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企合作背景下现代学徒制在数控专业中的实践研究

2018-06-05王翔

科技创新导报 2017年34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王翔

摘 要:现代学徒制是我国职业教育正在尝试实施的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和研究现代学徒制对我国职教模式改革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江苏省句容中等专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进行实践,在实践研究中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12(a)-00

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促进产教融合、校企互助合作,进一步强化“以学生为本”的育人机制,创新技术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方向。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成为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一块绿地。

1 推行现代学徒制的意义

为了培养出不仅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并且具备丰富的专业技术上手经验的真正技术人才,相关机构提出了推行现代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的突破和升华。一方面,防止了学生在校园内只专注于理论考试,到毕业走出校园依旧茫然无措;另一方面,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使现代学徒与学校教育相融合,成为了一门专业的职业教育。在校企合作的新形势下,不仅为学校自身省去了帮助学生实践的大笔教育经费,也为企业也提供了相对稳定的职工资源。另外,现代学徒制体现了强烈的“为学生服务,以学生为主”的人才培养观,以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以专业就业点为实践导向,通过专业的校园调动与系统设计,把传统学校中以传授专业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与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企业实践工作相结合,体现了更为科学化和人性化的教育体系和教育制度,达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最终教育目的。

2 现代学徒制的模式建构

现代学徒制实行的是企业与学校交替式的培训模式。首先,为了双方的利益与职责任务彼此明确,学校会要求学生与指定的合作企业订立合同;进而,相对应的企业按要求指派一名技术指导者负责带领和督促学生;在此基础上,合同内的培训内容和考察要求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订立;最后,在学生完成相应的实习年限之后,学生考察合格后获得正规的国家承认的职业合格证书。

在此过程中,现代学徒制有着以下原则和特点:

(一)秉承因材施教原则

现代学徒制因其自身要求,基本实现了师傅与学生一对一、面对面的教学方式。在此过程中,老师能充分了解到学生的资质高低、动手能力强弱等,老师就可以对症下药,省掉多余冗杂的教育形式。不仅如此,在长期的相互沟通中,师生彼此还可以充分相互了解,根据彼此的性格和习惯更好的相互配合,完全有利于学生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真实情景教学,增强学生主动性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将授学课程放到了课外,达到了真实的情境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师生关系将处于一个想对平等的地位。老师是引导者和指导者,同时学生也是启发者和促进者,双方相互配合,彼此学习,学生就有了充分的学习动力,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和命令执行者。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高,放大了学习能力。

(三)提升了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在学生亲历学徒制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获得一次参与到企业内工作流程的宝贵实习机会。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学生接触到的不仅是实际技术的掌握,更是一次宝贵的社会历练。一来,学生将亲自体验到实际企业工作与学校理论教学的不同点,以此来更改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二来,经过社会磨练后,更懂得如何寻找自己专业的对口方向,同时也将对未来求职有一个基本方向掌握。

(四)校企联合,互惠互利

现代学徒制的模式特点便是以校企深度合作为基本形式,以满足企业职工需要为合作基本点,以学生的人才培养为最终目的,以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目标,以专业教师和技工师傅联合教授为支撑,以此来完成现代学生的教学任务。这种教学模式既是对传统教学体系的升华和完善,也体现了现如今教育机构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高度重视,一举两得。

(五)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和训练,企业可以在学徒中发掘出一些执行能力强、动手速度快、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在毕业时这些学生就有可能被原培训企业录用。同时,学生也会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有一个基本的职业意识,思想上也会对学习给予更高的重视程度,促进学生思想的成熟。

3 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措施

现代学徒制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主要有兩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校学习期间

这一期间的教学重点是在教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基本的实践操作训练。一方面是专业中的基础知识学习,如“CAD/CAM二维图形的绘制” 、“零件图和装配图的识读”等。另外就是实践岗位的操作常识和技能训练,如《金属加工常识》、《数控加工》、《数控编程》等。为了更好的进行教学,课堂往往不会局限于教室内,而是会设置一定的教学情境,将教室与工作地点相融合,进行实物操作,给学生以最直接的上手体验。具体要求和内容主要以下几点:

(一)整合现有教学资源与设备。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学生的学习科目要求最大限度进行实践操作,而当学校在购置教学设备的同时,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很少有学校能关注到如何保障机械类教学中的实习设备与课程设置能够相互协调。在众多学校中常出现:一边学校花费大量教学资金建立机械类实习室,但教师使用率低;而另一边,技术类教师又抱怨学生操作性差,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中职类学校进行现有的教学资源整合是开展和实践现代学徒制的前提。根据本文探究内容,我们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课程安排和学校现有教育资源设备为例展开。例如:在第一步进行数控类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学习书本《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时,教师可以充分将理论教学放置于实践课堂中,将一部分的内容拆开来,分别渗透至普车实习课堂、钳工实践课堂、数控操作课堂、机械拆装实习课程中等等,这这样的方式既完成了理论和实践教学,同时,节省了教师的教学时间也让学生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及时吸取知识运用到具体操作中。

(二)制定现代学徒制教学项目。

“不打无准备之仗”,对于教师来说,这一名言尤其重要。对于现代学徒制教学来说,无论是理论学习抑或是时间操作都具有较强的师生互动性。教师就需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提前准备好教学项目的同时也要充分做好解答学生各类疑问的准备,这样才能更好更高效率的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项目进度也十分重要。

(三)制定“以生为本”的课程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以生为本的教学准则,打造自己的现代学徒制训练课程表时,不仅体制规定的教学项目要执行完整,同时也要有自己的计划。面对不同技能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实践方式,才能达到有效提升学生实践技能的目的。在课堂上进行成员编制时,切忌一把抓,而是应该根据操作机床的数量和每台机床的要求操作人素质特点来进行合理分配,安排的最佳人选来进行,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个人特长。

第二阶段:毕业实习期间

这一阶段的重点在于企业指派专业操作技术指导人员,带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实践训练和实践操作。例如:我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自2012年便与上海金纬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企业冠名的“金纬班”,以校企合作为平台,采取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企业定期派企业中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到我校进行面对面的教学。同时,学校在企业的帮助下,组织学生到企业进行参观并进行一段时间的教学见习,营造了浓厚的校企合作,互促互进的职业教学氛围。

总之,现代学徒制在我校的实践才刚刚起步,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职教人实践的空间,也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与探索。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关于现代学徒制(一):什么是现代学徒制[J].职教论坛,2013(6):1.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实践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