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行与垂直”教学分析

2018-06-05袁莎

湖南教育·下 2018年3期
关键词:平行平面蓝色

袁莎

笔者在一次“送教下乡”活动中,执教了“平行与垂直”这一内容。在课中,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认知起点,让学生经历了数学化的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片段一

师:在一条直线a外有一个点(如图1所示),你能过这个点,画一条直线与直线a交叉吗?在答题纸上画一画。

学生试画,课件动态演示学生作品。

师:看这位同学画得还真不少(如图2所示),你觉得这样的直线能画几条?

生:无数条。

师:老师也画了几条(课件出示图3),你觉得哪一条比较特殊?

生:中间那条最特殊,因为中间这条与直线a成直角。

师:这样两条直线交叉,在数学上就叫做相交,相交的那个点叫交点。像这样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它们是相互垂直,形成的这个交点叫垂足。

至此,引入了垂直的概念。从教学过程来看,经历了学生画、教师演示两个步骤。从画的角度看,经历了画一条到画多条,再到找出特殊的一条的过程。有了丰富的感性经验,学生形成垂直的概念就水到渠成。

片段二

师:我们刚才画的是相交直线,现在你能不能画一条经过这个点和直线a不相交的直线?想一想,能画几条?

学生画了如图4所示的直线。

师:你们认为这些直线是互不相交的吗?(课件演示延长后相交、延长后不相交)

师:是这样吗?(课件出示图5)像这样过这个点与直线a不相交的直线还能画吗?

生:不能画了,只有一条。

师:像这样两条不相交的直线叫做平行线,称为互相平行。(课件出示)

需不需要跟学生讨论“在同一个平面内”呢?其实不需要。几何概念非常抽象,你让学生想象这里有一个平面,可以无限放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水平有限,是无法理解的,也根本无法想象出平面。因此,“在同一个平面内”,我们可以不教,放在高中阶段讲解才合适。高中学习异面直线时,“在同一个平面内”才适合让学生研究。这个内容小学生很难理解,小学阶段不去研究它,对小学后面的学习也不会有任何影响。

片段三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觉得两条直线平行是什么样子?能用手势比划一下吗?(学生比划)

师:真不错。如果我把其中的一条直线方向变一变,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又会怎样呢?

(课件先出示一条红色直线,再出示一条蓝色直线与之重合)红蓝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什么关系?

生:叠在一起。

师:在数学里,我们说它们重合。请你想象一下,红色直线不动,蓝色直线怎样移动,可以使它们的位置变成平行呢?

生:把蓝色直线往上移,也可以往下移。

师:无论往上还是往下,移动时都要怎么样?

生:平平地移。(课件演示平移过程)

师:如果把这条蓝色直线沿着线上一个点旋转一点点,那两条直线的位置会怎样呢?

生:相交。(课件演示)

師: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再移动一点点,两条直线的位置会是什么情况?再移动一点点呢?会不会出现特殊的情况?

生回答,师用课件演示。

师:现在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如果这条蓝色直线又动了一点点呢?再动呢?是不是一直相交呢?

学生想象后回答,教师用课件演示,如图6所示。

通过刚才的演示,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与两直线所成的角度有关。两直线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种是相交,另一种是不相交。这里采用运动的形式阐述两直线的位置关系,强化平行是位置关系中的一种,更能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平行的含义。

思考纵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几何概念,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用规范、清晰的语言描述概念,另一类是像什么什么这样的描述。教师们在教概念的时候,喜欢让孩子背诵那些描述性的语言。其实,小学概念教学最核心的是让孩子理解概念。小学生听不懂的概念,教师应加强直观演示,帮助理解。如垂直、平行教学,不要教得太抽象,通过学生画、课件演示等手段,学生便能感受到垂直、平行是什么意思。

平行与垂直这节课中,教材出现了“a//b,a彝b”这样的符号,让学生看一看,知道就可以了,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规范地描述两直线之间的关系。这些知识到了初中还会经常用到,学生自然会明白的。

(作者单位:长沙市岳麓区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平行平面蓝色
蓝色的海豚岛(二)
探求线面平行中平行关系的寻找方法
向量的平行与垂直
平行
立体几何基础训练A卷参考答案
立体几何强化训练B卷参考答案
平行板电容器的两类动态分析
大海为什么是蓝色的
参考答案
蓝色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