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南澎列岛保护区“站在这里,可以看到海豚”
2018-06-06海洋与渔业孔一颖
■ 文|《海洋与渔业》记者 孔一颖
根据媒体报道,今年 4月,汕头大学海洋生物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下称“南澎列岛保护区”)附近海域进行鲸豚基线调查时,发现大群正在觅食的长吻真海豚,数量约为500到600头之间。
“的确,近几年的 3月至 5月间,海豚会都在这一带频繁活动,运气好的话,站在这个窗口就能看到海豚了。”4月 19日,《海洋与渔业》记者实地走访南澎列岛保护区,该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杨泽鹏指着办公室侧边的窗户对记者说。
“我们搞保护区,要懂得保护区保护的是什么。”
从海豚近几年在南澎列岛保护区出现的频次看,是否该保护区重点保护的物种就是海豚呢?答案是否定的。
资料显示,南澎列岛保护区位于南海东北端与台湾海峡西南端交汇的广袤海面上,地处福建、广东、台湾 3省及东海与南海两海的交汇处,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总面积为 35679公顷。根据环保部最新遥感监测结果,保护区内基本没有人类活动。目前已发现的海洋生物有 1308种,主要经济鱼类、虾蟹类、贝类和藻类 772种;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中华白海豚和鹦鹉螺 2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绿海龟、江豚等15种,广东省重点保护重点动物有驼背鲈、鲸鲨等8种。
与此同时,南澎列岛保保护区有脊椎动物314种,是广东乃至全国沿海海域脊椎动物的高聚集区之一;其还具有典型的、南中国海独特的上升流、海岛、海藻场和珊瑚四大生态系统,其中上升流生态系统和珊瑚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具生命力的四大海洋生态系统。
“所以,我们保护区要保护的不仅仅是重要珍稀濒危野生动物,还要保护他们的栖息地、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保护丰富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及复杂的生物群落。”杨泽鹏说。
“监测是开展一切保护工作的基础,监测的数据能带我们看清方向。”
明晰保护对象后,将面临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开展保护工作。杨泽鹏见证了保护区的成长,他告诉记者,监测工作是开展一切保护工作的基础,监测数据的获取和应用都非常重要。
前几年,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每两个月都会出海进行资源环境监测,除了监测水质外,还会在试验区投饵,通过饵料变化来判断生态系统的好坏。并与当地摄影家协会形成合作关系,定期请摄影师潜入水底拍摄,观察水下生物生长情况。
在数字化普遍应用的今天,保护区管理局也“升级”了监测手段,如在保护区中澎岛附近安装自动监测水质系统,1个点位定时监控 4个指标,包括溶解氧、pH值、温度、盐度等指标,可实现自动监测水质。
此外,管理局还与汕头大学和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分别开展了《广东南澎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环境研究与保护规划编制》和《南澎列岛海洋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珊瑚礁生态系统调查》等项目;与汕头大学合作开展《广东南澎列岛潮间带贝类生物多样性研究》项目等。
这些监测数据和科研成果将成为保护区的第一手资料,为日后资源保护与管理、开发与利用提高科学依据。
“科普和宣传是长期工作,现阶段,我们也看到了一点点成果。”
如果说监测水质和资源环境是开展保护工作的基础,那宣传和科普则是为保护工作“保驾护航”。执法治标,换群众理解才能治本。
这些年,保护区的宣传和科普工作也从未敢松懈,在占地面积约 1825平方米的保护区管理局内可以看到,配套的展厅、标本室、会议室等科普场所已占 803平方米,400多个海洋生物标本在此被有序陈列。
“我们每年宣传册要发放 5000余册。”杨泽鹏说,此外,管理局每年还会联合汕头市南澳县教育局、县科协等有关单位开展“‘南澎杯’科普征文比赛”、“科普知识进社区”、“防灾减灾科普知识进校园”、“南澳县全国科普日联合大行动”和“走向海洋”等主题科普活动,以海洋科普知识、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为主要内容、以群众喜闻见乐的方式,积极引导广大社区群众参与到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来,有效地提高了社区群众的海洋保护意识。
当前,南澎列岛保护区管理局已获得“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关心下一代科普教育实践基地”、“汕头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汕头市海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等命名。
通过这几年的大力宣传和科普,当地群众对保护区的认识不断加深,对海洋环境保护的意识也得到了提高。许多渔船在作业时都自觉绕开保护区;渔民误捕濒危水生野生动物也自觉放生,发现搁浅水生野生动物能自觉联系保护区等相关部门。
如今,南澎列岛保护区资源环境得到有效保护。据介绍,2017年以来,保护区受陆源污染物污染轻,海水清澈,仍然保持原有的自然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水质达到国家规定的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综合评价为无要素超标;生物多样性特征突出,资源得到有效休养、生息繁衍,水生野生动物资源、重要经济品种得到有效保护。从渔获组成的情况来看,比例、资源密度都较稳定,生物资源情况连续几年保持稳定,这片海域得到了长期保护和有力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