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一样的卡梅拉》编辑特色对我国儿童图书的启示

2018-06-05魏旭乐

神州·下旬刊 2018年4期

魏旭乐

摘要:近些年,我国引进版儿童图书长期处于畅销的地位,而原创儿童图书的销量一直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对引进版儿童图书《不一样的卡梅拉》的编辑特色分析,从装帧设计的可视化和奇异化,以及主题内容的可读性与启发性两个角度探讨引进版图书的优势。对于引进版儿童图书,应该以“师夷之长计以自强”的态度,积极学习其长处,并结合自身的优势,来推动我国儿童图书走出去。

关键词:儿童图书;装帧设计;主题内容

《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丛书由21世纪出版社引进以来,深受国内读者的喜爱,累计销量5000万册。作为引进版的儿童图书,在给我们带来畅销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经济效益上,更应该去思考它畅销的原因。儿童的成长关系着我国未来的发展,我国儿童的教育不应该依赖于“引进版图书”。当然,我们也不应该摒弃外来图书,应该积极学习引进版儿童图书的长处,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原创儿童图书。从《不一样的卡梅拉》的编辑特点上看,装帧设计以及主题内容上的特色值得我们去学习,对我国儿童图书的发展也很有启发。

一、装帧设计:可视化与奇异化

(一)装帧设计的可视化

可视化是指图书从外观上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可视化阅读是我们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阅读方式。图书的装帧设计就像是产品的“門面”,门面的外在风格直接影响着人们的初始印象。初始印象的好坏将决定着人们对产品的态度。产品“门面”的可视化程度越高,越能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在装帧设计上,《不一样的卡梅拉》通过趣味性的叙事封面以及插图的自由化布局两个方面来吸引读者的眼球,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1.趣味性的叙事封面

对于图书来说,封面直接映入读者的眼帘,封面设计的好坏决定着读者图书的购买选择。对于编辑来说,封面带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是编辑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儿童读者,封面设计的趣味性,将左右着儿童的阅读愿望。《不一样的卡梅拉》在图书的封面进行了大量的渲染,来增加封面的趣味性。以其中《不一样的卡梅拉》丛书之《我去找回太阳》这本书为例,以向日葵比拟太阳,加上天蓝的色彩运用,与主题“我去找回太阳”交相会眏,加上各有特点的卡通人物设计,不仅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而且也给读者一种有趣的视觉体验。

2.插图的自由化布局

自由化的插图布局是《不一样的卡梅拉》在装帧设计的可视化上的一个成功运用。除去双页构图,插图分布非常自由,在与故事风格相符的同时,自由化的布局打破了原有的固定形态。儿童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外在感性的事物往往能够吸引读者,看上去“毫无章法”插图布局,在常人眼中显得不自然,让人感觉不舒服。对于儿童来说,越是“毫无章法”随心所欲的插图设计,越能够吸引儿童的阅读兴趣。自由化的插图布局迎合了儿童的心理,符合儿童心理的设计理念,从插图中给予读者以无穷的想象力,开阔了读者的视野,带给读者一种全新的视觉体验。这种独特的设计理念也是我国儿童编辑应该努力学习的地方。儿童图书编辑应该打破固守的“图文相合”理念,在儿童图书的装帧设计上,树立“图文自由化”的思维,以至于在装帧设计上,更多地适应读者的心理诉求。

(二)装帧设计的奇异化

装帧设计的奇异化是《不一样的卡梅拉》深受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从儿童的心理角度看,越是新奇的事物,越能够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也就越能激起读者的兴趣。《不一样的卡梅拉》奇异化的装帧设计,运用构筑性色彩以及“小人书”的装帧形式,打破了传统的儿童图书的模式,这种新型的设计方式也促进了图书的销量。

1.构筑性色彩的运用

对于一部成功的儿童图书而言,色彩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如何将色彩绘画自成一派,如何使得色彩与构图绘画相得益彰,如何让色彩透露出一个奇妙的童话世界的氛围,这都需要在色彩的运用与发挥上,有特殊的技巧与手段。

《不一样的卡梅拉》在整体上色上,其装帧工艺是以高标准色彩表现的铜版纸和多符合图层硬卡纸作为封面和内页的。在色彩构筑上,采用多类型、多图层的上色技巧,并在色彩搭配上使用组合重叠等技巧,让场景与人物配合产生出一种奇妙的共鸣。让儿童阅读书籍时,产生奇妙的视觉效果。而铜版纸中大面积的喷绘,所采用的颜料以及封面的塑质色彩控制,都非常精准,在色彩表现上,完美展现了蜡笔、水彩、油彩等复合型上色以及后续羽化后所展现的如梦似幻的童话场景,这都为构筑不一样的童话世界,添加新的助力。

2.口袋里的小人书

如何扩大儿童图书市场,一个关键问题在于延长儿童的阅读时间。装帧的袖珍化,让小人书随时随刻陪伴在儿童身边,随时取阅,这显然是对儿童阅读行为的重要支持和鼓励。《不一样的卡梅拉》的袖珍装帧,让卡梅拉与他们的朋友们还有他们的奇异世界一同进入了孩子们的口袋。这种“小人书”的装帧形式,无疑是极为讨喜的。此外,“小人书”的装帧方式,加深了家长对图书的认知,也符合儿童的心理,这引发读者关注与购买的重要诱因。《不一样的卡梅拉》配合儿童的生理发展状态,让小手翻阅小书,显然具有更好的对应效果。并在潜在层面延伸了图书的市场,加快了系列图书的阅读效率,也进一步推动了图书的销售与推广。

二、主题内容:可读性与启发性

(一)主题内容的可读性

对于儿童来说,可读性是选择图书的重要标准。为了迎合读者的可读性需求,《不一样的卡梅拉》以独具匠心的故事构建和典型亲切的人物塑造,丰富了图书内容的趣味性,增加了图书内容的亲切感,让读者以轻松愉快的心态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1.独具匠心的故事构建

在故事构建方面,《不一样的卡梅拉》采用的重铸世界观的创作手法,作者约里·波瓦通过构画一个以小动物为主角的农场,进而来丰富农场中的各个内容要素。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与看似平凡的农场所产生的化学效应,让《不一样的卡梅拉》获得超乎想象的可读性。以《我去找回太阳》一章为例,太阳的消失让热爱打鸣的皮迪克很难过,而卡门和卡梅利多为了让皮迪克重新振作,便努力寻找太阳,当然结局总是令人喜悦的。利用寻常人情,配合天马行空的想象,很容易使儿童快速地获得阅读的感情动机,代入感极强,利用想象力所铺设的巨大悬念,进一步推动剧情发展。故事结局以皮迪克寻找到太阳的同时还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惊喜结尾,使充满友谊、童趣、满足的结尾,也让故事的情感性、可读性得到了升华。

2.典型亲切的人物塑造

在《不一样的卡梅拉》中,以鸡舍中的两只小鸡塑造了卡门和卡梅里多两个卡通形象,覆盖了男童和女童的性格特点,他们存在不一样的性格优点也存在着性格上的缺陷,而这些性格特点都为这部作品在儿童的阅读性上提供了重要推动力。小鸡卡门虽然聪慧机敏,但是仍然存在自私的特点,而卡梅里多则是十足的捣蛋鬼,但是却充满了好奇心和男孩们都有的勇敢精神。其他配角也同样充满了儿童普遍存在的性格特点,这些性格特点形成的剧情铺设有利于儿童们快速理解故事情节,而相对应的角色性格特点则有利于儿童能够快速通过典型的性格特点带入到自身特点中,寻找自身在故事中的地位。能够将故事情节所带来的教育意义从自身视角和立场发出,从而产生一般故事性童书无法达到的效果。

(二)主题内容的教育性

家长购买儿童图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儿童在阅读童书的过程中获得启发。趣味性内容,孩童可以在其他娱乐方式中寻找,而唯独教育性一点,则非图书或者其他图书形式不可。富有哲理的情节设定以及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是《不一样的卡梅拉》在主题内容上的两大特色。

1.富有哲理的情节设定

情节设定除了需要有趣味性和可读性支撑外,还必须超越儿童对于當前内容的既有理解,让儿童通过宏观把控视野来促使儿童对事物的深层次介入思考。《不一样的卡梅拉》有这样一个情节设定:从卡梅里多渴望找到拥有自己的一颗星星这一故事起点出发,卡梅里多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交到了一帮外星鸡朋友。这并不是纯粹而简单的教育意义,而是对于人生观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简简单单的情节设定中所渗透的,不仅仅是光怪陆离的想象图画和天马行空的创意图景,更是一种求而不得、得而泰然的人生态度。告诉儿童们,对于苦苦索求的东西,获取它未必是一件好事,但是在追求的陆晨中,你可能收获更大的惊喜与美好。

2.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

《不一样的卡梅拉》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而这种与众不同,来自于多种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的强化拼接。从人物角色设计角度,对于儿童心理与性格特点的揣摩,就可以看出《不一样的卡梅拉》在教育层面力求将教育覆盖面拉宽,让儿童能够从主观角度带入故事情节,获得不同的教育意义,这些也是《不一样的卡梅拉》的成功之处。在情节设定层面,不是纯粹追求趣味性,而是通过加入想象力和悬念设置以及各类人文因素,将《不一样的卡梅拉》变成一部,集合了天马行空也结合了生活哲理、历史知识的百科童话。

除此以外,《不一样的卡梅拉》也将陪同阅读的要素纳入其中,通过孩童与家长的共同阅读,将《不一样的卡梅拉》书中孩子所不能解读的内容,让家长代为教育。这种复合型的、与众不同的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丛书长盛不衰的重要原因。

(三)儿童图书:留下来与走出去

1.儿童图书的留下来。对于引进版图书,我们应该以“师夷之长计以自强”的态度”来积极学习其长处。《不一样的卡梅拉》这本儿童图书的成功引进,对我国儿童图书编辑有两点启发。

(1)基于儿童心理的编辑理念。一名优秀的儿童图书编辑,除了过硬的出版技能之外,更应该积极地学习儿童心理学。《不一样的卡梅拉》的成功之处在于从儿童心理的角度来对整部书进行审视,无论是装帧设计的风格上,还是主题内容的写作上,都站在儿童的视角下来进行创作。别致的装帧风格,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眼球;独特的主题内容,对读者潜移默化地造成影响。对于我国儿童图书编辑来说,更应该树立儿童心理的编辑理念,从儿童的视角来对图书进行创作,从而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的熏陶。

(2)跨越国际的本土化视野。要打造中国儿童原创图书的精品,在学习像《不一样的卡梅拉》之类的国外引进版儿童图书优点的同时,儿童图书编辑应该开阔视野,立足本土,要有一种跨越国际的本土化视野。所谓的跨越国际的本土化视野,有两层含义:其一,对国外的优秀儿童图书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取其长;其二,将国外先进的编辑思想与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容资源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本土化的文化内容优势。我国儿童图书编辑,只有牢牢树立“跨越国际的本土化”视野,才能在原创精品图书的创造上,做到有的放矢,不失本色,才能创造出原汁原味的中国特色的儿童图书。

2.儿童图书的走出去。我国儿童图书未来的发展,应该积极与世界接轨,响应国家“图书走出去”的号召。虽然说,我国原创儿童图书目前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但是应该有“逆流而上”的勇气,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风”的儿童图书,并树立“图书+”的发展思维,推动我国儿童图书多元化发展。

(1)“中国风”的儿童图书。打造“中国风”的儿童图书,是实现我国儿童图书走向国际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本畅销书之所以受到读者的欢迎,除了装帧设计上有独特之处外,重要的是主题内容是否能引发读者的兴趣点。儿童图书的创作,重要的是符合儿童的心理,故事的设定充满趣味性,富有生活性。“中国风”儿童图书的创作,是在儿童图书编辑“跨越国际的本土化”视野下,将图书的内容设定增添中国元素,把中国本土化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儿童图书的创作中,做到“从引进版儿童图书中来,到本土化儿童图书中去”,为我国儿童图书打下深深的中国烙印。

(2)儿童图书的多元化发展。《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丛书的成功引进,不仅在图书的销量上取得了巨大的收益,而且不断地延长图书的产业链,将图书与影视动漫结合起来,开发新的市场。在我国,IP影视化的发展模式已经走向成熟,对于我国儿童图书未来的发展,也应该积极走向影视化的道路。与此同时,应该牢牢树立“图书+”的思维,将图书与“周边”相结合,打造自己的图书品牌,实现图书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雪燕.基于儿童心理特征的少儿图书选题策划研究[J].出版广角.2015(7).

[2]邹琳.论引进版儿童绘本的文字编辑质量[J].编辑之友.2012(10).

[3]张艳.引进版少儿科普图书的本土化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