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化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2018-06-05霍莲花刘富春

中国经贸 2018年9期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

霍莲花 刘富春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高科技设备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我国的农业经济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前进发展。本文从农业生产日益明显的变化出发,主要讲述了农业机械化给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如何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帮助我国农业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

一、引言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由于工具的落后往往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来进行农业活动中翻耕、灌溉、施肥等一系列艰辛的劳作。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各种高科技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机械化的广泛普及,将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不但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还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土地的利用率,帮助农民奔向幸福的小康生活。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

农业机械化其实就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以机械生产代替手工劳作的一系列工作,如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利用播种机、动力灌溉机械、收割机等机动工具代替农民人力完成工作等形式,最终达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业土地产值和农业生产效益的目的。

1.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在传统农业生产活动中,包括翻耕、播种、施肥、除草等多种复杂而繁重的工作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再加上落后的人员管理模式,导致我国农业生效率低下,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对于传统的农业活动而言,农业机械化生产具有效率高、低消耗、低成本、高科技、高收益等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扩大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在现代的农业生产活动中农业机械被广泛利用。我国农业机械设备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中农业机械化普及率逐年递增,拖拉机、收割机、排灌机和机动车辆等机械设备的数量也在不断扩大。在先进的农业机械生产被推广后,改变了落后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大大提升了农民的工作效率。例如,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只能采用一年一收的生产方式。而如今在农业机械的帮助下,能达到一年两收甚至一年三收,农业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大的提高。农业机械的发展还帮助农民不再受变换不明的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活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帮助农作物加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2.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大面积种植管理成为可能,为大规模、高效率的农业机械生产奠定了基础。农业机械化通过优化配置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可以让更少的人去管理更多的土地,扩大了农业生产经营规模,方便政府统一管理。如我国最先实行农业机械化的黑龙江地区,目前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最高的地方,在那里大片广阔的土地在统一规模化经营下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是全国最高的地区。在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之后,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各个要素得以优化调配,改变了传统的以家族为基础的单人种植模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农业机械化大规模运作和高效生产模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同时,农业机械的使用改善了农作物的生长模式,增加了农作物在自然灾害中的存活率,从而提高了农作物的整体产量,节约劳动成本,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可见农业机械化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3.农民收入的增加

农业机械化,减轻了农民的劳动负担,解放了更多的劳动力,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其他工作、职业,增加了农民的就业渠道,让本来只能依靠土地生存的农民有了从事其他职业的可能。农业机械化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出产率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农民的土地收益。实施了农业机械化后,农业经济增长明显提高,为加快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步伐,应该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业机械化帮助农民提高了生产效率,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农民的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也越来越好。

三、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1.扩大农业机械化普及面积

农业机械化对农作物的单位产量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借助农业机械设备,农民能够同时进行多项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农业机械化还能有效减少农业作业运行中的机械损耗,同时通过对农业机械的合理配置,防止农业机械因技术、状态不佳而增加花销以及重复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等问题,从而达到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量的目的。作为现代重要的农业生产模式,应该被重视和推广。由于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的偏远地区还未能实现农业机械化,也因此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为推动我国农业健康、平衡发展,实现农民的创收,政府需要以农业机械化为根基,给农民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方面的支持,适时加大对农业机械化的投入,促进农业机械的产出,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风格特色,提供适合当地地形环境特色的机械设备,促进农业经济整体平衡发展。比如,国家可以通过制订相关亲农政策,给农民提供一些惠农补贴、减免政策,激发农民的兴趣,支持农户购置农业机械大规模进行农业生产;加大对农业机械的投入力度,让农民享受到农业机械化带来的好处,提升农村劳动产出和收益,实现农村地区持续发展。

2.提高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

我国的农业机械设备目前还存在着包括设备更新速度慢、老化严重、缺乏配套设施以及品种不全等问题,再加上我国地形的多样化,水田、旱地、山地平原等不同地形对农业机械设备也有不同的要求,上述种种问题都对我国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产生了阻碍。提高农机的生产效率是提高农业产值的重要条件。想提高农机的生产效率首先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专业角度入手,优化配置农业机械的内部结构设备,对传统农业机械进行合理改造,从而提高农机运作质量和效率,使之向科学化、技术化方向发展。其次是在追求发展与环保共存的新时代新要求下,在农机的生产活动中要注意在降低农业机械生产过程中损耗,提高农机生产率,追求农业产值的同时,也要让农业机械的生产模式由追求产量转型为产量和节能环保并存,让劳作活动更加精细化、规范化,真正实现农业机械作业的高质量、高效率、低能耗。对此,我国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管理的重要环节,可以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鼓励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如将农业机械自主创新研发与相关的创新企业、学校和各科研机构等相结合;积极宣传农业机械创新教育活动;引进国外优良的创新技术和相关的管理理念;做到研发创新与技术管理相协调,让我国农业机械得以全面发展,农业机械发展水平稳步提升。

3.合理利用农村的剩余劳动力

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势必会产生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同时也会提高农业机械生产的使用成本,最终影响到农业机械的发展进程。科学调配剩余劳动力,可以将劳动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本、劳动力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不仅会影响到农业机械的发展进程,还会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就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合理地转移劳动力分配问题,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其他需要的行业中,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劳动价值。如可以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人员紧缺的制造业、服务业等,还可以在农村开展各种非种植产业,让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参与到城市的发展建设中来。合理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升农民的生活水平,还对农业机械化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对劳动生产率的增加、土地农作物的增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多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我国农业机械技术水平的提高、国家的政策和补贴等鼓励措施的落实,农业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目前农业机械化盛行的背景下,可以顺应时代的要求,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对农业机械化实行全面转型;扩大农业机械化普及面积,建立健全相关的农业政策制度,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青艳.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与阐述[J].经贸实践,2017(05):128.

[2]雷丹.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南方农机,2016.47(10):31+42.

[3]高赫.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響分析[J].山西农经,2016(06):65.

猜你喜欢

农业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农业机械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职业教育对湘西州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
浅析生态农业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梨树县发展农业机械化凸显成效
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理论及实证分析
探析“一带一路”对新疆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