最后,教师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质量的自我反思与自我能力的提升。
三、实施意义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之下,实行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初中语文的教学有着非凡的意义。新课改的实行对我国初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形之中促进了我国初中语文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学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完善教学模式和教学大纲的制定;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模式,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等方面都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对班级学习氛围的营造和良好班级风范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最后,新课改提出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观点,可以让我国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挖掘学生的潜力和特点,将其培养成为全方位高素质人才。
四、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政策贯彻落实的大背景下,语文作为对我国学生开展思想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在我国教育中的地位显得越发重要。但是现阶段我国初中语文教学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对初中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刻不容缓。综上所述,我国新课改政策的逐步落实,在各个高校进行教研目标的改革和教学大纲的制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华军.试论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6(9):93-94.
[2]朱谷华.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6(11):50.
[3]程江亭.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7(5):31.
[4]王宗洋.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15(104):40.
[5]詹立铖.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互动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7(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