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研究分析
2018-06-06柴立兵杨彩红
柴立兵 杨彩红
【摘要】临床当中关于腹痛症状的常用评价方式主要是以主观疼痛量表、腹部超声、腹部CT等为主,但是经常会因为患者的主观以及辅助检查等因素导致判断缺乏及時性。筛选急诊腹痛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构建一种行之有效、客观且简易的早期预警评分体系,不仅有利于提升急诊医师对于患者的诊断准确度、效率,同时还可以显著提升临床中对于高死亡风险患者的辨别能力,进而提升整体干预水平。对此,本文详细分析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
【关键词】急诊科;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R59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18)03-03-248-01
急诊科具备就诊患者数量庞大、拥挤现象严重等特点,在临床当中经常回发生紧急救治患者被延误治疗的现象,从而影响医院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医师延误对疾病的评估、诊断以及治疗会导致严重的不良结局的发生,腹痛患者在急诊当中的占比约为7%,属于急诊当中较为常见的症状,同时诊断结果的差异性较大,存在良性疾病也存在威胁生命的恶性、急性疾病。因为不同的腹痛疾病因素而导致的临床特征存在相同点,这也导致急诊医师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从而明确疾病。对此,探讨急诊腹痛症状早期预警方法具备显著现实意义。
1急诊腹痛患者的病情判断参数
相关研究发现,白细胞计数可以有效的预测出患者所存在的腹痛病情,在该研究当中,总共选取了近500例在急诊科就诊的腹痛患者,并根据疾病类型将所有患者划分到了外科疾病、非感染性内科疾病、感染性内科疾病以及功能紊乱四个组别,并以感染性内科结合外科疾病作为严重病情,并将严重疾病患者和非严重疾病进行对比[1]。研究结果发现,所有的患者均存在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同时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在不断提升时患者的病情也在不断的加重。严重疾病组的患者存在淋巴细胞减少、嗜碱性粒细胞减少的症状,中性粒细胞的计数明显提升是严重病情患者相对较为独立的一项预测因子,中性粒细胞的计数量超过了9.0×109/L以及淋巴细胞减少超过了1.4×109/L时,患者的严重病情的诊断特异性达到了94.8%,但是敏感性并不高,未达到30%[2]。通过这一研究结果,可以基本明确腹痛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计数三个方面的数据,并根据淋巴细胞的减少、嗜酸性粒细胞的减少以及中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多作为病情严重的判断依据。
2急诊腹痛患者手术鉴别和病情评估
在急诊外科当中急性腹痛症状是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同时这一症状所可能发生的疾病跨度较大,病情差异明显、临床风险差异也比较高。对此,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划分判断是临床中重要的任务之一[3]。
对于急诊腹痛患者的手术适应症鉴别而言,血浆D-Dimer的水平对于鉴别手术、保守治疗的腹痛症状具备较高的临床价值,相关研究选取300例急诊非创伤性的腹痛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发现所有具备白细胞计数超过14200/mm3、D-Dimer水平超过1.6μgFEU/ml条件的患者均属于手术治疗的敏感性较高的患者,同时ROC曲线之下的积分分别为0.82与0.62,这也可以基本明确D-Dimer鉴别的作用明显超过了白细胞计数水平[4]。另外,急诊的腹痛患者血浆D-Dimer水平和白细胞的计数存在明显的正相关特征,血浆D-Dimer水平和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腹痛患者方面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也有研究通过设计简要的预测标准对急诊腹痛并发腹泻的患者实行手术干预的鉴别,其结果发现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主要是以年龄超过40岁、持续性疼痛、腹膜炎为主,通过进一步的递归分割因素分析之后,预测方式包含了2个变量,一方面是年龄、另一方面是疼痛的持续性。对此,对于急诊腹痛患者如果满足上述的两项因素,则需要及时考虑手术治疗。
对于手术病情的严重程度评估而言,近些年研究最为激烈的便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这一评分是当前临床早期评价患者遭受致伤因素影响之后机体遭受的炎性反应严重程度所普遍的危重病评分方式,其标准主要是根据美国华盛顿脓毒症会议所制定的评估标准,内容主要是以:1、体温超过38℃或低于36℃;2、心率超过90次/min;3、呼吸超过20次/min;4、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32mmHg;5、白细胞计数超过12×109/L或低于4×109/L;6、不成熟中性粒细胞超过0.1[5]。该评估方式可以应用在多种疾病的预后预测以及严重程度评价。今年来关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的应用主要是在于急诊腹痛证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有研究借助非手术与手术患者的对比研究,其结果发现手术治疗患者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相对于非手术患者存在明显的差异,同时手术患者的住院天数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评分结果呈现正相关。由此可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评分方式可以作为急诊腹痛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预后预测的有效工具之一。
3非特异性腹痛
非特异性的腹痛是临床当中关于急诊腹痛患者的一种常见性的诊断结果。国外有许多关于这一内容的研究,以某研究为例,该研究借助回顾性的方式进行分析,并调查在一年当中到急诊并就诊的腹痛患者作为案例,其中有3%的患者被诊断为非特异性的腹痛[6]。同时,在跟踪调查12个月之后,其中有8%的患者因为再次发生腹痛而到急诊就诊,其中有80%以上的患者腹痛发生次数超过2次。在通过分析之后,该研究结果中有24.1%的患者判断为特异性诊断,其中以胆石症、阑尾炎、胃肠癌作为主要诊断结果,其中有多数患者在此诊断是被判定为非特异性腹痛,这一批患者当中有63%的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其余采取特异性治疗(抗生素治疗)。由此可见,因为腹痛而再次就诊的患者当中有一部分患者会被判定为特异性诊断,这一批患者一般是以胆石症、阑尾炎中为主,临床中应当提高警惕。
4总结
就目前而言,血白细胞计数、血浆D-Dimer水平、高龄、持续疼痛、腹膜炎等均属于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主要鉴别因素,但是因为单独的鉴别准确性较低,在今后仍然需要向着多风险因素联合评价的方向发展。在今后实际工作中,急诊医师一方面需要根据临床经验不断的分析和判断急诊腹痛患者所可能呈现的疾病类型、症状特征等因素,提升医师对于急性腹痛患者的早期识别能力,从而提高临床干预水平,杜绝风险事件。
参考文献
[1]孙怡君,乐邱琴.急诊腹痛患者分诊误诊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z1):301-303.
[2]褚庆民,吴伟,张小朵.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临床分析[J].广东医学,2017,38(16):122-123.
[3]郭芝廷,金静芬.急诊危重度指数与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判别模型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94-598.
[4]陈冬梅,翟玉翠,皮红英.基于英国早期预警评分对急诊护理工作量的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6,16(5):311-313.
[5]蔡新妤,蒋林,曹静.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评估内科急症患者护理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4):26-28.
[6]张卫英,赵丽.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多发伤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6,23(s2):23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