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基于全国63所院校的调查分析
2018-06-06方千华王家宏贾明学
方千华,王家宏,季 浏,贾明学,王 雷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基于全国63所院校的调查分析
方千华1,王家宏2,季 浏3,贾明学1,王 雷1
1.福建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117; 2.苏州大学 体育学院, 苏州 215021; 3.华东师范大学 体育与健康学院, 上海 200241
课程学习是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中心环节。为全面了解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基本情况,通过访谈、问卷、研讨、座谈等方式调研了63个培养单位,从培养单位视角综合考察了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教材建设的课程建设情况,从研究生视角分析了课程选择、课程满意度、教学改革、课程考核、社会评价的课程学习现状,发现研究生课程教学内容相对陈旧化、缺乏前沿性与国际性、课程深度不足、教材建设滞后、运动技能类课程偏少、跨学科专业选课率低、课程教学与科学研究的结合不够紧密、课程监控与管理制度的执行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提出实施能力本位下的课程设置理念、建设符合体育学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提升研究生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把握教材编写的共性与个性统一、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凸显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差异性、深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合作等建议,为推进新时期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改革,提升培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课程建设
1 前言
建设体育强国是我国体育事业改革的终极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体育强国梦的支持,需要把体育事业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大格局中去谋划,需要更新体育观念,推动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的协调发展[16]。这一系列体育强国建设路径的实施均需要高层次体育专业人力资源的支撑。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位于我国体育专业教育体系的顶端,是衡量体育教育发达程度和体育科技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体育强国所需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主要来源。
纵观新中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从最初完全依赖苏联专家到现在立足国内,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体育学学位授权体系,肩负着为国家体育事业提供高层次人才、促进体育学科建设与发展、全面提升高等体育教育整体水平的重要使命,成为推动体育科技进步的重要力量。作为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课程体系建设因直接关系到研究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进而在研究生培养环节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淡化专业、强化课程是目前全球大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趋势[22],《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是适应教育内涵发展、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对于全面提高育人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要“聚焦课程改革的关键领域和主要环节,针对制约课程改革的体制机制障碍,集中攻关,重点推进”,而且“应当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7]。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虽然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体系,曾为我国社会和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而建设“体育强国”的新时代背景又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课程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课题组实施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学术学位)课程建设调研工作,旨在通过全面了解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借鉴发达国家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有益经验,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与策略,为推进新时期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改革和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资料法
为全面了解和系统掌握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通过国家图书馆、部分高校图书馆等学术资源库,查阅了大量关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资料,包括专著、学位论文、期刊论文、教材以及相关政策性文件等;同时获得了全国63所高校(表1)不同类型的培养方案213份,其中体育学博士研究生43份,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170份。
此外,课题组还搜集到36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报告(其中体育院校10份、师范院校17份、综合类院校10份),源于2016年12月~2017年3月期间各调研院校撰写的培养单位学术学位研究生课程建设报告。
表1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调研院校类型及名称统计
2.2 问卷调查法
依据全国一级学科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调研提纲和征求意见会上专家们的问题与建议,经过广泛征询和反复修改,最终设计和完成了4种类型的问卷,即《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博导卷)》、《体育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硕导卷)》、《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博士生卷)》、《体育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调查问卷(硕士生卷)》。主要围绕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教学、教材建设、教学管理5个层面对博士生导师、博士研究生、硕士生导师(学术型)和硕士研究生(学术型)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调查。调查时间为2017年2月~2017年3月,以全国63所院校为对象,共寄出问卷3 635份,收回56所院校的调查问卷3 502份(表2)。课题组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完成了《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表2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
2.3 专家调查法
课题组分别在福建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吉首大学和上海体育学院组织召开了5次调研工作布置会、课程建设座谈会和征求意见会,共征求了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63所高校300多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11月在南京师范大学召开的“全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及课程建设研讨会”,全国79个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单位(含21个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负责人、导师代表共计130多人参加,主要围绕课程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典型案例剖析、发展方向与建议等议题展开研讨,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体育学课程建设改革的基本思路。
2.4 比较分析法
为了充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课题组不仅通过国际知名大学网站了解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5个国家体育学研究生培养与课程建设资料,获得了5个国家体育学部分专业课程设置情况;而且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访谈了国外体育学科相关导师及有留学背景的国内导师20多人次;搜集到国外37所高校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案例,并与我国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重要借鉴。
表3 国外体育学研究生培养高校信息表
3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背景与策略分析
3.1 体育强国建设对高质量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体育强国战略的提出使我国体育事业站在一个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同时也为“科教兴体”、“人才强体”战略提供了政策支持。当今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看,建设体育强国需要全面提升国民体质健康水平、实现以“三大球”为标志的竞技体育均衡发展以及强化国家的办赛和参赛能力等多方面内容[9]。在当前科技引导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上述事业的发展无一不需要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支持。纵览世界体育强国的发展历程,其体育强国地位的确立始终伴随着国家高等体育教育的兴盛。高等体育教育通过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育科学研究、传承创新体育文化以及对我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提升作用,体现了其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推动作用[26]。
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体育专门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回顾历史可以发现,自1953年东北师范大学招收第1位体育专业研究生至今,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工作已经走过了65年的时间。期间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经过4次学科目录的调整,12批次学科专业的增设(图1),截止到2017年年底(第12批次按照公示结果统计),已有体育学博士学位授予点26个,硕士学位授予点130个(其中一级学科点81个、二级学科点49个)。从规模上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学科布点数量持续增多,学科专业领域、院校布局趋向多元,人才培养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然而,从已有研究看,在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体育科教实力薄弱,体育科技队伍服务体育事业不强等问题已经成为体育强国建设中的瓶颈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对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状况进行审视并发现和解决问题,已成为建设体育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图1 不同批次我国体育学硕士学位授予点增设情况
Figure 1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Batches of Master Degree Programs in Sport Science in China
3.2 课程建设是保障体育学研究生质量的内核
教育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体育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有赖于高素质、高层次的体育专业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已经形成了包括学术硕士、专业硕士、博士在内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已形成了以体育学一级学科为主,培养单位自设二级学科为辅的培养制度。从招生人数来看,体育学学术硕士研究生从1985年的185人,上升到2014年的3588人;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从1991年的2人,增长到2014年的297人;随着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社会发展对体育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也基本满足。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以往以体育师资为主,而且不同学科专业间的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培养模式都存在一定的趋同性和单一性,这难以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要求相适应,也不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与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尚存在较大差距。
图2 1986-2014年体育学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毕业生数和在校生数示意图
Figure 2. Number of Enrollment, Graduate and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Sport Science Academic Master from 1986 to 2014
随着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质量、课程设置、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在研究生课程体系中,课程内容由于关系着研究生知识、素质与能力的构建,因此,直接制约着课程质量。近20年来,由于规模发展对高等教育理念的影响,部分培养单位对体育学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点和主要任务认识不到位,对课程作用的认识仅停留在知识积累层面,在科研创新发展的质量观影响下,研究生课程教学与论文写作出现“一手轻一手重”的不合理现象。随着开放化知识时代的到来,传统模式下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手段、课程设置、教学效果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课程内容的滞后和脱节现象逐渐明显[2]。伴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越来越大,尤其是研究生课程普遍出现内容与本科阶段重复、难度差距不大等现象,教学内容不能紧跟社会经济发展,前沿性知识在课程内容中的比例不高,降低了课程的吸引力。尤其是“质量至上、内涵发展”、“立德树人、育人为本”等观念未能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表现为课程的基础性地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课程学习在研究生全面能力培养,尤其是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尚未发挥应有作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传输和传授,漠视学生个性和能力的培养等。在体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建设是核心,课程建设不仅集中反映了体育学研究生在知识、素质、能力等方面的基本要求,也凸显了新形式下对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重要意义。因此,需要新教育观念引领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建设,创新课程教学模式。
3.3 坚持立足本土放眼世界的课程改革路径
纵观欧美等世界体育强国,他们都把高等教育作为发展体育的基点,我国体育强国的实现也应该适当借鉴国外建设经验。发达国家体育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积累了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应当跟踪国外课程改革的最新动态,学习、借鉴国际经验,开展中外课程教材比较研究”。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需要借鉴发达国家体育学研究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促进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进一步完善。通过分析和比较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5个国家体育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发现美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基本按照“必修(核心)+选修”的模式设置课程,美国全国师范教育认可委员会(NCATE)对硕士研究生课程规定,学位课程中体育专业基础知识占50%,研究方法占15%;专业研究方向的课程比例占总计划的25%;50%专业研究方向为体育专业计划内的所修课程和应用性课程[17]。总体上,美国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可供选择的课程数量多,选修课重视博士生跨学科课程学习,博士生培养计划明确要求学生选修相关领域的课程或者辅修(第2专业研究方向)课程[28]。而德国在“博洛尼亚宣言”引导下,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已经全面完成从传统课程模式向欧洲统一模块化课程体系转变[29];注重思维与语言能力训练是德国研究生教育的传统理念,体育学科课程授课遵循研讨课(Seminar)为主,讲座课(Vorlesung)为辅的方式上,两者相互结合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也是其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之一。英国高校课程结构因校而异,甚至同一高校内不同院系的课程结构也不尽相同,通常可分为必修课程和“必修+选修”两种模式,跨学科课程设置和跨学科师资配备是英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相比之下,加拿大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数量不多,但对课程的选择和要求有特别规定;体育学研究课程信息量极为丰富,博士生必须进行大量课外阅读,并要求以论文形式完成课程作业;每门课程要提交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中进行口头说明和参与小组讨论。此外,加拿大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还表现出两个特征:课程设置的精细化和以生命科学类课程为主。日本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同样非常重视学生跨学科课程学习,高校在选修课课程设置方面也具有较大灵活性[11];在师资配备方面,除运动技能教师外,专业理论课一般由具有母学科学历背景的教授担任[10]。国际上,不少国家已把发展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驱动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加大投入和支持[1],国外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特征和基本路径对我国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需要不断探索和优化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课程体系,加快提高创新人才培养水平,为提高国家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4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现状分析
4.1 课程建设——培养单位视角
4.1.1 课程体系日趋稳定
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历史相对较短,从模仿和借鉴国外体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开始,经过60多年的发展,体育学研究生培养模式不断变革,各单位培养方案逐渐修正和完善,课程建设日益受到重视,体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日趋稳定。从调查情况看,各院校均能按照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目标和学位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形成各院校课程体系。其结构主要体现以下特点:1)课程体系结构日趋完善。各培养单位结合自身实际,通过培养方案对课程与教学进行了详细规定,70.6%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并结合专业方向设置二级学科课程;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部分方法类、工具类课程普遍按照一级学科要求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前沿课程普遍按照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设置。2)课程层次较为分明。各培养单位能够以一级学科为基础,硕士研究生课程注重基础知识和科研方法,课程知识面较广,难度适中,体现了专业性和技能性特点;博士研究生课程注重系统性、前沿性和原创性,课程设置数量较少,体现了学术型和创新性特点。硕士、博士课程体系的层次性主要体现在课程的理论深度(占70.6%)和课程内容(占57.4%)两个方面,从而避免了在不同教学阶段的内容重复和简单延伸。
4.1.2 课程内容趋于模块化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是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重要特征。调查显示,大部分院校研究生课程每1个学分对应16~20个课时。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36学分左右,博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左右。从课程模块看,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基本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以及专业方向课3个模块。其中,公共学位课为全校统一开课,如外国语、政治理论等课程;专业学位课为学科基础类课程,又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专业方向课程是学生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自主选修的课程,与研究方向紧密相关,并与学位论文紧密结合。从课程类别看,可将其分为专业类、实践类、方法类、外语类、学科前沿类和创新创业类6个类别。专业类课程又分为理论和术科两个类别,大部分院校重视专业理论课程,相对忽视专业术科课程;实践类课程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学术报告、科研会议、学术交流、助教等,各培养单位把实践课程作为研究生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并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方法类课程主要包括体育统计学、体育科研方法、专业文献研读等,各培养单位重视方法类课程建设(尤其是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人体科学两个二级学科),把方法类课程作为提高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在创新驱动转型的大环境中,创新创业课程日益受到各院系的重视,61.5%的培养单位表示很有必要设置创新创业课程。
外语类课程包括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课程,所有培养单位都设置了公共英语课程,58.5%的院校开设了体育专业英语,少数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在博士阶段开设了第2外语课程。另外,少数院校(武汉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积极与国外体育院系合作,开设了特色国际课程班,采用全外教全英语授课,如Motor Control and Sport Performance、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Training and Sport Performance、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of Common Related Injuries等课程。此外,各培养单位重视学科前沿课程的设置,开设的课程有《体育学科前沿问题研究专题》、《中外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动态》、《体育学研究进展》、《体育科学通论》、《民族传统体育学术前沿》等;同时,部分博士生培养单位还定期聘请海外名师、国内外资深专家进行系统授课,及时了解国内外研究最新动态。
4.1.3 教学方法多样化
教学方式方法是传授课程知识的途径。调研结果表明,任课教师能够采用多样化的课程教学方法,包括研讨(66.2%)、讲授(60.3%)、案例(41.2%)、现场式(22.1%)等(图3)。其中,研讨和讲授是研究生教学中主要运用的两种方法。博士生学习阶段,师生讨论与互动的教学方式得到广泛应用,利于激发博士生的探究兴趣,引导提前阅读文献,为论文选题做准备。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部分教师采用单一的传统课堂讲授方法,侧重于知识灌输传授,不利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4.7%的培养单位要求任课教师为研究生布置课后作业,以课后阅读和撰写小论文为主要形式;有29.0%的被调查院校开设了研究生在线课程,通过在线课程平台建设,实现了网络在线听课学习、课程辅导、作业考试、答疑互动,以及全过程实况跟踪测评和数据自动统计等全方位教学功能。
图3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统计结果示意图
Figure 3. Teaching Methods of Sports Science Graduate Programs
4.1.4 课程教学管理日益规范化
课程教学管理是课程建设水平的体现,各培养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在课程设置与审查、任课教师资格认定、教学质量监控、教改项目和精品课程建设等方面采取了相应措施。
在课程设置标准及审查方面,所有抽调院校教学管理部门均制定了课程管理规章制度,61.9%的院校制定了《研究生课程教学管理办法》,课程开设依据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框架标准,均对课程大纲、教学方式、考核方式等内容做出了详细说明;50.1%的抽调院校同时建立了研究生课程设置标准及其审查机制,35.6%的抽调院校设立了研究生核心课程和案例库建设项目,并给予相应的经费支持,以此更新课程内容,保障课程特色。还有部分院校(上海体育学院、首都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课程,鼓励研究生和教师参与国际合作项目,聘请海外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进行短期授课和讲学,提高课程的国际化水平,拓宽学生视野。但是,少数院校也存在着因人设课和课程内容重复等现象。此外,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和论文评价标准的差异性问题,成为大多数受访专家和各硕士点负责人普遍关注的焦点,并希望出台相关指导性意见。
关于任课教师资格,一般而言,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要求副教授以上或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而博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则要求具有正高职称或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大部分院校能够按照课程要求遴选任课教师,74.0%的抽调院校对研究生任课教师提出了学历学位要求,82.1% 的抽调院校对研究生任课教师提出了职称要求。而部分受访学生认为,这种较高的职称或学历要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会限制一些运动技能突出的教师为研究生传授术科技能课,建议放宽术科教师的任课资格。
关于教学质量监控。为了保障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切实提升教学水平和培养质量,88.2%的培养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其中,44.1%的培养单位依据学校相关教学质量监控体系,55.9%的培养单位根据体育学科特点,主要通过听课、检查、访谈、座谈、指导和评价等形式,以及对研究生课程建设、教学管理等事项提出意见和建议等方式,制定了各自教学质量监控指标体系。同时,有的院校成立研究生课程教学督导小组,通过每周随机查课、每月检查教师教案,以及把检查结果上报学院、与任课教师交流等方式,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监控。此外,培养单位主要采用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学督导组评价相结合的形式,对研究生任课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有59.3%的培养单位会根据评价结果对任课教师实施奖惩。
4.1.5 教材建设逐渐完善
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从调查结果看,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教材一般采用统一教材、讲义和自编教材。硕士培养单位的调研结果显示,25.1%任课教师采用自编教材,28.3%的任课教师采用统编教材,46.6%的任课教师采用自编与统编相结合授课(图4)。55.1%的任课教师反映,其所授课程“缺少合适教材”,43.6%的培养单位近3年未在教材开发上投入经费。博士培养单位的调研结果显示,76.5%的任课教师采用自编教材或自己准备授课材料,14.7%的任课教师采用自编教材和统编教材相结合进行授课,36.8%的培养单位近3年投入了专门的博士生课程教材开发经费。此外,部分培养单位负责人建议,应当加强硕士层面的统一教材建设,而博士层面的教材建设则不宜“统的过死”,应当充分发挥各学校的优势与特色。
图4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教材建设情况统计示意图
Figure 4. Teaching Materials Construction in Sports Science Graduate Programs
4.2 课程学习——研究生视角
4.2.1 课程选择范围不断扩展
关于课程学习计划,从调查结果看,体育学研究生一般入学2个月内,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经导师或导师组确认后,上报学校研究生(院)处。70.6%的抽调院校成立了研究生指导小组,导师组对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学习计划、实践活动,以及论文撰写进行整体把控,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为研究生营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促使研究生在博采众长中提高科研能力。调查结果显示,80.2%的导师会对学生选课提供建议,71.4%的学生表示,导师或指导委员会对自己的选课有帮助。
关于课程选择范围,从调查结果看(表4),各培养单位积极鼓励研究生进行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选修课程,70.7%的培养单位在学院内设置了跨学科选课制度,62.5%的博士研究生和67.5%的硕士生对院内跨学科选课表示满意;57.1%的培养单位设置了跨学院选课制度,62.4%的博士研究生和68.6%的硕士研究生对跨学院选课表示满意;只有26.0%的培养单位设置了跨校选课制度,65.7%的博士生和73.0%的硕士生对跨校选课表示满意。由此可见,从院内跨学科选课、跨院选课,到跨校选课,虽然各培养单位提供选课机会越来越少,但是,学生对不同类型选课的满意度却逐步提升。
表4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选择类别及其满意度统计表
除体育教育训练学外,其他3个二级学科的运动技术实践课程开设较少,89.6%的体育学博士生培养单位没有开设运动技术实践课,68.3%的博士研究生希望开设一定数量的运动技术实践课程,82.7%的硕士研究生希望系统掌握一门运动技术。
4.2.2 博士层次课程满意度高于硕士层次
课程的满意度是课程目标实现与否的重要参考指标。调查结果显示,61.7%的博士生导师和59.0%的硕士生导师对现有课程表示“非常满意”和“非常满意”(图5);56.9%的博士生和41.1%的硕士生对课程表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由数据可知,博士层面的课程满意度高于硕士层面的课程满意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体育学硕士生因招生规模连续扩张,在课程建设方面所产生的问题。总体上,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课程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和优化。
4.2.3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关于研究生参与课程教学改革,从调查结果看,各培养单位积极鼓励研究生参与教学设计、教学改革和教学评价,在课程方案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吸取研究生反馈的建议和意见,营造良好的民主学术氛围。但是,调查结果显示,仅有38.2%的学生参与了课程教学设计,35.0%的学生参与了课程教学改革,可见,研究生参与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效果并不理想。
关于教学互动与自主学习,调查结果显示,78.8%的培养单位鼓励任课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研讨教学等不同形式,凸显课程设计与实施的互动性。研讨式教学(66.2%)成为体育学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主要方式;其中,78.1%的学生表示,教师经常采用案例教学,51.6%的学生表示,课堂师生互动效果良好,52.6%的学生表示,通过良好的师生互动提升了自己的科研能力,58.7%的学生表示,任课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会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图5 课程满意度调查结果示意图
Figure 5 Results of Satisfaction Survey on the Program
关于课程改革平台建设,调查结果显示,27.9%的博士培养单位和29.0%的硕士培养单位建立了在线课程。在精品课程建设方面,仅有7.4%的培养单位在校级层面建立了精品课程。由此可知,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平台建设比较薄弱,任课教师对研究生精品课程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研究生在线课程和精品课程的数量和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4.2.4 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
从调研结果看,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考核评价形式呈现出多样化态势。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等特点,采用过程评价(17.6%,考勤和平时表现)、结果评价(11.8%,期末考试为依据)、综合评价(70.6%,兼顾过程和结果)等不同考试形式(图6)。在具体考核手段方面,除了公共外语、政治理论等公共必修课采用闭卷或开卷考试(8.8%)之外,其它专业课主要采用开放式考核方式,以提交论文或小论文答辩的形式(91.2%)为主,62.2%的学生表示,当前的考核方式能准确反映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另外,78.8%的学生表示,同意采用综合方式考核运动技术课程,包括笔试、语言表达、实践操作等。
图6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考试方式统计结果示意图
Figure 6. Assessment Methods for Sports Science Graduate Programs
4.2.5 社会评价相对较高
从调研情况看,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就业岗位较为宽泛,主要集中于党政机关、高等院校、中小学校以及企业单位,而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主要在高校就业。体育学研究生能够较好的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总体来看,毕业生对在校期间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方式等内容的满意度较高,但毕业生普遍建议,增加跨校选课、运动技术类课程、前沿性和方法类课程,缩减实用性不强的课程;用人单位对多数院校的体育学研究生评价较好,尤其是体育学博士研究生,同时也提出了诸如加强技能课程、提高科研能力、增设与中小学教学紧密相关的课程等建议。
4.3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本次调研,系统分析了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总体情况,发现目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质量基本能够达到研究生培养目标,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4.3.1 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前瞻性与国际性
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加强体育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今后的必然趋势。调查发现,只有45.6% 的博士培养单位和40.1% 的硕士培养单位开设了国际合作课程或与外国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有39.7% 的调查对象认为,研究生课程的前沿性“一般”、“较弱”或“很弱”。虽然有58.5%的培养单位开设了体育专业外语及个别全英文课程,但真正聚焦于科研能力提升的全英文课程很少。总体看,多数院校体育学研究生教学内容较为传统与陈旧,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行业实际需求存在较大差距,缺乏前瞻性与国际性。
4.3.2 课程深度不足,教材建设滞后
课程深度是衡量研究生课程学科化、专业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研究生课程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专深性,才能与本科课程区分开来,然而,当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尚不能满足研究生教育的精深度需求,课程内容浅显且层次性不强等问题尤为突出。58.4%的调查对象认为,课程深度“一般”、“较浅”或“很浅”,其中,教材建设滞后是影响课程深度的主要原因,任课教师自编教材或指定多本参考书目,课程内容较为宽泛,不利于课程深度教学。随着体育学研究生招生规模逐渐扩大,硕士生课程“本科化”、博士生课程“硕士化”的倾向更加普遍。研究生教育不仅是一个创造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训练学者的过程,课程深度不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目标[23]。因此,加强研究生基础课程教材建设,合理把握课程难易程度是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面临的重要问题。
4.3.3 运动技能类课程少,跨学科专业选课率低
运动技术的学习和传授是体育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显著特征。长期以来,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强调理论性课程,对于运动技能类课程的重要性有所忽视,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硕士生技能水平及其就业。培养单位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训练,而用人单位却普遍看重学生的运动技能,由此造成的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不一致现象在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由于体育学具有跨学科特征,其理论基础普遍来自于相关母学科,所以跨学科选课成为提升体育学研究生科研水平,扩展其知识面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调研情况看,综合类院校和师范类院校普遍较为重视研究生培养中的跨学科学习,开设了跨学科选修课程,而专业体育类院校对此则受到一定客观条件的限制,需要加强招募跨学科人才以及建立跨校间的选课通道。此外,体育学研究生来源多样,其母学科背景繁杂,既有来自自然科学领域,也有来自社会科学领域,但是,多数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是统一化要求,未能结合不同生源情况补充个性化知识;尤其是对于非体育专业学生,未能对其在体育技能课程、体育基础理论课程方面,形成明确而具体的学习要求。
4.3.4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存在脱节
课程学习和课题研究是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路径,也是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载体,两者相辅相成,从而达到教学过程与科研过程合二为一,教学过程科研化,科研过程教学化目标[21]。在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中,科学研究水平是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从课程调研情况看,有70.2%硕士生导师和92.6%博士生导师认为,科研方法类课程与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或非常重要的关系。但同时,有40%的硕士生和47%的博士生对当前开设的科研方法类课程的评价是“不满意”或“一般”。调查发现,在科研方法类课程上部分院校只重视了基础科研知识的传授,对选题、写作等具体能力的训练上针对性不强,导致科研方法的课程教学与科研水平提升存在脱节的现象。在这方面,上海体育学院的以科研论文撰写能力提升为核心,将科研方法课程分为基础方法类和与专业结合的方法类课程,涵盖英文论文撰写方法培训的模块化科研课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国际经验看,以科学哲学、研究伦理学、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学、写作等课程作为一个科研方法课程模块的做法已经较为常见,国内院校需要在这一方面加强探索与学习。
4.3.5 课程考核与评价的针对性不强
课程考核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主要包括平时考核和中期考核两种形式。从调研结果看,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考核形式多以论文和闭卷考试为主,课程考核存在形式化,难以客观全面衡量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实践能力,不能起到有效督促学生课程学习的作用。培养单位对学生的发展潜力、职业适应性、创业能力等关注不够,降低了评价的完整性,需要建立规范、严格的课程考核制度并严格执行。此外,体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和应用性学科,在4个二级学科中的研究生专业知识背景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部分学生来自体育类专业,而有的学生来自非体育类专业,没有专业技能基础,这便需要培养单位在课程设置,特别是运动技能类课程设置上进行区别对待。
5 国外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经验
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人才培养经验,是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途径。课题组比较和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5个国家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情况(表5)。整体上,这些国家虽然均采取自下而上式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高校拥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但高校之间在课程建设上存在诸多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必修+选修”的课程设置方式
“必修+选修”课程模式成为主要的课程设置方式。从硕士层面看,通过对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加拿大5个国家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考察能够发现,这些国家均以“必修+选修”课程模式为主,没有公共课和技术课;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又确立和实行了“模块化”的课程设计理念。因上述国家均实行自下而上的高等教育管理制度,高校拥有课程设置的自主权,致使各高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比例存在较大差异。比如,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体育管理专业硕士课程体系中必修课仅有7学分,选修课达到29学分,而佐治亚州立大学、西弗吉尼亚大学、东卡罗莱纳大学以及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则又以必修课为主[18]。必修课和选修课设置比例不同,体现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方法的差异。然而,调查也发现,这些国家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上有相同之处:所有课程均是围绕专业或研究方向开设专业课,并未开设任何公共课。这种课程设置方式,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所学课程的针对性与专业性。此外,在不同专业的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中,上述发达国家基本没有开设专业技术课,所有课程均为理论课。专业技能是最能体现体育学人才培养特征的知识体系,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等方向的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应当拥有其课程存在的必要性。然而,从国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看,普遍以偏重理论的技能学习或技能控制课(motor learning;motor control)来代替[25]。这种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应当与发达国家对国民从小开始普及体育俱乐部有较大关系。因为喜爱体育运动的青少年能够从小在体育俱乐部中训练,使得进入大学之前他们便普遍拥有了较为出色的专项运动技能,进而也成为各国将运动技能学习排除在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外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5 部分发达国家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信息
在博士层面,课题组仅考察到德国和美国的个别高校拥有明确的课程设置方案。通过对具有国外留学经历人员的访谈,得知国外体育学博士课程设置较为自由,以学生与导师商定的课程为主。以德国科隆体育大学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博士课程设置为例,专业学位博士和哲学学位博士课程设置差异明显。以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体育管理专业博士为例,其课程设置依然遵从职业导向,以培养和提升专业技能为主[12];从科隆体育大学的体育学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看,其科学研究又成为其唯一的课程目标;课程包含了科学哲学、科学伦理和知识管理3门科学基础课,以及多学科协同研究技能和主题研讨课[28]。
5.2 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的跨学科性
鲜明的跨学科性,是国外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师资配备的主要特征。从各分支学科的知识构成看,体育学知识体系主要包含母学科知识与体育专业知识,是不同母学科知识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英国、美国、德国和加拿大等国家的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说明跨学科特征明显;英国拉夫堡大学、德国科隆体育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也有相当比例的跨学科课程。本质上,这种跨学科课程设置可以视为对应体育专业的“母学科”知识,学习这些知识能够使学生奠定更为扎实的研究基础,培养广阔的研究视域,利于开展深入和系统的学术交流。此外,对跨学科课程设置也有相应的“门槛”要求,以美国为例,其跨学科课程设置标准为:1)由教学、领导和科研能力强的教师担任;2)涵盖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3)课程内容坚持多元文化历史观;4)课程学习注重学科基础资料、基本知识的累积;5)重点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8]。
从师资情况看,上述发达国家对研究生授课教师的跨学科知识背景要求也越来越明显。例如,从德国弗莱堡大学体育学院仅有的4名教授的求学履历看,只有Petra Gieß-Stüber教授毕业于体育学(sportwissenschfat)专业,其余3位教授分别来自于哲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专业[4];拉夫堡大学运动休闲管理专业的财务管理导论、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和战略管理4门核心课程的负责教师也均来自于商学院。该校运动、锻炼与健康科学系的23位教授(包括访学教授)(professor;visiting professor),仅有9名体育学相关分支学科的教授,其余14名教授分别来自于社会学、临床医学、心理生理学、休闲管理和环境生理学(Environmental Physiology)等学科[20]。总体上,发达国家体育学在学理上所具有的跨学科特征已非常突出,同时以此为指导和设置体育学研究生跨学科课程,在整合与招募相应母学科师资的基础上共同完成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5.3 课程考核与授课形式多样,注重综合素质培养
考核是评价与衡量课程学习效果的主要手段,也是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参照。不同的考核方式和评价机制,对学生学习重心与学习方法会产生一定影响。通过比较发达国家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考核方式,发现传统的笔试考核已被多样化课程考核方式所取代,而包含笔试、口试、实践操作、学术短文的复合式考核办法,已逐渐成为目前发达国家研究生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比如,所调查的5所德国高校在课程考核方式上便全部采用笔试、口试或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常来说,多样的考核方式有助于引导体育学研究生注重不同能力的锻炼,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兼顾到理论知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和实践技能等多元能力的培养。从我国各高校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考核方式看,笔试与作业几乎成为各门课程考核的唯一方式。单一的笔试考核方法既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忽略语言表达的训练。
课堂讲授和研讨成为各国体育学研究生的主要授课方式。活跃而有逻辑性的思维是形成良好研究能力的基础,而语言表达则是思维的外在呈现方式。系统的思想和理论的迈进必须借助于语言表述,广泛的学术交流同样需要通过言语表达来实现。据研究发现,语言表达能力是构成我国体育学研究生科研能力的5个核心结构要素之一。从授课方式看,渥太华大学所实施的先讲授后讨论的课堂授课模式[30],成为各国体育研究生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这种上课模式是先由教师讲述主题,后组织研究生讨论,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使研究生进一步理解本次课阅读材料,把握有关理论的本质,并解答各种疑难问题;2)在研讨中培育研究生独立思考、快速概括和明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3)研讨的气氛使得研究生们能各抒己见,通过不同观点的撞击,产生新的思想火花,激发创造性思维;4)研讨为研究生们相互学习和教学相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是研讨课的组织者,而不是独一无二的提问者或答疑者,教师和研究生们在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及讨论过程中处于相等的地位;5)研讨激发了研究生们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因为只有读更多的书,思考更多的问题,才可能在研讨时有更好的表现[14]。德国经验也说明,作为一种有效激发学生思维、锻炼语言能力的授课方式,研讨课已广受认可。
5.4 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一种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能力获取,遵循了学科本位课程理念。这种以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论为理念而完成的课程设计,突出了本学科理论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以及逻辑层次的严密性,但同时也忽视了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事实上,后者正是作为高层次体育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从课程设置理念看,国外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呈现出明显的能力导向。在德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这种能力本位课程观主要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得以实现。不同于我国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学位课、专业学位课以及专业方向课3个模块,发达国家普遍将课程模块定义为:把课程的学习内容划分为教学单位,把教材的知识领域概括为主题和时间上趋于完善、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学生相关能力的获得为导向,设计者将模块化课程体系中的课程模块等同于能力模块,将学习完成后能够形成的整体能力分解为若干个子能力[20]。从美国和加拿大的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看,他们多是通过设置较多的实践性课时,达成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以印第安纳大学为例,体育管理专业的硕士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一般要求累计至少160 h的实习时间;培养方案设立了体育管理实习学分计划,实习单位包括大学运动员部、体育健身俱乐部、体育经纪公司、职业体育俱乐部等;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提升学生未来的实际工作能力,使理论学习更有针对性。
课程模块围绕能力目标进行设置,做到渐进式教学,理论传授与知识运用相结合,各模块之间相互支撑,进而达成最终的学习目标。通过培养目标对学生学习完本模块后应当具备的能力,进行详细描述和具体分析。以2015年德国体育学科评估排名第一的弗莱堡大学为例,该校体育锻炼与健康方向的体育学硕士课程体系中设置了“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模块”。该模块包括运动生物力学与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神经肌肉和生物力学诊断、运动技术的案例分析3门课程。其中,前2门课程是以理论传授为主,安排在第1学期完成;第3门课程则是从实践层面出发,按照不同运动项目,使学生对具体实例进行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安排在第2学期完成。3门课程的设置遵从先理论后实践的顺序,共同组成一个教学模块。课程模块的总体说明部分详细阐述了每门课在这整个模块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将理论知识传授与技能掌握相结合,很好地践行了“能力本位”的课程理念。
5.5 研究生培养分类导向,以锻炼与健康方向为核心
锻炼与健康成为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的核心。所调研的5个国家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教育,均分为学术型与专业型,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博士学位也有学术学位(哲学博士)与专业学位之分。从课程设计看,上述国家的高校均非常重视不同学位间课程设置的差异性,学术型学位课程的设置则突出科学研究方法类知识的传授。在部分学校,科学研究方法类课程是一门由科学哲学、研究方法导论、科学伦理等组成的专门课程模块。在专业型学位课程设置上,重心在于实践类课程传授和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能力塑造。从专业或方向看,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这5个国家合计37所大学中,仅有5所大学设置了体育教育专业。由此可知,体育教育专业在这些国家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中,已经逐渐被边缘化。从学位设置看,体育教育专业普遍被设置为教育专业硕士学位(Med,Master of Education Degree),而非通常的理科硕士(MS,Master of Science)或文科硕士(MA,Master of Art),体现出明显的应用性导向。一些大学运用技能学习(motor learning)代替了原本体育教育的功能,使得体育教育人才培养更加专注于体育技术本身。与此相反,各国对锻炼与健康的重视,则在专业设置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博士学习阶段的人才培养是以科学研究为主,旨在体育学未来“科学共同体”的培养,直接关涉到体育学的发展走向。从人才培养看,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也呈现出明显的“锻炼与健康”导向。而与体育学直接相关的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技能习得以及教练员科学等专业,具有典型的应用性和经验性特征,很少被设置到博士学位层次。目前,只有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英国利兹大学、日本筑波大学3所高校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培养定位,其他高校多设置了锻炼与健康博士生培养方向,包括运动医学、运动生理学、康复理疗、锻炼健康等。由此可知,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锻炼与健康领域已取代了体育教育专业的学术地位,日益成为体育学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6 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思考
体育学具有典型的运动实践性、跨学科性和应用性等学科特征,课程体系建设应与其具有内在规定性和一致性,由此才能培养出符合学科规律与社会要求的人才。基于对体育学内在规律性的认识和国内外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全面了解,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和实施。
6.1 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理念
以能力为本位的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理念,已成为世界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共识。以我国体育学学术型研究生为例,培养目标需要改变过去的学科本位课程理念,实施能力本位下的课程设置理念;重在理论基础上的能力获取,而非简单的知识传授。从德国、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高校的课程设计看,模块化课程体系是实施能力本位课程理念的重要方式。比如:德国弗莱堡大学开设运动生物力学与神经肌肉系统的运动、神经肌肉和生物力学诊断、案例分析3门课[26],遵从先理论后实践的安排原则,共同构成了一个教学模块,使学生能够具备运动技术分析与诊断的能力。因体育学是一门典型应用性学科,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设置坚持以能力本位为指导的基本理念,必然要求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科研方法类课程的理论学习,需要与论文写作及发表相结合;运动人体类课程理论学习,需要与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相结合;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类课程学习,则需要与具体的教学和训练活动相结合。基于我国当前体育学研究生的培养现状,从课程理念到课程实施仍然需要不断探索和持续努力。以往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主导者,但能力本位下的课程实施则需要包含教师在内的多方面的支持与合作。基于此,各人才培养单位只有首先意识到自身在课程设计上的不足,才能在今后课程改革中进行针对性地修订和完善,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本学科的竞争力。
6.2 构建符合体育学发展规律的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尚难满足高水平体育人才培养的需要,应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体育学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逐步改进研究生课程建设和发展现状。
1. 构建新型课程模式。为适应不断扩大的研究生规模与社会对研究生的多样性需求,培养出基础知识扎实、学科领域宽广的体育学研究生,建议硕士研究生按一级学科设置基础课程和二级学科设置核心课程,采取“4+3”教学模式,即在4个二级学科基础上设置4门基础课程,为所有体育学研究生必修课程;根据4个二级学科专业特点设置3门核心课程。此外,在“4+3”模式基础上,也赋予了各院校各专业较大自主权,形成了“4+3+X”模式,“X”则是指根据专业、学校特点自主设置的专业选修课程。
2. 建立多元课程类型。课程体系中设置多元的课程类型,可以提高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将方法类课程、工具类课程、国际课程及前沿类课程有机融入到课程体系中,并通过这些课程的有效实施,帮助学术学位研究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前沿动态,开阔学术视野,提高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助益于其学位论文的文献阅读、开题和写作。
3. 基于研究生学科背景设置个性化课程。体育学作为综合性学科,研究生应体现多学科背景。从调研情况看,国内各高校对跨学科选课意义已有了充分认识,但在具体落实上尚有较大差距,专业体育院校在该方面存在资源上的不足;开设运动技能类课程的培养单位较少,没有凸显体育学研究生的运动实践特色。因此,在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上,一方面,体育学类专业研究生需要增加相关母学科基础知识的补充,突破原有狭窄的专业领域,鼓励研究生跨学院、跨学校选课,从跨学科层面拓展其理论学习的广度和深度,进而建立合理的课程管理体制;另一方面,非体育学类专业研究生的运动实践技能普遍较为欠缺,需要补充体育学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加深其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进而从运动实践层面提升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凸显体育学的学科特色。
6.3 提升研究生师资队伍水平
师资队伍是提升体育学研究生课程质量的重要基础,研究生导师在课程修读、研究方法、论文选题与写作等方面给予学生有效指导,对研究生学术素质的提高有直接促进作用[3]。目前,体育学研究生授课教师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因人设课现象较为突出。研究生师资队伍水平强调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有机结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知识迁移能力,也应掌握并熟悉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一方面,体育学具有明显跨学科特征,引入跨学科教育背景的师资承担体育学研究生的教学工作,已经成为各发达国家的共识;国内综合性大学也需要加强跨学科合作,有意识聘请基础学科的优秀师资为体育学研究生授课,提升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体育学具有明显的综合学科特征,在师资招聘、管理与配备等方面做到凸显学科差异性,合理区分运动技术类、人文社科类和人体科学类教师的分类招聘与评价,有效激发教师教学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质量。此外,由访谈可知,部分硕士生任课教师依然存在一种管理主义课程观,过于依附于教科书,将课程视为一种“法定的知识”。而批判意识与创新思维是体育学研究生培养的重中之重,以往这种管理主义课程观亟需向生成的课程观转变,谋求注重教师在课程问题上的基本权利,同时认为教师不是教育权利部门和课程专家的附庸,教师时刻以自己的教育知识和教育理解为根据,改造着预设的课程[6]。在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任课教师只有秉持生成的课程观,创造性的利用教材,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反思性学习习惯,才能逐渐实现研究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6.4 把握教材编写的共性与个性
教材建设是促进教师立足于本学科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师生互动和共同研究的重要手段,而高质量教材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体育学研究生教材内容的选择,不仅要涵盖本专业领域的学术研究热点、难点和重点,还要充分体现学科研究发展的新动向。由调研可知,当前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依然存在课程设置随意、讲授内容陈旧、教学方式本科化等问题。事实上,体育教材编写应遵循一级学科基础课程全国统一编写、二级学科领域课程区域自编、具体方向课程院校自编的原则,把握教材编写的共性与个性。一般来说,课程编写负责人应为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且具有高级职称的研究生导师,编写组成员应由承担过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研究生任课教师组成。基于此,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课程内容,积极开发符合教学需要的新教材,建设一体化设计、多种介质(纸质教材、电子教材、网络教材等)有机结合的立体化教材。从硕士层面看,体育学硕士生导师倾向于由学科带头人联合编写统一教材,以便保证硕士层次教材的质量。而从博士层面看,对博士生的培养是以创新性为主要评价标准,不必制定统一教材,应倡导外文原版教材的引进,同时注重结合学科特色。
6.5 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和课程考核方式
凸显课程内容的层次性与差异性,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和考核方式。不同形式的研讨课,已成为发达国家体育学研究生教学的主要方式。考虑到办学效益、招生规模等实际情况,目前我国高校多以单一的课堂讲授为主,还很难采用研讨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尤其是硕士研究生;今后在教学实践中需要进一步丰富课程教学形式,尤其是增加研讨式教学的比例。从课程考核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以考试和课后作业、小论文的形式为主,这些均偏向于理论形式的文字呈现,而笔试、口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考核方式值得我们借鉴。一方面,不同类型课程考核应体现差异性,如评价测量和实验类课程注重笔试、语言讲解和仪器操作的综合性考核,人文社科类课程注重笔试和口头辩论的综合性考核。毕竟,多样化的课程考核方式是一种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考核,而改变考试方法能够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有助于引导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体育学博士研究生与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不同,需要正确处理两者在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的相互关系,博士生阶段的课程要注重研究性、前沿性和交叉性,硕士生阶段的课程要注重基础性、宽广性和完整性。如在课程内容上,既要体现层次性,又要体现衔接性,整体统筹考虑,整合课程设置,把握合适的课程深度,促进有机衔接。鉴于学术型硕士与体育专业硕士之间课程设置上的雷同现象较为突出,不少专家强调:应凸显两者课程内容设置的差异性,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应突出科学研究方法类知识的传授,以培养论文撰写等科研能力为中心;专业学位课程重在实践类知识的习得和实习实训能力的塑造。
6.6 深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合作
推动国内外体育学术交流与合作,是提高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手段与重要举措。目前,西方发达国家依然主导着体育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前沿和方向,而且,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世界范围内建立研究生教育共同模式的趋势,如欧洲国家在《博洛尼亚宣言》基础上构建了统一的研究生教育标准[15],美国和日本采用了相似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控制体系[27]。学生调研结果显示,课程前沿性知识缺乏、知识陈旧,成为制约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内容质量的主要因素。深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发展,不仅能够赋予我们“看世界”的眼光,了解发达国家体育学研究的主流态势与重要成果,也能有助于解决目前研究生课程前沿知识匮乏问题。课程的国际化合作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邀请外籍教师到国内高校授课和输送研究生到国外高校交流学习。研究中发现,这种课程的国际化合作仅局限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和首都体育学院等少数院校。既然研究生培养是体育学人才培养的高级阶段,各人才培养单位应当将课程的国际化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手段。在深化课程国际化建设方面,除去已有的两种形式,国内教师可以选用高质量的国外教材进行授课,同时也可结合慕课、翻转课堂等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优化课程建设。
7 结论
高质量的体育专业教育是实现体育强国的关键所在,而体育学研究生教育是体育专业教育的基础和核心。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体育学研究生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需要,通过培养高质量的体育专业人才,努力推动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承载着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具体任务。在大规模调查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基础上,本研究系统呈现了我国目前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成效、问题与对策。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内容体系已较为稳定,课程建设呈现出明显的良性发展态势。主要包括:1)各培养单位普遍建立了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70%以上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方案,并结合专业方向设置二级学科的专业课程;2)博士和硕士课程体系在理论深度和内容选择上体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3)各单位积极开展跨学科选修课程建设,70.7%的培养单位在学院内设置了跨学科选课制度,62.5%的博士研究生和67.5%的硕士生对院内跨学科选课表示满意;4)各培养单位能够根据课程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等特点,采用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评价等不同考试方式,课程评价呈现出多样化态势;5)任课教师能够采用研讨(66.2%)、讲授(60.3%)、案例(41.2%)、现场式(22.1%)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进行授课,提升了教学效果。
在体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新的宏观背景下,审视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能够发现诸多现实问题。主要包括:1)教材及教学内容相对陈旧,缺乏前瞻性与国际性,特别是聚焦于科研能力提升的全英文课程很少;2)硕士招生规模的持续快速发展导致硕士生以及硕士生导师对当前课程的满意程度明显低于博士层次,体育学硕士生课程建设将成为未来课程改革的重点;3)运动技能类课程偏少。运动实践性是体育学最为显著的学科特征,长期以来体育学研究生培养对于运动技能类课程的重要性有所忽视,学生在就业和科研中缺乏对运动技能的掌握和理解以至于影响到体育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对已有问题的分析和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5种建议,分别是:1)构建“4+3+X”课程模式。即在4个二级学科基础上设置4门基础课程,为所有体育学研究生必修课程;根据4个二级学科专业特点设置3门核心课程;2)坚持“能力本位”的课程设置理念,实施“模块化”课程体系,解决人才培养中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问题;3)通过师资管理的制度性改革引导研究生师资队伍提升自身科学研究水平;4)把握教材编写的共性与个性,加强硕士层面高质量教材的统一建设,放手博士层面教材的个性发展;5)通过外国师资、教材的引进和学生的国际交流等形式深化课程建设的国际化合作。
体育学学科具有运动实践性、跨学科性和应用性等特征,课程体系建设应体现其内在的规定性和一致性,进而培养出符合学科规律与社会要求的人才,希望本研究能够助益于同仁对我国体育学研究生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思考和探索,有益于提升我国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
[1] 包永梅. 中国学术型博士研究生课程建设研究[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6:34.
[2] 陈洪捷. 博士质量:概念、评价与趋势[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13.
[3] 范皑皑,沈文钦. 什么是好的博士生学术指导模式?——基于中国博士质量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3,(3):45-51.
[4] 弗莱堡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师资名录[EB/OL].(2017-10-22). http://www.sport.uni-freiburg.de/institut/mitarbeitende/giess-stueber.
[5] 国务院.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EB/OL].(2017-09-18) http:// www.gov.cn/xinwen/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
[6] 郭元祥.教师的课程意识及其生成[J].教育研究,2003(6):34-35.
[7] 教育部.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7-09-18)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s7054/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1.
[8] 科学网. 美国跨学科课程的设置标准[EB/OL].(2017-09-22). 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l.aspx? Id.
[9] 李庚全,范博华.习近平体育强国思想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7(8):1-5.
[10] 日本早稻田大学体育学师资信息介绍[EB/OL].(2017-10-22) https://www.waseda.jp/fsps/sps/about/faculty.
[11] 日本筑波大学体育学教师介绍[EB/OL].(2017-10-22). http:// www.taiiku.tsukuba.ac.jp/hss/research.html.
[12] 王斌,马红宇,刘新民,等. 中美体育博士研究生课程比较研究[J].体育科学,2001,(3):19-20.
[13] 王雷,贾明学,方千华.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体育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特征解析与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7):109.
[14] 肖广岭.加拿大大学文科研究生课程教学方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0,(1):121-125.
[15] 谢晓宇.“博洛尼亚进程”中德国博士生教育改革的特点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 2010,(12):89-97.
[16] 习近平:开创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加快把我国建设成为体育强国[EB/OL].(2017-09-30).http://www.xinhuanet.com/ politics/2017-08/27/c_1121550898.htm.
[17] 许红,杜瑛,冯小明.美国体育管理硕士课程设置对我国体育硕士培养的启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2):82.
[18] 徐建华,方千华. 美国大学应用型体育硕士人才培养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88-89.
[19] 杨小永,王健.建设体育强国:高等体育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Z].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1:189.
[20] 英国拉夫堡大学运动、锻炼与健康科学系师资名录[EB/OL]. (2017-10-18) http://www.lboro.ac.uk/departments/ssehs/staff/.
[21] 周川. 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 教育研究, 2005, (6): 26-30.
[22] 周光礼.“双一流”建设中的学术突破——论大学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教育研究,2016,(5):75-76.
[23] 周文辉,王战军,刘俊起,等. 我国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基于在读研究生的视角[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12):34-40.
[24] AMTLICHE MITTEILUNGEN zum Promotionsausbildungsprog-ramm [EB/OL].(2017-08-02). https://www.dshs-koeln.de/fileadmin/redaktion/Englisch/Full-time_studies_at_GSU/Study_documents/AM_03-2013_Promotionsordnung_EN.pdf
[25] MARK G FISCHMAN. Motor learning and control foundations of kinesiology: Defining the academic core[J].Quest,2007,(59):67-76.
[26] Master of Science Sportwissenschaft-Bewegung und Gesundheit[Z].Albert-Ludwigs-University Freiburg,2014:3.
[27] Nerad M, Heggelund M. 博士教育全球化:动力与模式[M].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12.
[28] PHILLIP Ward, Melissa Parker, Sue Sutherland,.A critical examin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doctoral programs[J].J Teach Phys Edu, 2011,(30):145-156.
[29] Studienunterlagen/inner und Modulhandbücher[EB/OL].(2017-11-09). http://www.dshs-koeln.de/ studium/studienorganisation/stud-ienunterlagen/modulhandbuecher.
[30] UOTTAWA.Graduate and Postdoctoral Studies[EB/OL]. (2017-11-09).http://www.uottawa.ca/graduate-studies/programs-admission/programs/human-kinetics.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Sport Science—Based on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63 Universities in China
FANG Qian-hua1, WANG Jia-hong2, JI Liu3, JIA Ming-xue1, WANG Lei1
1.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2.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21, China; 3.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241,China.
Curriculum learning is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our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and it is also the central link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postgraduate training.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tudy of sports science graduate cours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63 universities interviews, questionnaire, research, discussion, from the comprehensive survey of the training uni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course system,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management,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course of study selection, course satisfaction, teaching reform, curriculum evaluation and social evaluation of the curriculum, teaching content, we found out that there existed some problems in graduate courses, such as relatively old and lack of advanced and international course, lag depth insufficiency,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sports skills courses, improve and other issues to be combined with low, teaching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of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s the rate is not closely enough, curriculum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execution. Learn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other countries, propose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etence based curriculum idea, the construction conforms to the law of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enhance graduate teachers' overall level, grasp the compiling the gener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unity, enrich curriculum form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 methods, highlight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and the level of difference, deepen the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proposals for promoting the new era of sports graduate curriculum reform, provide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training quality.
1000-677X(2018)05-0003-14
G807.1
A
10.16469/j.css.201805001
2018-03-27;
2018-05-0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AZD056)。
方千华,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E-mail:qianhuaf@126.com; 王家宏,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E-Mail: jhwang@suda.edu.cn; 季浏,男,江苏泰兴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体育教育学、运动心理学,E-Mail:lji@tyxx.ec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