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

2018-06-05裴桦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4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大数据背景读者服务

裴桦

摘 要:现代社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从而促使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到来,这为高校图书馆建设给予极大的便利,作为高职院校图书馆而言,其属于高校教学非常重要的部分,为广大读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必须创新,充分彰显图书馆建设精神文明,将其自身的功能性发挥至极致。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一直是高校建设的焦点问题,如何创新服务机制是现阶段需要完善的方面。文章中简要分析了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具体策略,以期能够达到最优质的服务效果。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 高职院校图书馆 读者服务 创新

中图分类号: 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a)-0000-00

从目前情况分析,我国现如今已经迈入互联网及数字时代,现代化手段的运用对社会各个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其提供便利条件。高职院校作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相关建设也逐渐引起重视,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冲击下,促使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实现了创新,借助信息化的手段推动读者服务更为完善,真正实现与时俱进,彰显图书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本文中重点论述了在打数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意义及具体实施策略,以期达到良好的效果。

1 对读者采取个性化信息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自身的功能性决定了其属于服务性机构,是为广大读者给予全面且有效的读书服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促使其读者服务模式发生极大的转变,在以往的基础上实现了创新,现代社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尤其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是为我们的生活及学习带来极大的便利,高职图书馆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读者服务,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从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层面分析,他们由于自身的需求不同从而对文献的要求也存在差异性,这就需要图书馆创新读者服務,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上述需求,高校图书馆可以有效利用大数据技术,给予读者适合他们的个性化的服务,具体如下:阅书馆优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对读者阅读类型进行实时追踪,并且能够从中总结规律,然后借助WAP网站、手机短信等形式,向读者推荐他们喜欢的图书类型,这样个性化的服务让读者能够省去图书挑选的麻烦,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服务,必将能够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实现创新服务。

2 给予读者一站式信息服务

从目前情况分析,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已经逐步完善,特别是在是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其数字信息馆建设也初见雏形,且馆藏资源相对比较丰富,通常情况下包含以下方面内容:馆藏资源、虚拟馆藏资源,针对前者来说,主要内容如下:馆藏书目数据库、特色数据库、网上采集下载等等;而对于后者而言,则涵盖远程访问数据库、在线出版物。上述资源基本上是来自不同数据库,而且在数量上非常庞大,这让读者有眼花缭乱的感觉,图书馆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性,将上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然后予以排重处理,这样才能获取相对精准的数据,再借助智能检索技术,由此能够为广大读者给予更为全面的服务,资源信息服务必然可以满足其实际需求,让读者能够快速获取自己所需资讯信息。一站式信息服务让读者能够获得更为便捷的服务,而且能够在短时间之内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源,这样的服务模式必然能够打动读者,吸引读者,使其能够为图书馆的建设给予自己的一份力量,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的就是让读者获取更优质的服务,并且能够帮助读者获取自己的文献信息资源,形成读者独特的阅读模式,这样不仅对图书馆更是对读者都是非常有益的。

3 运用可视化信息服务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读者群相对比较集中,主要是以高校学生及教职员工为主,他们的知识层次相对较高,希望能够获取可视化服务。正因为如此,高校图书馆建设需要不断创新,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对于相关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并且能够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馆藏信息,再借助可视化技术,从而能够将上述信息呈现给读者,满足他们的可视化需求。根据实践研究证明,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可视化技术的大力推广下,能够检索到读者评价信息,并且效率极大程度得到提升,这样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能够及时接收这部分信息内容,根据读者提供的建议及策略,为其能够提供针对性的信息。从目前情况来看,针对可视化技术而言,其在高校图书馆建设方面的价值及功能是极为突出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采取以下两种技术形式:分别是多维尺度分析技术、寻径网络技术,从而促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更为完善,加快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让读者能够从中快速获取自己所需的文献信息,同时为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创新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4 实现交互式共享平台建设

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一直是高校建设的重点部分,这也是高职院校整体能力提升的重要策略,是提升其综合能力的重要参考标志。从现状来看,高校读者群体的层次总体水平较高,但是这其中依然存在弱势群体,他们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他们对于图书馆信息资源的了解甚少。针对上述情况,图书馆必须要要引起高度重视,需要通过创建交互式平台弥补建设的不足。高职院校图书馆交互式平台建设可以通过如下渠道展开:开设官方QQ、开通电子邮件、创建微信平台,还需建设微博公众平台,与此同时,还可以借助论坛这一有效平台,架起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彼此加强联系与沟通,使其能够进行有效的互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交流不仅仅是体现在读者与馆员之间,更体现在专家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等等。借助上述互动交流,一方面来说,必须要调动读者自身的积极性,使其能够积极参与到图书馆信息咨询服务之中,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需要为图书馆馆员给予更多的机会,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性作用。读者针对自身的实际需求,借助提问形式传递给馆员,馆员接到读者的需求之后,根据专业知识,对其进行精准的回答,这样最大限度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根据研究实践表明,构建交互式共享平台,对于广大读者来说为其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使其能够参与到图书馆信息服务之中,并且提出自己的建设意见,由此能够促进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得以有效实现,这样他们提供的服务更具有针对性,并且兼具实效性,这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最大限度实现读者的实际需求,让其能够在这一平台获取到自己所需的资源,给予图书馆服务良好的信任度,同时提供好评度,推进图书馆信息化建设能够取得更良好的效果。

5 结语

总体来说,大数据背景下对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是极大的挑战,要想获得最优质的服务效果则需要对此进行创新,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一站式信息服务,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对文献资源信息的需求。借助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促使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获得了相对良好的实施效果,本文中对此展开深入的探究分析,并且针对现状给予科学有效的建议策略,继而推动高校图书馆能够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史蕾.音乐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大数据分析初探[J].办公室业务,2017(10):185.

[2] 李泽.高职教育背景下的图书馆建设需要“与时俱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23):139-140.

[3] 罗琴.大数据背景下高职院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创新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6(9):180.

[4] 赵冰.大数据时代公安院校图书馆推荐服务创新研究[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7(6):25-26.

[5] 张晓虹.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图书馆员职业素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9):83+80.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图书馆大数据背景读者服务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现代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发展的新趋势研究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阅读推广案例研究
浅谈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