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造绿色网络环境—城市小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2018-06-05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情况小学生家长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互联网已渗透到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越来越大。同样,网络在小学生的生活、学习、娱乐等方面也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由于小学生缺乏对信息的鉴别能力和判断力,很容易在上网过程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与腐蚀,由此,近几年来,关于对小学生上网的质疑的声音也从来没有中断过。那么,当前小学生使用网络情况究竟如何?有什么影响?怎样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等等,这些也是家长、学校乃至全社会普遍关注问题。笔者对石家庄市主城区四所小学的一至六年级123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探究关于这些问题的正确认识。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如下现象:

(一)小学生上网环境及上网情况

1.小学生使用电脑上网场所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使用电脑上网的场所主要是,家庭占86.6%,学校电脑室占10.1%,网吧占1.48%,其他地点占1.89%。由此可见,小学生在家中使用电脑上网占比远远高于其他地点。学校电脑室虽然高于其他两项,但远远低于在家使用网络的比例。经了解,在学校,学生只是在微机课上可以接触到网络,平时小学生并没有太多使用网络的机会。

2.小学生拥有手机及使用手机上网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50.24%的小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手机,49.76%的小学生没有手机。在拥有手机的这部分学生中,男女生差别不大,年级差别也不大,说明性别和年级高低对于拥有手机的情况并无太大影响,与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家长对待手机的态度有更多关系。

小学生使用手机上网情况为:经常上网的学生比例是12.28%,有时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是73.17%,从不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是14.55%。这一情况说明绝大多数学生平时通过手机上网。调查还显示,随着年级的增长,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比例也有所增加。经常和有时使用手机上网的学生比例为,低年级占60.00%,中年级占91.00%,高年级占95.10%。

3.小学生使用QQ号和微信号情况。

根据调查,小学生拥有QQ号的人数占39.22%,没有QQ号的学生占60.78%。拥有微信号的学生占37.15%,没有微信号的占62.85%。在使用微信号的学生中,年级差异较大,有微信号的低年级学生占比19.90%,中年级为35.40%,高年级为60.30%,年级越高,使用微信的学生越多。从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的小学生没有属于自己的QQ号和微信号,但是全部调查对象所在的班级均拥有班级QQ群或微信群,从这点可以看出,学校的信息大多是通过父母的QQ或微信传递给孩子,而拥有QQ和微信的小学生其使用的主要目的是与同学聊天等。

4.小学生上网时间情况。

每日上网时间在30分钟以下的小学生占总人数的69.88%,30分钟至60分钟占总人数的20.94%,60分钟至90分钟占总人数的6.20%,90分钟以上占总人数的2.98%,低、中、高三个年级段之间并无明显差别。从上网时间的分布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的上网时间被控制在了30分钟以内。通过前面的数据显示小学生上网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中,这说明大部分父母对小学生上网时间会给予控制,进行必要的监督。

(二)小学生上网态度、动机及目的

1.小学生对上网的喜欢程度。

调查显示,小学生非常喜欢上网的人数占总人数的23.27%,不太喜欢上网的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38.75%,一点也不喜欢上网的人数占总比例的37.99%。其中非常喜欢上网的小学生中,男生占总人数的66.55%,女生占33.45%。非常喜欢上网的小学生中,低年级占35.63%,中年级占33.45%,高年级占30.91%。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非常喜欢上网的小学生所占比例并不高,在这些学生中,年级差异并不明显,但呈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孩比女孩更喜欢上网。

2.小学生对于上网与学习关系的认识。

调查数据表明,认为上网能帮助学习的学生占31.02%,认为影响学习的占45.99%,认为两者关系不大的占23.79%。认为上网有助于学习的学生中,低年级占总人数的26.25%,中年级占总人数的35.17%,高年级占总人数的38.58%。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总体调查样本中,多数学生更加倾向于上网会影响学习。这个现象说明,更多的小学生缺乏利用网络的良好方法,不会利用网络资源扩展自身的知识面和查阅资料,而更热衷于网络游戏、聊天、视频等方面的功能。在认为网络可以帮助学习的学生中,低年级到高年级人数呈现逐级递增,由这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龄和年级增长,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学习了解更加深入,不再仅仅局限于娱乐,更多的开始关注如何利用网络提升自身学习,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网络中获取了更多用以丰富自身的知识、资源。

3.小学生上网的目的。

关于上网的目的,问卷列举了学习、听音乐、聊天、玩网络游戏等多个选项,学生可以多选。调查显示,位居第一的是“学习”,选择人数占68.05%;第二是“听音乐”,占35.16%;第三是“玩网络游戏”,占28.73%。这一情况说明,大多数学生能正确使用网络,把上网与学习知识结合起来,但也有一部分学生以玩网络游戏为目的,这说明需要对小学生上网进行引导和监管。

(三)家长、教师对于学生上网的态度和指导情况

1.父母对孩子上网关心情况。

对孩子上网情况很关心的家长占51%,比较关心的家长占33.28%,很少关心的家长占11.23%,不关心仅占总数的4.49%。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家长对于孩子上网情况的监管比较到位,大部分的家长会经常陪着学生一起上网,随时给予指导和建议;还有一部分家长虽然不会一直陪伴在旁边,但也会及时给予孩子一些网络知识;仅有少部分家长对于孩子上网情况不关心。

家长不关心孩子上网情况,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工作忙而无暇顾及;二是对孩子充分信任,认为孩子能管住自己。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对于学生上网情况进行引导和监管是很有必要的。

2.教师对学生使用网络的指导情况。

调查发现,认为教师在学校详细讲解过网络知识学生占47.21%,认为偶尔指导过的占总22.73%,认为没有给予过指导的占30.56%。网络已经普及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教师的指导并未及时到位,这有可能导致学生在使用网络时被不良信息诱惑,沉迷网络。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指导对于他们正确使用网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对策与建议

引导小学生正确使用网络,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一)学校方面

首先,要对学生进行网络教育,引导学生绿色上网。在学校教学中,特别是微机课,要适当讲解有关网络使用的知识。其次,可以组织网络知识讲座以及竞赛,调动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的积极性。每学期定时举办网络知识讲座,可以使小学生获得相对系统的网络知识,使其将平时从家长和教师获取的零散知识得以整合。小学生精力旺盛,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通过竞赛的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网络使用的准则和方法。再次,开展家长课堂,向家长普及一定的网络知识。学校可以为家长开展家长课堂活动,派专业的老师来给家长讲解如何引导孩子在家庭中正确使用网络,从而达到家校联合监管的良好效果。

(二)家庭方面

首先,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精神和心理状况的关怀,积极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避免孩子因为缺乏家庭关爱而沉迷于网络。其次,家长要向孩子传递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引导其正确使用网络。最后,在孩子上网时教给其查找资料以及信息的方法,让孩子形成绿色上网的良好习惯。

(三)社会方面

首先,要制定和完善与网络相关的法律法规。小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人生经历,无法准确鉴别网络上的各类信息,有些不良信息就会潜移默化改变小学生的认知和行为方式。所以用法律的强制性来制约网络环境,减少或杜绝网络不良信息对小学生的侵蚀。其次,在全社会宣传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小学生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校园中度过,但作为社会的一员,难免会接触社会中的各类信息。如果全社会都形成这样一种正确、绿色的网络观,那么小学生自然会养成良好的习惯。第三,坚决打击网络犯罪以及非法网站的建立。社会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信息过滤,引导加强文化建设,为小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使用环境。

三、小结

在当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社会,网络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又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给予学生正确指导,好好加以利用,它会成为学生们获取资源、学习知识更便捷而有效的方式之一。反之,可能会导致学生沉迷网络,无法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对今后的成长产生不可逆转的危害。

猜你喜欢

情况小学生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心中的好家长
脱发 养“老金”
一周融资融劵情况
家长请吃药Ⅱ
我是小学生
特殊情况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我们欢迎你!