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技能型汽车钣喷人才“工匠精神”的研讨
2018-06-05高月敏
高月敏
摘 要 “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对事业乐在其中的坚守;“工匠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敢為人先的态度,追求产品的质量和个性的统一。这些都启发我们要从根本上认清教育的价值并快乐地坚守这份价值,因此,学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需要将“工匠精神”融入其中,从而促进校企合作模式的顺利实施,满足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 校企合作模式 技能型 汽车钣喷人才 “工匠精神”
中图分类号:G712.4 文献标识码:A
针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汽车专业需要将“工匠精神”与“校企合作”教学模式进行有效融合,从而培养出技能型汽车钣喷人才。
1注重汽车专业课课堂上“工匠精神”的培养
汽车专业学生在校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汽车专业课程,所以专业课课堂是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主要场所。专业课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点制定更加合理的授课计划和方法,渲染“技能强国需要高技能人才,走出课堂必须有一技之长和高职业素养”的学习氛围,将专业课教学计划和“工匠精神”紧密结合,教学中时刻渗透爱岗敬业、精益求精、遵守纪律、服务奉献的重要性。例如在汽车钣喷专业的理实一体化课堂学习中,教师更须将“工匠精神”的素质培养整合到教学要求和考核评价中。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耐心专注、动脑思考;要求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一丝不苟,不可有得过且过、浑水摸鱼的心态,必须是真实掌握;要求学生学习和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注重细节,一辆受损的车,从最初打磨开始到最后将簇新的车送到客户手中,需经钣金整合、底漆、原子灰、中涂、调漆、面漆、清漆、烘烤、抛光等九大道工序,几十道小工序,各操作工序环环相扣,要求非常严密,要与实际和技术要求相符合;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要求和课堂纪律,以期和企业的规章制度靠近,培养学生养成遵守规矩的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要带头践行“工匠精神”,起到榜样的作用,促使学校教育与企业要求无缝对接。
2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技能型汽车钣喷人才“工匠精神”的措施
2.1构建汽车钣喷实践课程体系
学校要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搭建汽车钣喷工艺及装备技术公共服务平台,共同开发产品,推动行业标准工艺流程的制定。汽车钣喷实训中心建设是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训中心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职业岗位场景特征、实用技术强化特征、循序渐进教学特征、能力迁移适应特征、行业及地域经济突出特征、基本平台共用特征、产教结合特征、体现能力本位特征,把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成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交流的平台,企业高新技术孵化器和技术培训服务站,并创造“双师”素质教师培养的环境。汽车钣喷实践体系的结构如图1所示。
2.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作,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需要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布局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技术技能人才培育机制,形成“四化三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即课程项目化、师资认证化、设备生产化、基础通用化,使职业素质、企业文化和技能培养贯通人才培养始终。
2.3竞赛促进实践 指导学生“双创”
学院以竞赛为重要抓手,把竞赛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这可以从学生、学校、行业和社会等四个角度来理解。对学生来说,这是展现自身技能的机会;对学校而言,这是展示精神面貌的窗口;于行业来说,这是促进技能提升的舞台;就社会来说,这是倡导工匠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汽车钣喷是一门实打实的技术。一个好的汽车钣喷技工,需要多年的磨炼。通过举办比赛的方式,可以进一步助推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汽车钣喷产业现代化建设,引导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学习技能、职业素养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竞赛的方式,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过程中,更加注重工匠精神的打造,并把这种精神落实到每一个加工工序中去。
2.4创新教学管理内容
为了能够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更好地培养技能型汽车钣喷人才,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需要始终秉承工匠精神,坚持以德树人,培养“有道德、有素质、技术精、正能量”的学子,努力做到让“社会欢迎,企业安心,家长放心”。并把市场调研始终放在重要地位,根据企业反馈,创新教学管理内容,从而使学生就业后非常适应一线操作,并且让学生都具备踏实的工作作风,爱岗敬业精神,在每一个岗位工作都能做得很好。
3结束语
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我们正处在伟大的新时代,新时代的建设工匠大有可为。要全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鼓励冒尖进取、埋头钻研创新、争做行业翘楚。希望广大建设者立足本职岗位,对职业敬畏、对工作执着、对产品负责,追求完美,争当“建设工匠”、勇做“大国工匠”!
参考文献
[1] 李子云.汽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协同创新研究[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31(01):7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