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生物课堂中信息化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2018-06-05杨芳
杨芳
摘 要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为现代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活力,为高校的教学工作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该篇主要探讨在高校的生物课堂中,运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有什么好处,如何指导生物教学工作。
关键词 生物课堂 信息化教学 传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信息化,是指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如视频、动画、网络资源等等,使教学的所有环节数字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 。
1高校生物课堂中运用信息化教学的好处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进步,为现代教育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活力,为高校的教学工作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尤其是生物学科,由于它的学科特点,在生物课堂中有效运用信息化技术,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生物教师只有及时更新和改革教学理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同学科进行整合,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1信息化技术利于创设合理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开始之初,在导入的时候可使用动画或音频、视频来营造学习的情境 ,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比如,在讲解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时,那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先用PPT课件展示正常植株和欠缺各类无机盐的植株的照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同样的植物,是什么原因导致它们外观形态的差别的呢?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基础上,再展开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注意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就会有很好的提高。
1.2利用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生物微观世界的认识
生物课堂中,尤其是微生物学科的知识,都是我们看不到的东西,讲解起来比较抽象,但是如果运用动画、视频等将微生物的世界放大,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看到一个放大 、动态的微观世界。例如:讲解细胞的结构时,名词和结构特征特别繁琐,单单利用图片不能形象表现细胞结构的复杂性和立体性。如果结合电镜下的图片资料,再把细胞结构做成 Flash 动画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于它的结构和各细胞器的特点的记忆就会非常深刻。
1.3形象生动地展现生命活动的动态过程
在生物学科中,有一些实验现象的观察需要较长时间,结合多媒体技术则可“缩短”其过程,让实验教学的效果更好。例如 ,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学生在实验中看到的是植物细胞正常状态和分离后的状态,原生质层失水逐渐收缩的过程是难以观察到的,如果用 Flash 动画模拟此过程,就能用较短的时间形象地展现整个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动态过程。再比如,讲解细胞的有丝分裂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无法将细胞分裂的过程连续动态的展现出来,学生听起来也比较吃力。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做成动画,就能连续的展现细胞的整个分裂过程,非常形象逼真。
2有效运用信息化手段进行生物教学的思考
2.1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学生成了配角,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够,限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想改革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更新观念,下决心改革,多学习各种不同的教育方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开放教育、混合式教育等等。在学习的过程中寻找灵感,借鉴方法。完成角色的转变,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引领者,引导学生拓宽思维,培养自学能力。
2.2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手段的学习
信息化教学,说到底,就是要运用比较先進的媒体、动画等指导学生的教学活动,信息化技术成了课堂活动中的必要载体。那就给教师提了一个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学会基本的信息化技术手段,才能更好的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运用。所以,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不管是学校或主管部门组织集中培训,还是教师互相切磋学习,都是可行的方法。
2.3合理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加强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融合
信息化教学手段主要是以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为依托,信息流量大,交互性强,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确实大有裨益。但并不是说所有的课堂都适合这种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相对优越性,决不能作为否定传统教学手段的借口。各种教学手段都具有各自的功能,在实际教学中,不同教学手段是相互补充,取长补短的关系,信息化教学手段只是教师授课的手段之一。只有将信息化化教学手段与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而,在对待传统教学手段这一问题上,该继承的继承,该摒弃的摒弃,要做到信息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的辩证统一,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1] 张一春.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构——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刘宇明.关于生物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整合与应用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8):15-16.
[3] 张志晖.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J].学科教学,2014(07):34-35.
[4] 黄秋婵,韦友欢,李庆莉.高等院校生物课堂教学风格的调查研究[J].高教论坛,2013,4(04):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