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一些理解
2018-06-06秦珂华
秦珂华
一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们暂且关注前半句,即“源于生活”的命题,试着讨论一下,怎样把生活作为曲艺创作的“源”,让这“源头活水”汩汩流淌,进而汇聚成磅礴江河、浩瀚海洋。
为获取艺术之源、真情实感,就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这首先就涉及一个怎样扎根的问题。“扎根人民”不是连根拔起之后的重新栽种,“深入生活”也不是脱离生活之后的再次融入。理解上人为割裂作者与生活的血肉联系不可取。
“开豪车、住豪宅、雇佣保姆”的生活不是老百姓的生活节奏;关注“柴米油盐、锅碗瓢盆、升职加薪、车款房贷、接送孩子、看病排队”才是普通人的日常旋律。浮于表面,浅尝辄止不是真正的深入生活。
假使作家一年360天漫步在慕尼黑湿润的街道上、徜徉在威尼斯水乡柔美的夜晚里,只留出5天“体验生活”,即便绞尽脑汁、敲骨榨髓,又怎么可能攥弄出“这半拉给你,没核儿”“糖掉了,牙在上面粘着呢”“挠挠”这样的贴近百姓生活的金句!闭门造车,不可能出门合辙,坐而论道,不可能悦服众人,纸上谈兵,不可能出奇制胜。
媒体时代,造就名人效应。人有了名气就容易被隔离,这是外部因素,而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内部因素。如果满脑子是名利场上的拼杀肉搏,又怎有余暇静下心来写文章?文艺工作者,首先是人,是普通人,是“人民”的一份子,要乐于置身真真切切的生活包围之中,要首先能够沉下来了解体味普通人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才可能有提炼自生活而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
扎根人民,深入生活就是要把自己用生活点滴的细沙埋起来。这个过程中,创作者本身应该也是一粒细沙,埋起来,静下来,生存环境安静些,内心状态平静些,创作态度冷静些,不近喧嚣,不争名利,相信待黄沙吹尽之时,是金子总会发光。“续二斤白梨”“钓鱼赶上这拨儿”“粮本掉了”,这些创作并不靠凭空的灵感闪现,而是创作者“普通人生活”的凝炼。好好生活,真诚地做个有心人,熔铸曲艺艺术真正精髓和风骨的佳作才可能应运而生。
追求品质生活本来无可厚非。如果把普通生活比作水,把创作者比作鱼,把高端生活比作岸,那么,当我们有条件“上岸”的时候,最起码也要做个“两栖动物”,才不会忘了“水”的本来滋味。
二
根扎在哪里?答曰扎根人民。“人民”是个政治概念,《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根据毛泽东思想,现阶段“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由此可见,“人民”涵盖的范围极其广大,是个庞大的范畴,是沃野千里、是绵延群山。而一个作者是一棵树,一棵树的根系不可能同时覆盖山顶与山脚,也不可能同时占据平原与峰峦。那么,作者的根生在哪里就应该扎在哪里,这是指地域;长在哪里就扎在哪里,这是指领域。
曲艺是说唱故事的艺术,这是从艺术本体上定义,从内容上也应对其有所定义,说唱市井文化、百姓民生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无论英雄侠义、才子佳人题材,还是志人志怪、公案传奇题材,脱离内容上应当坚守的本体,向上庙堂文学、向下低级趣味,都不应算是曲艺。舞台艺术是座山,那么曲艺不在山顶,不在山脚,正在半山腰。艺术形式和艺术特质,决定了我们擅长表达的内容题材,向上向下不是不可以,而是极有可能费力不讨好。“山腰”不是一点,而是绕山一周的环形地带,这个环形地带是由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领域的行业特质、不同人群的审美喜好、不同曲种的艺术特征所共同组成。
不同地域有不同地域的文化特征。北方人更喜评书、相声,中原人更爱琴书、快书,南方人更好道情、渔鼓,二人转那是东北特色,秦腔那是西北风韵,非让南方人学写二人转,实在是事倍功半。不同行业领域有不同的专业知识、行为规范、行事规则。不懂医疗,怎么写《急诊科医生》,没接触过政法工作,怎么写《人民的名义》,不懂金融,怎么写《猎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术业有专攻,能够钻研、专长一个领域一种职业一类题材的创作,写出精品,已经不易,何必再求大而全。每个作者致力于自己熟悉的领域深耕细作,各行各业全国各地的作品汇聚在一起,便构成了曲艺艺术的精品百花园。
繁荣才会有市场细分,反过来说,市场细分是繁荣的一种表现。唐代较为流行的曲艺形式(或说曲艺的早期形式)曲子词,就出现了“咏民俗、咏情爱、咏世态、咏时事、咏边塞”五个类型化的内容;宋代说话艺术形式“小说”也有类型细分,《醉翁谈录》例举出八类,分别是“灵怪、烟粉、传奇、公案、朴刀、杆棒、妖术、神仙”。当今的影视剧也有多种类型,如谍战、商战、言情、武侠、宫廷、偶像、医疗、反腐、校园等等,每种类型都有代表性作品,也吸引特定类型的人群。严格意义上讲,我们当下的曲艺创作还没有出现内容上的类型细分。
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擅长领域,让儿童剧作家写年代剧,吃力。同理,不同曲种有不同曲种的技术规范,让相声作家写评书,费劲。
“一棵树结七样果”,这怎么可能呢?曹雪芹终其一生仅一部《红楼梦》传世;章金莱自曾祖始几代人演绎一个角色……“一专”已不易,轻言“多能”不可取。究竟把根扎在哪里,以己之心度己之质,适合在哪里,就在哪里,不求大而全,追求小而精,在自己的领域深扎下根,汲取养分,慢慢成长。一棵树,扎根一地,结果一种,不失为一种执著的追求。
我们不能全然否认全能型作家的存在,但那毕竟是少数。
三
扎根为了什么?为了汲取营养。多吃草、才能挤出奶。草是什么,草是生活的养分,是酸甜苦辣、生老病死、是委屈、是心酸、是畅快淋漓、是怡然自得,奶是什么,是人人心中有,人人口中无的那部分,是作者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理念、价值观。
套用“千金点子四两词”的说法,我们说,千金的思想,四两的技术。作者根植于生活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不断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经过艺术提炼传达给受众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思想精华。
深入生活,才可能追求创作主题的深刻。深入生活,就必须接受生活的洗禮和锤炼。没有生活的作品便是空中楼阁,难以经得起检验。所谓“曾益其所不能”,“所不能”就是生活赋予我们的财富,就是我们需要向生活汲取的养料。美学家杜夫海纳说:“艺术作品只能通过呈现为感觉的东西才能产生出来,并且也只能通过对感觉的呈现,才能容许我们把它作为一个审美对象来理解。”只有深入地生活,深刻地体验,那种所谓“感觉”的东西才能更加真切、更加立体、更加鲜活、更加感人肺腑。
深入进去体验之后,还需要跳脱出来沉思。置于生活琐事包围之中,被生活牵着鼻子走,不是真正的深入生活。“长歌当哭”必在痛定之后,唯有痛定思痛,用旁观者的冷眼审视自己审视生活,不仅“站在桥上看风景”,更要做风景画外人看自己,这样才能进入意境超验层面,才能提炼出富有哲思的主题,才是超越人类特定经验领域的形上至境。
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尽管我们立足一点汲取养料,但我们的作品却要尽可能地传达一个普遍的真理、一种共通的情感。这就需要围绕一点将来龙去脉、内涵外延、表象本质搞清楚、吃透彻。广泛地吸收采纳,有助于作品更宽厚、更有张力。
深入进去“憋气”,跳脱出来“审视”,张开嘴巴“呼吸”,这样打造出来的作品才有深度高度广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于生活”的问题解决好了,“高于生活”的问题便可以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