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兽出没,请注意

2018-06-07

学生天地 2018年5期
关键词:瑞兽饕餮神兽

我国古代神兽是指——朱雀、青龙、白虎、玄武、勾陈、螣蛇。它们皆可见于我国经典古籍和传说故事中,其中一些古代神兽在我国的占卜术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有九大神兽,其中分为五大瑞兽和四大凶兽。

五大瑞兽

“瑞兽”即吉祥的神兽,对瑞兽的崇拜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追求平安幸福的朴素愿望,而相关的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从远古时代一直沿存至今。

◆龙

相传,龙起源于上古时期一个骁勇善战、团结勇敢的部落——太昊部落。太昊部落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当时那里气候温暖、植被异常茂密,毒蛇猛兽随处可见。然而处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原始人根本无力对付既能生存于草莽丛林,又能游弋于沼泽湖滨的毒蛇。由于对毒蛇的畏惧和不了解,部落人对蛇敬而远之,逐渐奉为神明。后来,太昊人每次打了胜仗都会取敌方部落标记的一个部分,添加到蛇形标记上,以示占有。结果,蛇的身体上就有了鹿的角、鱼的鳞、马的尾……久而久之,太昊部落的标记就变成了龙。

龙是我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为百鳞之长,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人们普遍认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

在我国,龙的地位之高是任何动物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它是能呼风唤雨、腾云驾雾的神物。人们发挥无限的想象力,让龙拥有兽的野性、人的悟性、神的灵性,并创造了许多关于龙的传说,这些传说经过民间的加工和文人的润色后,更加令人神往。

在汉文化中,与龙有关的词语有很多,例如“龙凤呈祥”寓意吉祥如意,“龙马精神”代表健旺非凡,“生龙活虎”形容活力十足、富有生机……龙是中国人心目中的希望与力量,俗话说:“潜龙腾渊,必啸九天。”

龙是我国最深入人心的吉祥物,不仅曾经的皇帝、皇族被称为“天命真龙”,我们普通百姓也称自己为“龙的传人”。龙飞翔在庙堂,也腾游于江湖,庇佑一方百姓、增福减灾、促进生产。在我国很多传统佳节中就潜藏着龙元素,在不经意间展现着龙的神风异采,比如农历二月初二的春龙节,民间谚语有:“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土生土长”的中国龙除了讨咱们国人的喜欢外,也被许多邻近国家欣然接受。早在唐朝时期,关于龙的文化和形象就已经远播到了当时的日本和韩国。

虽然龙在东方是一种瑞兽,但在西方则被想象成一只浑身披着鳞片、长着蝙蝠翅膀、有蛇一样的舌头、嘴里能喷火、长有带刺的尾巴、形如蜥蜴的怪兽。在中东地区,蛇和龙都是邪恶的象征,埃及的阿佩皮神就是冥界的一条蛇。在基督教里,龙是罪和异类的象征,并且很早就成为战争的标志,北欧的战士把他们的船头刻成龙头形。

汉字中的“龙”既可以表示中国的龙,也可以指西方神话中带翅膀的龙。但在英文里,中国的龙称为“Loong”,西方的龙则称为“Dragon”。在西方文化中,“Dragon”与中国龙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来源、神性和寓意等方面有天壤之别,“Dragon”是凶残、邪恶、祸祟的化身。

其实在国外,炽天使更接近于我国的龙,因为它可以往来于天界和人间,是布雨的天使。所以,不论从外形还是代表的意义上看,中国龙和西方龙都有着本质的区别。如果下次你碰见外国朋友称呼中国龙为“Dragon”时,你可以自豪地告诉他,中国龙可不是那个叫“Dragon”的大恶魔,而是“Loong”!它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中华子孙都是龙的传人。

◆凤凰

凤与凰在古代神话中原指两只神鸟,凤为雄鸟,凰为雌鸟。凰无冠或小或简,无凤胆(又称“鸳鸯思”),另外凤为三尾,凰为两尾。凤凰和龙一样,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是古人幻想的神鸟,它们身如鸳鸯,翅似大鹏,腿如仙鹤,是多种鸟禽集合而成的神物。自秦汉以来,龙逐渐成为帝王的象征,帝后妃嫔们开始称凤比凤,凤凰的形象逐渐雌雄不分,整体被“雌”化。

凤凰是“鸟中之王”,也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吉祥鸟,又被称为“太阳鸟”。在神话中,凤凰每次死后周身会燃起大火,然后在烈火中获得重生,并拥有较之以前更加强大的生命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凤凰涅槃”。如此周而复始,凤凰便获得了永生,故有“不死鸟”之称。

凤凰的形象非常高贵,它头顶美丽的头冠,身披五彩的羽毛,它和龙一样,被历代帝王当作权力和尊严的象征,凤冠、凤车等与凤有关的器物只有皇家和仙人才能使用。不过,后来凤凰也成为平民百姓的吉祥物,尤其在传统婚礼上,凤成了新娘礼服和头饰上的装饰,代表吉祥和喜庆。成语“凤凰于飞”出自《诗经》,原意为凤与凰在空中相偕而飞,现在多用来祝福新婚夫妇生活幸福美满。千百年来,司马相如的《凤求凰》被人们吟唱不已,他与才女卓文君“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的故事成为民间广为流传的爱情佳话,正所谓“一曲《凤求凰》,款款东南望,无限爱慕怎生诉”。

◆貔貅

貔貅是一种有着龙头、马身、麟脚,形状似狮子,毛色灰白,而且会飞的神兽。貔貅凶猛威武,它在天上负责巡视工作,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在民间,人们视貔貅为吉祥招财的瑞兽,它的口越大,说明挣的钱越多,肚子越圆,意味着装的钱越多。

◆龟

古人一直相信,龟背的纹理隐藏着天地的秘密,因此龟成为一种神秘而蕴藏着丰富文化内涵的动物。在古代,每逢重大活动,巫师都要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上爆裂的纹路来占卜吉凶。所以,人们称龟为“神龟”、“灵电”。在很多古代帝王的皇宫、宅院和陵墓里,都有石雕或铜铸的神龟,用来象征国运的久远。因为龟的寿命极长,所以人们多用“龟龄”喻人之长寿。

◆麒麟

早在周朝时,我国就有了麒麟的传说,《毛诗正义》中记载:“麟,麋身,马足,牛尾,黄毛,圆蹄,角端有肉。”传说中,麒麟性格温良,不履生虫,不折生草,与龙、凤凰、龟并称为“四灵”。麒麟喜欢帮助好人,对有孝道、积善的人特别照顾,故有“仁兽”之称。

历代帝王都爱麒麟,把它的出现视为国之奇瑞,以示自己皇威显赫,诏示清明。在故宫、颐和园等皇家住地和花园里,都能见到铜铸和石凿的麒麟。在民间,麒麟也很受重视。春节期间,江南各地的人们会抬着纸扎的麒麟到各家门前表演。另外,在我国还有麒麟送子的传说,人们一方面用麒麟象征有出息的子孙,另一方面也表示了祈望早生贵子、子孙繁荣的意思。

四大凶兽

上古四凶兽分别为混沌、饕餮、穷奇和梼杌,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它们是舜帝流放到四方的四个凶神。

◆混沌

传说中,混沌状如犬,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有两耳而不闻,有腹无五脏,行走而足不开。混沌虽然没有五官,却能够通晓歌舞曲乐。也有古籍记载说,混沌经常咬自己的尾巴并且傻笑,遇到高尚的人大肆施暴,遇到恶人却听从他的指挥。

饕餮据说是远古氏族缙云氏的不才子,它的不才主要体现在食量大,它见什么吃什么,以至于把自己的身体都吃掉了,只剩下一个大脑袋。饕餮代表人性中的贪欲,贪食为饕,贪财为餮。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饕餮爱吃、懂吃、会吃的形象越发深入人心,苏东坡在《老饕赋》中说:“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资深美食家喜欢把自己称为“老饕”,而“饕餮盛宴”指的是有很多美食的宴席、宴会。

◆穷奇

种称为“大傩”的驱鬼仪式中,有十二种吞食恶鬼的猛兽,其中就有穷奇。

◆梼杌

穷奇大小如牛,外形像虎,披有刺猬的毛皮,长有翅膀,叫声像狗,靠吃人为生。传说中,穷奇是抑善扬恶的恶神,但它也有为益的一面。在一

《神异经·西荒经》中有云:“西方荒中有兽焉,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搅乱荒中,名梼杌。”相传,梼杌是北方天帝颛顼的不才之子,“不可教训,不知诎言,告之则顽,舍之则嚣,傲狠明德,以乱天常”。后来,梼杌被用来比喻顽固不化、态度凶恶的人。

猜你喜欢

瑞兽饕餮神兽
桃源刺绣瑞兽纹样的提取与设计运用
山海经之凶兽狍鸮
远道而来的瑞兽
——狮子
话说“神兽”不简单
如果《山海经》里的神兽被唤醒了?
饕餮吃掉了春天
Cлово месяца
浑沌之死
它就是饕餮
鎏金瑞兽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