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突水平对ADHD儿童干扰控制的影响
2018-06-06吉力
吉力
摘 要:使用STROOP范式考察随着冲突水平的不断增加,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成绩会表现出怎样的特点。结果发现,冲突水平对于正常儿童,冲突水平的增加对抑制水平的影响不明显。但对于ADHD儿童,冲突水平在较低干扰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时,其干扰效应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冲突水平的继续增加,ADHD儿童的抑制水平有所下降,即,当冲突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干扰效应量显著降低,其抑制水平有所增加。因此,冲突水平对ADHD儿童干扰控制的影响,取决于冲突水平,当冲突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编码干扰反而有利于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水平。
关键词:ADHD 冲突水平 抑制水平 干扰控制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01(c)-0213-02
1 ADHD概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命名的。这样的儿童,大多表现为多动,不安宁,难以调节和控制某些外部活动状态,情绪不佳,与周围人际关系不良。因此,很自然地会使某些家长和教师将学生的爱动与不守纪律、品德不良等联系起来。这一领域最有名的学者巴克利认为,这类儿童缺乏抑制行为的能力,他们不能制止自己不做那些不应该做的事,一旦他们做了某些行为时,他们就不能停下来。特别是在复杂的环境中,如课堂有许多刺激,儿童不能抑制他们对各种光、声音刺激的反应,所以他们看起来总是无休止地动并且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活动上。
2 ADHD干扰控制研究
干扰控制指的是个体抑制对与目标行为存在某种竞争的行为、抑制减缓目标行为的速度的千扰行为、或是抑制某种会对当前的工作记忆的运作产生干扰的内在刺激,从而保证目标操作得以执行。ADHD的干扰控制研究所使用的任务范式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任务范式是STROOP任务和Flanker任务。
3 问题提出
使用色词STROOP,基本上都能发现ADHD的缺陷,但使用数字STROOP则发现ADHD没有缺陷,而使用图片STROOP,则又发现ADHD存在缺陷。本研究认为,干扰反应和目标反应之间,存在一个反应优势比,干扰反应比目标反应的优势程度越大,抑制越困难,只有当优势比达到一定程度,STROOP才能区别ADHD和正常儿童。因此,设计一个实验,考察不同干扰刺激/目标刺激的优势比对ADHD的STROOP效应的影响。之前的研究表明,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表现随着任务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现,那么,随着冲突水平的不断增加,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表明,又呈现怎样的特点呢?
4 实验
4.1 被试筛选
70名被试来自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小学,年龄11~13岁。由班主任老师依照提供的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诊断标准,根据平时观察,提供一份被试名单,包括注意力障碍的学生35名以及没有注意力障碍的学生35名。
其中实验组被试男生29人,女生6人,对照组被试男生29人,女生6人。先对所有被试分别进行瑞文测试,参照瑞文成绩,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在年龄、性别、智力水平在整体上没有显著差异。
4.2 实验设计
实验使用STROOP范式考察ADHD的干扰控制。STROOP任务范式的优点之一是能比较便利地同时观察到促进和抑制两项指标,因而被广泛使用-。其中,通过比较一致和中性条件来考察促进效应,比较冲突和中性条件来考察抑制效应。一般来讲,一致条件下的反应时比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时更快、且精确性更高,这便是促进效应;冲突条件下的反应时比中性条件下的反应时更长,且精确性更低,则是抑制效应。干扰刺激相对于目标刺激,具有相对的加工优势,比如,干扰刺激是语义目标刺激是颜色,干扰刺激是字体目标刺激是数字。本实验目的是研究干扰强度对儿童ADHD干扰控制的影响,即随着抑制需求的不断增加,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成绩会表现出怎样的特点。
本实验设计为数值大小判断任务,在屏幕中央呈现两个数字,要求被试判断左边的数字大,还是右边的数字大。分为冲突条件(大数字的形状较小,小数字的形状较大)、一致条件(大数字的形状较大,小数字的形状较小)和中性条件(两个数字的形状一样大)。
操纵两个数字的形状大小差异水平,分为低差异(大小比例2∶1)、中差异(3∶1)和高差异(4∶1)。因此,冲突条件和一致条件的任务都分别包含3个水平。两个数字的数值大小差异固定为2,数字组合包括:1-3,2-4,3-5,4-6,5-7,6-8,7-9。
被试将左右手的放在键盘上的F和J键上,屏幕中央会呈现一个“+”字,实验过程中被试需注视屏幕中央的“+”字。每个“+”字之后,会出现两个数字,被试需要判断两个数值的大小,当左侧数值大时,按F键,当右侧数值大时,按J键。实验过程中,数字呈现时间比较短,被试需要将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中央的“+”字上,并快速、准确的按键。准备好后,按空格键开始。正式开始前,被试先做一组练习熟悉实验过程。然后正式开始实验。冲突项目、一致项目和中性项目,混合在一起,随机呈现。共分3个block,每个block包括42个刺激对(三种大小比例的刺激对各出现14个),共126个刺激对。每个block之间,允许被试休息。
4.3 实验结果
由于该小学的条件限制,以及学生的实验情况,有一部分数据无效,最终得到对照组有效数据21组,实验组有效数据26组。将冲突条件下的成绩减去一致条件下的成绩,作为被试的冲突效应量指标。各项测试有效数据录入计算机,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进行分析,方差分析表明: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45)=0.739,P=0.394;条件主效应不显著,F(2,45)=1.768,P=0.176;组别和条件的交互作用显著,F(2,45)=3.954,p=0.023。事先检验表明,在低水平和中水平干扰之间,交互作用不显著,F(1,45)=1.511,P=0.225;在中水平和高水平之间,交互作用显著,F(1,45)=8.013,P=0.007。继续对比中水平和高水平之间的差异,分别对两组被试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ADHD组在中水平条件下的效应量显著高于高水平,t(25)=3.258,P=0.003;对照组在两个条件之间没有差异,t(20)=0.913,P=0.372。结果表明,当冲突水平从较低水平增加到中等水平时,两组被试的效应量都没有明显变化,但是,随着冲突水平增加到高水平,对照组的效应量没有明显变化,而ADHD组的效应量显著的降低了。
4.4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当冲突水平增加了一定程度时,其抑制水平反而有所提高,即效应量降低了。通过这一结果可以发现,对于正常儿童,随着冲突水平的增加,对抑制水平的影响没有明显变化。但對于ADHD儿童,随着冲突水平的增加,他们的抑制效应量呈现出有意思的变化。但冲突水平在较低干扰的基础上有所增加时,其干扰效应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冲突水平的继续增加,ADHD儿童的抑制水平有所下降,即,当冲突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干扰效应量显著降低,其抑制水平有所增加。而当冲突水平增加到高水平时,ADHD儿童表现出的抑制效应量有所降低,这似乎干扰控制缺陷有所矛盾,这可以通过认知能量模型进行解释。Sergeant提出的认知能量模型认为ADHD在认知机制、能量机制及其执行功能的控制系统三个水平上均受到影响,ADHD儿童可能分别在这三个水平上都存在着不同的缺陷,但其主要缺陷是与认知能量模型的高级管理机制相联系的三种能量库。其中,激活和努力,尤其关系到ADHD的执行功能抑制假说,激活库对于一个活动反应的抑制而言是必要的,对于ADHD的去抑制解释极为关键。认知能量模型强调ADHD同时受到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个加工过程的影响。ADHD的抑制缺陷取决于被试的状态,和对即将发生的任务的能量分配。由此可以得出结论:ADHD儿童在能量激活上有所缺陷,随着冲突水平的持续增加,反而有利于ADHD的能量调节,从而表现出更好的抑制水平。这说明,ADHD的干扰控制,受到其冲突水平的影响。
综上所述,冲突水平对ADHD儿童干扰控制的影响,取决于冲突水平,当冲突水平增加到一定程度,编码干扰反而有利于ADHD儿童的干扰控制水平。
参考文献
[1] 刘豫鑫,王玉凤.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特点的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2(6):389-392.
[2] 徐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过去、现在与将来[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9(3):23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