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垃圾革命”建设美丽乡村
2018-06-07
建设美丽乡村,垃圾处理问题是绕不开的坎儿。
近年来,桦甸市创新农村垃圾收集清运处理模式,走出了一条化解垃圾处理难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新路,为该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地处吉林省东部重点生态功能区、三湖保护区的桦甸市,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全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来抓。他们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做好政企合作、市场运作、建管并作、统筹协作四篇文章,有效解决了农村垃圾治理中设施建设缺资金、垃圾运营缺队伍、环境管护缺制度等难题。
建设模式——政企合作,解决项目融资难题。建立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收运体系,需要大量的基础建设投入,地方财力有限,必须借助外力破解筹资难题。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引导下,经过多番调研论证,桦甸市委、市政府决定采取政府采购、特许经营的建设模式,选择国内垃圾处理领域有资金实力和技术优势的深圳龙澄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展项目合作。桦甸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项目总投资9278.9万元,配套813套环保桶、38辆吊装式垃圾收集车,日收运垃圾量不低于120吨,可实现垃圾收运网络覆盖域内所有村屯。根据合作协议,占项目总投资36%的垃圾收集车由企业提供;地埋环保桶购置安装费用5934.9万元,由龙澄公司先行垫资建设,项目运营后,环保桶投入由政府分期返还。这一政企合作的投资运营模式,既有效化解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又极大调动了社会资本的投资积极性,是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农村垃圾治理项目的成功实践。本来项目计划分三期建设,在去年完成一期建设并投入运营后,企业加快了实施进度,在保持合同还款期不变的情况下,将二期、三期同时推进。目前已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为项目全覆盖运营创造了先决条件。
运营模式——特许经营,由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桦甸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特许经营的方式开展运营。桦甸市政府授予龙澄公司特许经营权(特许经营期15年),龙澄公司在特许经营期内独家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该项目。该垃圾收运体系分为定点收集、专业转运、集中处理三个环节。在垃圾收集环节,各村屯配备小型垃圾收集车,村民定时将垃圾存放到收集车内,环保桶管理员每天将收集车内垃圾倾倒入桶,实现日产日清;在垃圾转运环节,运营企业根据垃圾入桶情况,及时将垃圾转运到桦甸市垃圾处理厂;在垃圾处理环节,桦甸市垃圾处理厂每天对进厂垃圾检车计重,分类处理,变废为宝。
处理模式——集中处理,实现垃圾利用资源化、无害化。2014年,桦甸市政府投资1.7亿元建成了占地10.8公顷,日处理垃圾380吨、污泥粪便120吨的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该项目主要采用封闭式厌氧发酵技术,将生活垃圾转化为沼气发电、有机肥、塑料颗粒等资源。该处理流程全封闭、自动化运行,不需要对生活垃圾进行提前分类,实现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无污染。
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政府负责日常监督。推行市场化保洁,政府将垃圾收集前端的村屯日常保洁一并交给企业管理,纳入购买服务范围,有效降低了运营费用,提高了管理效率。政府通过购买服务,实现垃圾治理工作长效化、常态化。乡村基层干部由“大包大揽治垃圾、一到检查搞突击”的模式转变为日常监督,减轻了工作负担。推行数字化监控,为垃圾转运车辆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垃圾进厂称重数据、视频数据实时传输到信息中心,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环节的全过程实行“数字化、视频化、定位化”监管,实现信息化管理。推行定量化考核,桦甸市政府与垃圾收集清运责任乡镇签订《生活垃圾收集清运责任书》,根据大数据确定垃圾收集清运任务量。依据数字化监管系统对各乡镇垃圾清运量进行一日一统计、一月一通报、一季一考核,对全桦甸的垃圾收集清运工作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工作目标倒逼服务效果,解决垃圾收集清运工作的监管问题。
保障模式——城乡统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经初步测算,桦甸市城乡一体化垃圾收运项目全覆盖运营每年费用需要约2200万元。桦甸市将农村环境保洁费用、垃圾转运费用、垃圾处理费用和企業投资返还资金统一列入财政预算,真正体现了城乡统筹、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城乡垃圾收运一体化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长效资金保障。
(来源:江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