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北大荒精神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研究

2018-06-05王洋洋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实现路径立德树人高校

王洋洋

摘 要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为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北大荒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的精神的凝练表达,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上具有内在统一性。本文旨在从北大荒精神的新视角探究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路径问题。

关键词 北大荒精神 高校 立德树人 实现路径

中圖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1高校“立德树人”与北大荒精神的内在统一性

北大荒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上具有内在统一性,对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首先,思想内涵的统一。高校的根本任务可以分为“立德”和“树人”两个重点,其中,“立德”指的是社会主义道德,“树人”指的是树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不管是社会主义道德要求,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都与北大荒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集中反映,始终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服务,同时这种新型的道德关系也是推动青年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关键所在。而北大荒精神作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当代表达,既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相一致,又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检验标准。

其次,时代价值的统一。一方面,“立德树人”强调高校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而北大荒精神同样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另一方面,“立德树人”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的鲜明特征,而北大荒精神作为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认识过程,也具有鲜明的政治性、时代性和实践性。北大荒精神是在党领导北大荒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精神财富,体现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追求,具有明显的政治性。同时,我们也看到,北大荒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北大荒人经过反复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最终形成了北大荒精神的完整表述,并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以“诚信、务实、创新、卓越”为基本内涵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这是北大荒精神时代性和实践性的重要体现。

2北大荒精神视角下高校“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

北大荒核心价值观是北大荒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现代表达,集中体现了北大荒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以北大荒精神为视角推动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可以依托“诚信、务实、创新、卓越”的北大荒核心价值观,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首先,加强对高校师生的“诚信”教育,推动青年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素质的提升。“诚信”既是北大荒核心价值观的首要内容,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的表达,因此,不管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要求对人民群众进行诚信教育。而对于高校而言,一方面要加强教师队伍的诚信教育,提高整个教师群体的诚信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发挥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年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另一方面,学生只有在思想上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在行动中切实履行诚信,并以此为基础,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和社会层面要求的实现。

其次,提高高校师生的“务实”意识,实事求是的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人才培养的现实问题。高校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必须从高校师生,特别是青年学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着手,切实解决高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遇到的困境。当前,在青年学生中普遍存在着理想信念缺失的现象,这就直接导致教师教学效果特别是课堂理论教学的效果不高,青年学生的获得感低,而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还是要加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切实意识到自身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再次,培养高校师生的“创新”精神,拓宽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途径和方法。对教师而言,要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需要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追求创新,根据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教学的时效性。对学生而言,要坚定理想信念,创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和方法,不封闭保守固步自封,将自身的兴趣和专业所学相结合,尽最大可能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学科专业素养。

最后,树立“卓越”的意志品质,提高高校“立德树人”对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高校教育的主体,不管是教师群体还是学生群体都不可能在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学科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做到十全十美,但这并不意味着高校师生可以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只有在平时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始终以严格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形成高尚的道德素质,只有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对待学科专业知识,才能形成非凡超群的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 骆郁廷,郭莉.“立德树人”的实现路径及有效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07).

[2] 方晓珍.高校“立德树人”的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06).

[3] 谭秀森.论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机制[J].思想教育研究,2013(11).

[4] 李墨,文晶晶,刘斌贝.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17(01).

猜你喜欢

实现路径立德树人高校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