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公共服务功能的建筑更新手法

2018-06-05沈莹莹

建材与装饰 2018年23期
关键词:城市更新建筑

沈莹莹

(合肥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安徽合肥 230041)

纵观西方的城市更新历程,早期寄希望于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形体规划以实现一种理想模式的改造运动鲜有成功,即便是波澜壮阔的巴黎改造,在有着旺盛精力与超常执行力的奥斯曼男爵的指挥下实现了脱胎换骨般地改变,最终也因改造所需的巨额资金无法继续。更多模仿巴黎改造的大规模改造案例不仅没有解决贫困与就业,反而使原有的社区与邻里关系遭到破坏。60年代后,大规模铲平式的“城市更新”不断出现的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反思,这一时期出现的不同思潮可以归纳为“小规模、多元化、可持续”的更新策略,反对激进的大规模改造,更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平衡关系,注重规划本身的灵活性和可适应性。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更新的方式经历了“一个由破坏到大规模建设、再到产品因过剩或其他原因弃置不用、再到建筑改造的更替过程,而中国正在重复着这条道路”[1]。

当前国内疾风骤雨般的大规模改造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投资吸引力下降、居民抵触、改造方法单一粗暴、社会资源浪费、外部不经济……[2]作为承载城市生活记忆的老旧建筑保护与更新逐步提上日程。城市更新的方式正由政府主导、自上而下、清拆搬迁的重建逐步转向尊重街巷纹理、保护原有街区形态特色的整建维护转变;由冰封式的消极保存向功能置换、旧建筑重生的全周期设计转变。目前国内的改造实践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思想与经验,改造对象已跳脱了历史文化建筑的小范围,部分城市的废弃厂房、办公楼、普通民宅甚至是城中村在开发商、建筑师与艺术家的联手改造下,通过引入商业及文化旅游产业等新业态实现华丽变身,形成了诸如历史文化特色街区、创意文化产业园等更新模式。不仅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也提升了物业价值。但是老城区的旧建筑数量众多,仅仅依靠商业利益驱动改造是远远不够的,单纯的商业引入会不可避免地提升区域的商铺与住宅的租金,生活成本地提升是对原有社区结构的无形破坏。因此建筑改造不能完全依赖市场运作,而需要政府主动介入,形成以“公、私‘伙伴’关系为基础,强调公众参与和社会公平的”[3],积极探索兼顾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老旧建筑更新模式。

随着老城区人口密度的不断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紧缺的现象日益严重,而老旧建筑作为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对其改造再利用应该成为今后建筑改造与更新的发展趋势。基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建筑更新有别于商业开发型建筑更新,除了提升物业价值,还应兼顾建筑的公共开放性、场所相关性、经济性与当代立场。以下分别从功能、建造、景观与场地文脉的角度分析相关案例的改造手法。

1 功能置入

公共性与可参与性是公共服务型建筑的首要目标,因此改造必须紧密结合城市生活的需求。雷春生堂(图1)作为二战前香港具有代表性的唐楼,于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荒废,2008年被政府列入第一批历史建筑活化计划的建筑,由香港浸会大学赢得申请,在政府的资助下,如今已被改造为中医药保健中心(图2)。建筑改造以特色修复为主,使用原有材料恢复建筑原貌,同时增设满足现代生活需求的电梯及消防需求的楼梯等设施置。改造后的雷春生堂一层为香港街头巷尾最常见的凉茶铺,上部为医院,屋顶还设有药草花园,同时为社区提供医疗服务。[4]这种在恢复原有功能的基础上植入社区服务功能的方式不仅活化了特色建筑,也惠及周边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2 物质传承

旧建筑由于技术与材料的限制,普遍存在设施老旧落后等缺陷,已无法满足当今使用功能,现代多样化的新技术与新材料的运用不仅可以使老旧建筑的物理性能得到提升,也是建筑当代性表现的重要手法。但旧材质历经时光变迁为老建筑沉淀了一份难以言说的韵味,一砖一瓦无不承载着城市生活的记忆,同时公共开发项目的低预算与亲民性也要求改造项目精简材料、准确的细部降低改造成本。因此,传统材料的当代建构是建筑更新的重要课题。

J-office的前身是一栋建于60年代的三跨老厂房及内院,改造以低技建造与参数化设计的结合实现了另类的新旧共存。五维茶室是原有基地上已坍塌的旧仓库的再建,设计以拙朴的手工和斑驳的素混凝土,为建筑带来了亲切感与历史记忆。同时通过置入一个扭转放样得到的非线性六面体又为建筑注入国际化元素(图3),前沿参数化设计与中国本土低技手工在这方小小的茶室中实现了完美融合。绸墙采用常见的空心混凝土砌块,以曲线干扰的手法将每个砌块旋转一定角度[5],从而呈现出如丝绸般渐变起伏的效果。新技术与旧材质的搭配糅合了传统与现代,赋予了改造对象低调内敛的气质。

图1 荒废的雷春生

图2 改造后的雷春生堂

图3 茶室二层空间

图4 绸墙

3 自然介入

旧建筑受限于当时的技术与建造水平,大多存在采光通风环境不理想的问题。当代建筑设计提倡与自然对话、与室外空间互动。广州永庆坊位于西关老城核心地带,是西关大屋的代表,2015年由越秀区城市更新局主持,广州万科承建恩宁路永庆片区改造,大胆突破传统竹筒屋的布局,在街区中间引入一个个采光天井(图5),这些景观空间的介入不仅有效改善了建筑使用环境,也使得商业、文化等现代空间与原住户的日常生活无缝拼贴。

北京淘乐思幼儿园改建自一组L形布局、砖混构造的一层小型工厂,场地周边环绕着高大的梧桐和杨树。原有建筑窗户狭小,内部的采光较差。改造以建立室内外联系为出发点,首先L形建筑与一系列大小不等的庭园所构成的户外空间相互交织,户外空间重新组织成一系列的有主题的庭院,其中颇具特色的是儿童的迷宫和剧场。其次,建筑师在室内隔墙、天花以及夹层楼板开出来不同尺寸的洞口,演绎出窗、门和天窗,再嵌入透明或半透明的玻璃或深色的镜面(图6)。原有的封闭厂房在设计师的巧手改造下,处处得以与外部环境沟通,室内不再是封闭的温室,孩子们可以在这里真切的感受阳光雨雪和四季更迭[6]。

4 场地关联

在巴西圣保罗,相比于公园、礼堂,大部分人更爱去的是位于庞培亚区的SESC(庞培亚休闲中心),整齐划一的英式红砖厂房,散发出浓烈的工业时代气息。一旁耸立的几栋素钢筋混凝土建筑,有些突兀,又显得随意和坦诚。在建筑之间的木板路和走廊上,到处是带着孩子的母亲、当地人,还有游客。它包罗万象的主题为圣保罗创造了公共空间,这里既是展览中心,也是图书馆、咖啡馆、剧院、健身房以及日光浴室(图7)。因为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再这里找到好去处,整座城市的活力在这里得到激发。这里的前身是庞培亚油桶厂,建于20世纪20年代,是工业时代典型的工业化模块厂房。随着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原有厂房失去原有功能而被闲置。1986年,受公益组织委托,巴西最受欢迎的女建筑师Lina BoBardi把它改造成了一个富有艺术气息的社区活动中心。Lina的改造保留弗朗索工业用水泥柱、刮掉墙面的涂料将砖裸露在外,以粗糙的沙岩铺设地面并引入景观水系(图8),用玻璃瓦替换部分屋顶,提倡自然采光通风,以此彰显充满与朝气的新生活。改造虽然只增添了极少的实体,却赋予了厂房独特的气质与灵魂,这里延续市民对往昔工业时代的回忆,人们可以重温过往那充满劳动与汗水的日子,让那光辉岁月在这里得到传承发扬。

图5 共享中庭

图6 剧场天窗

图7 图书馆

图8 室内景观

5 结语

高速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从钢筋混凝土森林到成群连片的玻璃幕墙,从高层超高层涌现到精神、人文、艺术内涵的推波助澜,无论城市建设如何推进,一座城市的味道始终不应改变。一座健康的城市应该能够保持新陈代谢,因此新建开发应该与更新改造维持平衡。正视老城的边缘化处境,从产业业态上、生活内容上注入新活力,并在设计上激发这种新活力,让使用者在更新的环境中依然可以感受到场所文脉的传承,才是城市有机更新的可行之道。

[1]何 敏,沈三陵.记两例英国旧建筑改造[J].世界建筑,2005,05:92.

[2]方可.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有机更新的适宜途径[D].清华大学,1999:101~109.

[3]王 珺.周亚琦.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及其启示[J].规划师,2011,04:76.

[4]刘少瑜,杨峰.旧建筑适应性改造的两种策略:建筑功能更新与能耗技术创新[J].建筑学报,2007,06:60.

[5]袁 烽.J-Office办公空间(绸墙+茶室)[J].新建筑,2014,01:61.

[6]刘宏伟.红院子[J].缤纷,2012(Z1):106~111.

猜你喜欢

城市更新建筑
防止大拆大建!广州正式发布城市更新5个指引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定调!广州城市更新由国企主导!
城市更新,让生活更美好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山居中的石建筑
城市更新,时空“生长”
TOD/城市更新
听,建筑在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