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初中信息技术有效课堂的“核心”
2018-06-07丁长玉
丁长玉
【摘要】信息技术作为初中基础课程之一,在目前的中高考制度不变的背景下,普遍存在弱化这门学科的现象。信息和外语、合作和创新是现代人的必备的基本素质。文章对初中信息课堂教学的管理进行探讨,论述构建有效互动、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以期与同行们交流。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 互动课堂 课堂管理 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3-0134-01
随着素质教育背景下的新课改的推进,不可置否我们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仍然存在“冷之”、“淡化”的不良弊端,课堂上要么自主处理其他学科作业,要么带进微机室自主游戏,课堂管理存在严重问题,互动课堂、有效课堂的构建等成为理论上的空谈。
信息最为社会人才的基本素质、主要素养之一,信息技术学科应受到重视。教学中,应改变淡化信息技术的不良现象,探讨有效课堂之路,构建互动课堂之路,让信息技术课堂不仅有趣还魅力无限。
一、选定“小辅导员”,发挥小老师的作用
谈到信息技术课堂的管理,多数信息技术课的老师都会闻声色变,也有口难言:现在的中学生真难管,说什么听不见,心中只有游戏,吃零食、喝饮料三令五申是禁忌,可是总是“禁而不止”...这种心声几乎发自每一位教师的内心深处,这也是教师们宁愿在班级看班学生写作业,也不愿意让学生进微机室的根源所在。简言之,信息课堂难以管理、信息技术教学低效。
针对这个实际,笔者经过研究和思考,采用选定班级里有威望的学生成为班级的“小核心”,让这个小核心在班级的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核心辅导员”的作用,既帮助老师管理学生,对违反纪律和规定的学生进行严格监控,也利于对学困生进行有效的辅导,既是班级纪律、卫生的辅导员,也利于整体学习成绩的提高。
如word处理时,对于首字下沉、艺术字的插入、页眉和页脚的插入、插入图片和剪贴画、插入等图表等,多数学生感到力不从心,而“小辅导员”可以为每一个组员进行现场操作指导,为组员排忧解难,也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操作能力,“小辅导员”的核心作用,不仅改变因不会而放弃、课堂混乱的状态,也通过“一帮多”、“优帮差”改进班级学习氛围,缓解课堂管理的压力,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制定“小目标”,体现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孔子首创的经典教育原则。“因材施教”的核心是不同的施教者提出不同的要求、设定不同的目标。因材施教落实到教学中就是“分层教学”,分层教学,简言之就是设定被动的目标和层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收获,都尝受到学习的乐趣,感受成功的自信。信息技术教学中,落实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应制定若干个“小目标”,让学生选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学习,突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
例如教学《图片的处理》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目标层次的教学任务:
(1)调黑白效果。这个任务,只要学生严格按照教材中的方法和操作步骤,就可以轻松完成,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和较高的要求。
(2)图片剪裁,再設置黑白效果。这个任务在《图片的处理》时,难度稍大,比第一个任务,显然多了“图片的剪裁”这个环节,并且是在“图片的获取”基础上,先获取图片,再对图片进行剪裁,然后再设置为黑白效果,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综合知识的运用。
(3)用“我行我速”制作年历表。这个任务的完成,需要学生掌握和运用软件“我行我速”而完成,是尝试和创新学习的方式,难度相对而言较大,要求较高。
(4)图片的格式转换。U盘内有许多图片,内存不足,但是,又不能删除,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这个学习任务,不仅引发学生回顾和思考各种图片的转换方法和技巧,了解图片的特点和文件的大小,实践运用图片的格式转换。
这些“小目标”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各需所得、各尽其能,同时,对于难度较大的任务,也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增加课堂互动。
三、运用问题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
信息技术的学习,主要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突出“学以致用”。如word的教学,让学生熟练文字的输入、文档的设置、文字效果、页面布局、插入图片、插入链接等,创建文档,并对文档进行美化和设置;Excel的教学,主要让学生学会使用Excel,能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筛选和排序等;学习ppt,能利用幻灯片模板,制作幻灯片;教学《图片的选取》、《图片的处理》能获取网络资源中的图片,并对获取的图片进行艺术加工和处理……实现这些目的,问题教学,以问促动,设计任务驱动,是互动课堂的关键。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问题,问题中包含任务,以任务驱动互动课堂的实现。
问题教学,也营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给学生发挥创新力提供机会。
如《图片的处理》的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老师的U盘内存不足,数据不可以删除,哪位学生可以帮帮老师,怎样做才能节省内存空间,放下你们更多的作品?这个问题,不是“是不是”的问题,而是如何操作的问题,是引发学生创新解决问题的问题,并且问的方式,更利于引发学生乐于助人的热情,更利于积极性的调动,学生们经过思考和探讨,将bmp图片格式全部转化为jmp格式...这个问题的设计,促使学生互动,激发兴趣,也彰显“学以致用”,突出信息技术的价值。
互动课堂、有效课堂成为课堂改革的焦点问题,对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构建互动、有效课堂的探讨意义更大,教师应改变对信息技术教学的“小科”偏见,创新课堂,引入“小辅导员”的机制、设置“小目标”、巧妙设疑、运用任务驱动,信息技术课堂将促使学生积极探讨、乐于探究,在互动中知识构建,信息技术课堂将改变低效现状,走向有效。
参考文献:
[1]彭雄辉.新课改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互动策略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8).
[2]陈元辉.论互动生成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J].发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