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起兵中府兵势力与太宗形象的塑造
2018-06-05尚梦佳
摘 要:在太原起兵中,李渊拥有两种军事力量,府兵与李世民等人的募兵。起兵过程中,府兵部是整个起兵行动的主力,李世民部起到协助作用。但李世民募兵势力因其在对抗突厥过程中意外全军覆没,这严重打击了李世民的政治力量,府兵部成为李渊军事力量的主力。在唐代国史的撰写过程中,史臣为了维护太宗的形象,在史书中刻意将太宗刻画成决策者的形象,并将太原起兵过程中府兵部分的作用所掩盖。
关键词:太原起兵;府兵;李渊;李世民
太原起兵这一事件在前人的研究中多有论及,相关的研究成果和看法众多,特别是太原起兵之功应该归谁这一问题,很多学人对此进行了考证[1],我们在此不做赘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太原起兵过程的梳理,探究在此行动中府兵势力所起的作用,以及在史书撰写中是如何被掩盖的。
一、太原起兵与兴国寺藏兵
高祖起兵,计划已久[2],大业十三年,马邑刘武周杀死郡守王高恭起兵,当时身为河东道安抚大使的李渊曾以这次起兵恐吓王威等人,对他们说道“我辈不能翦除,并当灭族矣”。[3]王威等人因惧怕隋炀帝的责罚,请求李渊“固请集兵”。[4]李渊当时因形势不成熟,而拒绝了王威等人。但刘武周很快便攻占了隋炀帝的离宫“汾阳宫”,面对严峻的情形,李渊认为众情归己,便要求大举“集兵”,募兵卫边。王威等人“计无所出”,[5]便答应了李渊这一请求。史称“以兵马铠仗、战守事机、召募劝赏、军民征发,皆须决于帝。”[6]通过这次机会,李渊集兵得以顺利进行。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渊便命当时在自己身边的李世民、刘文静等人各自募兵,“旬日间众且一万”,[7]这个数字有夸张的成分。[8]李渊命李世民等人各自募兵,他们所招募的士兵,被安置在兴国寺内,即太原府城南街,理由是“勤王之师,不谋而至,此其兴国者焉。宜于此寺安处”。9
在起兵前一天晚上,李渊下令“遣长孙顺德、赵文恪等率兴国寺所集兵五百人,总取秦王部分,伏于晋阳宫城东门之左,以自备。”[10]长孙顺德曾担仕右勋卫,具有一定的军事经验,后逃役到太原,成为李渊门下客,深受其信任。赵文恪曾任鹰扬府司马,也具有统兵的经验。他们这次统帅的兵力,是长孙顺德等人主要率领的兴国寺兵五百人,加上秦王的兵力,埋伏于晋阳宫东门,太原府城的面积较小,从太原府城的南部区域率兵到晋阳宫东门,二者的距离是比较近的。因此,李渊选择在兴国寺藏兵,目的便是利用兴国寺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自己在起兵时抢占先机。
在兵力布置完毕后的第二天早上,起兵行动正式开始,关于起兵行动,记载最为详细的是《旧唐书·刘政会传》:
是日,高祖与威、君雅同坐视事,文静引政会入,至庭中,云有密状,知人欲反。高祖指威等令视之,政会不肯,曰:“所告是副留守事,唯唐公得省之耳。”君雅攘袂大呼曰:“此是反人,欲杀我也 !”时太宗已列兵马布于街巷,文静因令左右引威等囚于别室。既拘威等,竟得举兵,政会之功。
在这一事件中,主要参与者有李渊、刘文静、刘政会。还有刘弘基和长孙顺德“伏于厅事之后”,[11]协助刘文静系拿王威等人。而在此时,拥有一定军事力量的李世民却不在现场,只是负责“列兵马布于街巷”,这说明在当时李渊的考虑中,李世民并不能担负起抓捕王威等人的重任,他和他的势力只能在起兵中起到协助作用。而抓捕王威等人的重任,落在了兴国寺兵的肩上,于是在抓捕行动中,作为兴国寺兵统帅之一的长孙顺德参与到其中,最终顺利将王威等人拿下。这也间接说明兴国寺兵战斗力较高,且深得李渊信任。
二、太原起兵中的府兵势力
前文说到,兴国寺兵的统帅是长孙顺德和赵文恪。赵文恪曾任鹰扬府司马,另一名鹰扬府的官员是刘政会,他在太原起兵的整个行动中是一个关键人物,正是他将高君雅谋反的消息,当场告诉李渊,才让李渊有了抓捕王威等人的借口。从李渊派他诬告高君雅等人,和他提供的信息能够让高君雅大失所措的情形看,说明他在当时早已投靠了李渊,并且他自身的地位并不低,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而他当时的身份是开阳府司马,开阳府是当时位列太原郡的五鷹扬府之一,这说明他是当时军事系统的官员,李渊为太原留守期间,刘政会也“率兵隶于麾下”。
在抓捕王威等人行动后的第三天,突厥欲抄略太原,李渊在与突厥太原冲突期间,曾有过对突厥的军事行动,为了夺取突厥的战马,命“首贼帅”王康达率其所部千余人与志节府鹰扬郎将杨毛等出城埋伏,但是由于王康达轻率冒进,被突厥前后夹击,使行动以失败而告终,只有“杨毛等一二百人浮而得脱。”[12]。首贼帅王康达部除了《起居注》外,在其他史料中无载。志节府是当时隋太原郡五鹰扬府之一,杨毛是跟随李渊起兵的元从之一。在这次行动中,主要有两支力量,即贼帅王康达部和府兵杨毛部。
在埋伏行动失败之后,太原城中军民“私有危惧”。因此时太原城中的兵力“兵数无几,已丧千人”。[13]李渊在其后的行动不得不考虑“以见兵本少,又失康达之辈,战则众寡非敌”,而改变了用兵策略,改用“据险而守”的策略。从“城内兵数无几”和其后李渊用兵策略上的改变,可以推出这次埋伏行动中派出去的士兵应占当时李渊所掌握的大部分军事力量。[14]
李渊伏击突厥失败的这次行动,发生在太原起兵后第三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李渊的兵力不可能发生重大的变化,这也可以说他伏击突厥时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就是李渊起兵时所掌握的军事力量。其中包括作为起兵主力的兴国寺兵及秦王部分。在埋伏突厥失败后,李渊与突厥议和,这时突厥李渊做天子为要挟,面对突厥的要求时,李渊犹豫再三。《大唐创业起居注》:
兴国寺兵知帝未从突厥所请,往往偶语曰:“公若更不从突厥,我亦不能从公。”裴寂、刘文静等知此议,以状唘闻,帝作色曰:“公等并是隋臣,方来共事,以此劝孤,臣节安在。”[15]
李渊面对突厥的请求摇摆不定,裴寂利用兴国寺兵的舆论来说服李渊,这说明当时,兴国寺兵的态度对于李渊的决策是有影响的,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却没有秦王部分的态度,在劝谏时也只有裴寂等人对李渊进行了纳谏,李世民也没有出现在这个重要的场合。军事力量进一步影响政治力量,或许当时李世民的军事力量已经遭到了削弱。又因此前所谓贼帅“王康达部”几乎被全军覆没,这间接证明王康达部属于李世民的军事力量,这与起兵时李渊安排李世民“列兵马布于街巷”的事实是符合的。即李渊认为李世民和他的军事力量还不能担负起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让其所信任,并具有一定战斗力的兴国寺兵执行抓捕王威的计划,而“列兵马布于街巷”这一行动恰恰需要众多的士兵来执行,而战斗力不强,但人数较多的“秦王部”即贼帅“王康达部”,恰恰符合这一条件。
李世民在太原起兵前,便暗中“折节下士,推财养客,群盗大侠,莫不愿效死力。”[16]贼帅王康达部便是“群盗”。李渊曾命李世民等人各自募兵,王康达也可能乘此机会,被李世民招募,最后参与到太原起兵、抵抗突厥的过程中。
前文中已考证王康达部是李世民的军事力量,那在埋伏突厥时与贼帅部一同派遣出去的杨毛等府兵部,便很有可能是起兵时的主力“兴国寺兵”。在埋伏突厥时贼帅部被消灭,兴国寺兵便成为当时影响李渊决策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兴国寺众的势力并没有受到严重打击,他们有一定的话语权。而在埋伏突厥失败,贼帅部被消灭的情况下只有杨毛等府兵部仍然存活,这表明,同样作为剩余军事力量的府兵和兴国寺兵,二者是同一股军事力量,即兴国寺兵便是府兵。
这样才能解释,兴国寺兵在数量较少,只有五百人的情况之下,却仍然被李渊所信任,承担抓捕王威等人的行动。府兵战斗力较强,李渊曾担任河东道安抚大使,统帅府兵剿灭叛军,使得有起兵时诸多太原鹰扬府官员追随他。深知所掌握的府兵实力的李渊,才会如此放心的将重任交给兴国寺众,即府兵部分。
三、太原起兵中府兵形象的掩盖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知道,李世民在太原起兵中起的作用是招募士兵,主要招募的是贼帅等势力,战斗力不强,最后在对突厥的埋伏当中,几乎全军覆没。因此,府兵成为李渊所掌握的最主要的军事力量,李渊不得不依靠他们,完成起兵,虽然府兵数量较少,但对局势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埋伏突厥这一行动失败后,使得李渊军事力量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也导致了当时政治力量的变化,使得在最后武职任命过程中,府兵将领取得了主导权。对李世民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挫折。由于其招募的士兵实力较弱,使得他在整个过程中只能起到协助作用,更为严重的是,在其后埋伏突厥的行动中,这部分势力最后被消灭。这直接导致太原起兵时李世民的作用被严重压缩。因此,史臣在构建太宗形象的同时,为了塑造太宗的完美形象,就要避免这些有损于太宗形象的史实出现,并且要将太原起兵时的主力,即府兵的作用完全抹杀。在这些因素下,史臣笔下所描写的太宗形象,由原本事件中的执行者变成了英明的决策者。
这种情况体现在《旧唐书》对太原起兵之后,将军府和武职僚佐的人员任命的书写上。据《大唐创业起居注》载:
癸巳,以世子为陇西公,为左领军大都督,左三统军等隶焉。二郎为炖煌公,为右领军大都督,右三统军等隶焉。世子乃爲太原郡守。命裴寂、刘文静爲大将军府长史、司马。以殷开山、刘政会、温大雅、唐俭、权弘寿、卢阶、思德平、武士彠等爲掾属、记室、参左等官。以鹰扬王长阶、姜宝谊、扬毛、京兆长孙顺德、窦琮、刘弘基等分为左右统军、副统军。自外文武职员,随才诠用。
李渊在这次起兵任命的文武官员有16人,其中将军府僚佐10人,左右统军、副统军6人。《旧唐书》的记载却比这个人数大大减少。《旧唐书·高祖本纪》:
六月甲申,命太宗将兵徇西河,下之。癸巳,建大将军府,并置三军,分为左右:以世子建成为陇西公、左领大都督,左统军隶焉;太宗为敦煌公、右领大都督,右统军隶焉。裴寂为大将军府长史,刘文静为司马,石艾县长殷开山为掾,刘政会为属,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等分为左右统军。开仓库以赈穷乏,远近响应[17]。
《旧唐书》中记载的文武僚佐只有7人。比《起居注》少了9人,并且《旧唐书》所记载的7人同样也出[现在《起居注》当中。由此可知,《旧唐书》只是对《起居注》名单进行了删减,但这次的省略是不是简单的文本上的略写,我们有必要进行考察。
通過上表,便可以很清楚的看出《旧唐书》对人员的取舍了。七人中的裴寂,刘文静较早便去世,剩下的五人有殷开山、刘政会、长孙顺德、刘弘基、窦琮。这五人中除窦琮外,有四人便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与太宗关系密切。而唐俭也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只被列入《起居注》没有将其列《旧唐书》中,这表明在人员选择过程中,并不仅仅是以与太宗的关系密切程度为标准进行取舍。
其实在对人物进行筛选的过程中,史臣对于文武僚佐筛选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考察起居注所记载的十位幕僚的出身,我们发现温大雅(无职)、唐俭(似无职)、权弘寿(未知)、卢阶(未知)、思德平(留守司兵)、武士彠(商人),他们要么无职,要么身份低微。在这样的安排下,唐俭等人没有被纳入本纪,是情有可原。但是在对于武职的人数选用上,唐朝史臣却并没有采用前一标准,反而将姜宝谊、杨毛等有官身的人给排除出去,将长孙顺德(逃役、统军)、窦琮(犯法、统军)、刘弘基(犯法)这些当时不是官身、犯法之人也列入其中。这更加说明,在当时的环境之下,太宗是不能掌控太原起兵中的府兵部分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只能进一步抹杀他们的存在,以此来造成太原起兵的行动是由自己一手策划与主持。
四、总结
在太原起兵中,李渊拥有两种军事力量,一是大兴国寺兵,即府兵,二是李世民的募兵。在起兵过程中,大兴国寺兵一直占据整个行动的主导位置,但起兵之后,在对抗突厥抄略太原的过程中,募兵部分几乎全军覆没。这导致了李世民在整个起兵事件当中的作用被严重削弱。唐代国史的撰写过程中,为了维护太宗的形象,将太原起兵过程中府兵部分的作用所掩盖。
参考文献
[1] 参见李树桐:《李唐太原起兵考证》,《大陆杂志》1953年第6期,第10—11页;徐连达、仲富志《唐太宗首谋晋阳起兵吗?——关于李渊的历史评价问题》,《复旦学报》1981年第2期,第83—87页。
[2] 参见牛致功:《从晋阳留守到建唐称帝的李渊》,《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81年第3期,第71—80页;赵克尧《论晋阳起兵—兼评李渊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的作用》,《晋阳学刊》1981年第4期,第23—27页。
[3]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5页。
[4] 同上
[5] 同上
[6]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第6页
[7] 刘昫:《旧唐书》卷一《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页。
[8] 关于这里所谓“众且一万”,根据《起居注》中李渊起兵后对抗突厥的兵力记载得知,李渊起兵时所拥有的兵力是较少的,远远没有达到“众且一万”的地步。这一问题,将在后文中进行论述。
[9]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6页。
[10]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页。
[11] 刘昫:《旧唐书》卷58《长孙顺德传》,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308页。
[12] 同上
[13]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7页。
[14] 这里提到在派募兵和府兵出城埋伏失败后,城中的兵力所剩无几,这与我们前文中所看到的,李渊募兵的数量为几千乃至一万多人的数量不相符合,笔者认为,前文《旧唐书》和《起居注》中所提到的募兵数量应有夸大成分在里面,当时李渊所掌控的力量最多便是几千人,不然不会出现埋伏突厥失败后,
[15] 温大雅:《大唐创业起居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10页
[16] 刘昫:《旧唐书》卷3《太宗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22页。
[17] 刘昫:《旧唐书》卷1《高祖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页。
[18] 思德平在《册府元龟》、《资治通鉴》中被称为“田德平”。
[19] 王长阶在《新唐书》中被称为“王长谐”。
作者简介
尚梦佳(1992-),女,汉族,山西晋城,硕士研究生,西北大学,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