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对学生错误,切忌语言暴力

2018-06-05程红兵

今日教育 2017年12期
关键词:黑板话语错误

程红兵

语言能力是教师最重要的职业能力之一,事实上现在不少教师的语言还真的很成问题,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许多人做过研究,诸如语言不简洁,语言缺乏逻辑性,语言不干净,语言不生动等等,都是常见的问题。语言不只是能力问题,还是态度问题,还是教育价值观念的问题。

不妨看看面对学生的错误,我们有些教师使用的常用语言。

·案例·

“你怎么这么笨?你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

“像你这样,我早不活了。”

“全世界没有比你还蠢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笨得像猪一样。”

“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我可不管你了。”

“你不做(听)就不做(听),关我什么事!我的话你都不听,今后我不管你了。”

老师指着黑板问:“这是什么?”学生答:“哦,这是黑板。” 老师回答说:“对,你的前途就像黑板一样黑!”

一堂数学课,函数复习,学生在黑板上写下“填项减项”, 其中“填”应为“添”, 老师发现了这一错误,指出之后,随口一句:“谁教你们语文?”课堂一片沉寂。

笔者认为这些话都够得上语言暴力的级别了。也许有人会以为说这些话的老师都是负责任的老师,他们都有发自内心的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出发点也许是好的,都是为学生好。但我以为这样对孩子说话,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严重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语言的暴力胜过一切枪支弹药!“你怎么这么笨?你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像你这样,我早不活了。”“全世界没有比你还蠢的。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做,笨得像猪一样。”这几句每一句都有极大的杀伤力,每一句都能摧毁了孩子上进的愿望,甚至于摧毁了孩子学习的愿望,给学生以强烈的心理暗示:“你根本不可能学会!”这样下去,学生怎么可能学得好呢?老师这些话语完全是与教师教育的初衷相背的。教师教学首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给学生以积极的鼓励,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们充满信心地努力上进,即使学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不应该讽刺挖苦,而应该明确地给予具体的指导,这才有助于改善他们的行为。况且,我们知道学生都处在成长期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原本就是正常的。华罗庚有句名言说得好:“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课堂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差错是老师的责任。几米说:“小孩宁愿被仙人掌刺伤,也不愿意听见大人对他的冷嘲热讽。”

面对学生的不听劝告,情急之下教师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说出这样的话语,“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我可不管你了。”“你不做(听)就不做(听),关我什么事!我的话你都不听,今后我不管你了。”也许教师自己觉得没有什么,但这些以放弃教育职责来威胁学生的话语,对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根本就没有作用,而且教师说出这样的话与自己的身份责任根本不相吻合,说这些话本身就是对自己的心理暗示,实际工作中就会不知不觉地减弱甚至放弃自己的工作职责。同时,这种威胁的话语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安感。思想家、教育家洛克说,有的人“虽然有能力、有诚心,却也难以弥补因为其过于严肃和僵硬的表现,给人带来不安感”。教师面对学生不听劝告,应该认真仔细地分析原因,应该变换不同的教育方式,不要把问题简单化,学生的错误反复这是常有的事情,学生的问题也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只有不断地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才能最终改变学生。

在上述案例中,指斥学生前途像黑板一样黑,把学生错误怪罪到其他老师身上,这两种话语尤其不可忍受。前一句,教师就学生一时的过错推而广之,延伸到一辈子,类似于诅咒的话语用在小小年纪的孩子身上,这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这种语言真的是恶狠狠的语言虐待!语言虐待比之于身体虐待所造成的伤害更加严重,会伤及孩子一辈子,刻骨铭心!心理学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心理疾病,追根溯源,都是童年的创伤所引起的。作为老师,面对孩子一时回答不了教师的问题,或者回答错了,你只要及时指出,及时指导即可,怎么能这样诅咒学生?教师原本应该具有的宽容、爱心、耐心,此刻荡然无存!一句“谁教你们语文”看似无意,实则有心,他把原本应该是自己的责任推向别的教师身上,用心何其不善!暴露出这位当事教师缺少基本的教师团队合作意识,今天的教育靠一个老师单打独斗已经不可能胜任了,所有的学科教师实际都承担着语言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学生语言使用不规范、不准确,任何学科的任课老师都有责任当场纠正,当场指导,当场示范,责无旁贷!马卡连柯曾经说过:“应该有这样的教师集体,有共同的见解,有共同的信念,彼此间相互帮助,彼此间没有猜忌,不追求学生对个人的爱戴。只有这样的集体,才能够教育儿童。”

为什么教师面对学生的错误会大光其火?心理学上说:人们大多数只对有安全度的人发脾气,因为在那个安全度内,你潜意识知道对方不会伤害你。潜意识里教师知道学生一般不敢伤害你,不会伤害你,所以不分青红皂白,劈头盖脸就训斥、责骂。这样做是有违教师职业伦理的,靠严厉过分的语言伤害去纠正学生的行为,是最愚蠢的行为,往往会事与愿违。教师应该具备积极理智的心理品质,能够自觉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感情、态度,能够克制无益的感情沖动,而不是感情用事。优秀的教师就是善于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然后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能够微笑着面对学生的差错,体现了老师的教育情怀;能把学生的差错变成一种教学资源,表现出老师的教育智慧。

猜你喜欢

黑板话语错误
在错误中成长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长在黑板上的诗
晓黑板
黑板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可爱的错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